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广州军区联勤某分部机关利用千奇百怪的石头装点营区,发挥“石艺文化”陶情励志作用——
精美的石头会唱歌——那是一个美丽的传说。漫步在广州军区联勤某分部机关美丽如画的营区,却真的能听到石头的“歌声”。
这两年,该分部按照“大处重统一,小处讲特色”的营区建设理念,对机关旧营区进行了科学规划、全面改造。办公大楼庄严大气,运动场所精致时尚,花草树木错落有致……特别是点缀在营区的一块块奇石,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官兵们或取其形,或赋其意,刻以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以寄情励志。
步入该分部机关营院,盎然的石趣让人怦然心动:办公楼前,刻着“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并配有毛泽东印鉴的石头,反映着党委“一班人”一贯的求实作风;“精武报国、爱国奉献”、“忠于使命、保障打赢”、“尚武、习武、精武”等组石,昭示着官兵牢记使命、苦练精兵的决心。礼堂前,一块方方正正的石头上,“常修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省自身之过”的刻字,时刻提醒着领导干部做人做官要正派。“修身齐家、知礼明德”、“荣辱、励志”等古训给人以道德启示;“见贤思齐”、“居安思危”、“慎思守志”、“业精于勤”更给人以教育和激励。
“只要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心,就能让石头唱出最美的歌。”该分部部长唐太平告诉笔者,机关营区刚修建时,我们就思索着怎样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他们想到,石头是大地的骨骼,山水是大地的血脉。何不利用驻地山多石头别致的自然优势,打造一种独特的思想性、艺术性兼有的文化氛围?于是,两个多月里,机关组织官兵们寻找石头,山上的、路边的,只要适合就捡回来。大家像装扮自己的家一样,共同商议每块石头刻的文字和放置的位置。
分部张政委对此有一番理性的思索:“石艺文化,不仅能陶冶情操,更是我们开展政治文化工作的好帮手。闪光的语言和思想不仅使石头拥有了生命和灵气,更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石艺文化把理想信念教育与艺术文化融为一体,既达到了教育效果,又给人以美的享受。雕刻石头,其实是雕塑精神。”
此言不虚。营区内刻着“和谐”的那块圆润的柱石,就是分部风清气正、官兵团结友爱的象征。通向营区后山小路旁一块直立的石头上刻着“攀登”两个字,暗示着人生的事业、部队的事业要兴旺发达,必须努力攀登,才能到达理想的境界。
石不在大,有形则名;石不在奇,有情则灵。一块普普通通的石灰岩,如今被搬回营区,刻上了气势磅礴的毛泽东诗词《七律长征》,沉睡的生命重新绽放光彩;几个外形大小相似的鹅卵石上分别刻着“象”、“仕”、“车”、“炮”等文字,如军棋散落在营区各处的草丛上,更似一支部队摆兵布阵;一个一面形似蟠桃、一面形似火炬的墨石,竖立于工作区与生活区的交界处,“火炬”朝向工作区,告诫官兵们要为党的“火炬”添加火种,“蟠桃”则面向生活区,上面刻着一个硕大的“寿”,给官兵亲人送去美好的祝福。
绕着营区一路走来,听着石头的“歌声”,仿佛聆听到了部队军营文化的铿锵旋律,触摸到忠诚卫士的怦然心跳。夕阳西下,一件新雕刻的石艺作品在晚霞的照耀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只见上面雕着:“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行笔如云,字体潇洒,一如官兵们朝气蓬勃、气贯长虹的豪迈英姿。(文中照片为营区内形态各异、趣味盎然的奇石.)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