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意大利当代雕塑艺术:微妙之中观奇妙

更新时间:2008-04-01 08:56:42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史克栋 编辑:batty84 浏览量:201
 

  提起意大利的雕塑,首先映入人们脑海的是文艺复兴时期大师们的佳作,形象生动,栩栩如生。而日前在京开幕的意大利当代雕塑艺术展,却让中国观众看到了另外一种艺术形态,实体与抽象结合,光与声相汇,呈现出当代与历史的差异。

  艺术展命名为“物质的微妙能量”。其特点就在“微妙”二字上,“微”体现在材料的轻盈上,“妙”则折射出作者的奇思异想。

  走进展厅,五光十色、风格迥异的展品呈现眼前。在展会负责人桑德罗的引导下,我渐渐对这些新奇的雕塑作品产生了亲近感,从其微妙之处感受着个中奥妙。

  意大利北部波河流域的克雷莫纳被誉为小提琴之乡,世界上最出名的斯特拉迪瓦利小提琴就诞生在这里,来自克雷莫纳的菲利普·琴特纳利的作品,其特点是以霓虹灯为主,通过光的组合,用一根光亮的霓虹灯将四把小提琴穿在一起(见图,史克栋摄)。桑德罗介绍说,艺术家试图通过这件作品,表现出小提琴不仅仅是乐器,而且有它的灵魂。

  皮埃罗·佛亚迪创作的《空虚的展示》是件令人费解的作品:一根普通的线绳和投影机的光束,照在墙上形成圆圈。我正疑惑,桑德罗告诉我,它的奥妙之处就在于绳子与光束可组成一组彩图。桑德罗将绳子拉紧,然后自然松开,绳子在剧烈的振动中与投影仪的强光合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光盘,随着振动减弱,光盘缩小,直至消失,其艺术想象力令人称奇。

  展厅中一只装饰华丽的“马桶”引来众人诧异的目光。这是艺术家尼可拉·波拉的作品《空虚/卫生间》。马桶的外表全部由施华洛世奇水晶覆盖。人们通常将马桶与污秽、肮脏等词汇相联,将水晶视为高贵华丽的象征。艺术家则把这两个充满矛盾的物体融合在一起,似乎要告诉人们,普通其实也可能成为高贵,高贵也可以归于平凡。

  钢板双面雕是艺术家彼得·倥萨格拉的绝活。这次展出了他创作的艺术精品《超薄》。这块钢板薄得几乎透亮,而且制成双面雕,让人不由得想起中国的苏绣艺术。

  展览展出的近50件艺术组合作品出自意大利30多位当代艺术家之手,他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观众在感受先锋派艺术理念赋予当代雕塑的诗意和创新的同时,还可以更为全面地了解意大利当代雕塑的趋势和风貌。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