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享誉世界的雕塑家一直站在当代人体雕塑创作的前沿,创作了多个以自己身体为模型的作品。那么,是什么驱使他一次又一次用凡士林涂满全身,再用不同材料浇铸模型?他说,这要从他的童年说起……
童年:幽闭恐怖症
戈姆利1950年8月出生于伦敦一个天主教家庭,是家中7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父母对孩子们要求严格,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全家人的生活井井有条。作为老小,戈姆利要做的就是乖乖地早点上床睡觉。
“小时候,我总是被迫一个人在阁楼上睡觉,”戈姆利对英国《卫报》记者林恩·巴伯回忆说。他记得,在自己3至12岁时,父母总是早早地把他安顿到阁楼上。
“但我睡不着,于是我就躺在那里,告诉自己不能动,因为我觉得有点害怕——有人正走过来,如果我动一下,他就会杀掉我,所以我不能动,不能动……”
戈姆利由此患上了幽闭恐怖症,一旦进入狭小、黑暗的空间就出现恐惧症状,他甚至无法一个人坐在车内。
他深知这是一种心理疾病,决定训练自己克服恐惧。“我俯卧在床上,用床单紧紧盖住自己,把脚放在枕头上,头往下探,看着床底,然后对自己说,我不能害怕。”他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后来,戈姆利进入约克郡教会学校安普尔福思学习。在这里,他的艺术才能得到极大发展。修道士们允许他在墙上“涂鸦”,给学校留下一幅壁画;当他离开学校时,他们还向他购买了8幅绘画作品。
但父母不允许戈姆利进专业艺术学校学习。他们认为,孩子长大后成为一名银行经理或者神父,都比当一个艺术家强,艺术家这个职业不够现实,“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得有一份工作,不能成为父母或者国家的负担”。
于是,戈姆利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考古和艺术史。在这里,他最大的收获不在课堂上,而是结交了一群朋友,其中一个后来帮助他在怀特查珀尔画廊举办了首个个人作品展。另一大收获则是通过给学校画壁画攒了一笔钱,使他能够前往印度采风。
两年后,戈姆利带着一堆画作回国,主题包括旅途中所见的各色人物、建筑、寺庙、飞鸟、野兔等,展示了娴熟而全面的绘画技巧。他因此赢得大伦敦议会的奖学金,先后进入中央艺术学校等3所院校学习,于1979年完成学业。期间,他的兴趣转向雕塑。
模特:舍我其谁
1980年,戈姆利创作《母亲的骄傲》和《房间》两件雕塑作品,由此对浇铸人体模型产生浓厚兴趣,他计划下一件作品“要直接用上自己的身体”。但第一次浇铸自己的身体模型却并非一次愉快的经历,而是状况百出,窘迫不已。
“所有糟糕的事情都发生了。我的毛发全部粘在石膏里,尽管我之前用了大量凡士林,但根本不够,”戈姆利回忆说。摆造型也不容易,他这个模特总忍不住时不时动一下。
有了第一次便有第二次、第三次……“我没料到,28年后,我还在以自己的身体为模型。”
戈姆利如今虽然年近花甲,身材依然修长,体态依然健康。一些女性批评家指责他虚荣,质问说,如果他又矮又胖,是否还会以自己为模特?更有很多人疑问:为什么戈姆利不用其他模特?对此,戈姆利回应说:“你不得不就现有条件工作,而我,恰好有一个高高瘦瘦的身体。既然已经有我这一个模特,为什么还要用其他模特呢?”
除此以外,戈姆利很享受浇铸模型的过程:全身涂满凡士林,裹上保鲜膜,再裹上涂满石膏的绷带,只在鼻孔下留一个小孔呼吸,然后等上一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直至石膏变干。
“当你放弃选择的自由,尤其是放弃选择行动的自由,你的思想就能到达另一个境界。这就像冥想一样,”戈姆利说。他还把自己冥想的功力归功于自己童年时期躺在床上的胡思乱想。
戈姆利也曾为妻子维肯·帕森斯浇铸身体模型。但这毕竟是一件苦差事,一次过后,帕森斯坚决地说:“下不为例!我不喜欢。”
作品:深受喜爱
二十世纪80年代,戈姆利的作品以真人大小的铅铸雕塑为主。他窝在伦敦南部一间工作室里埋头苦干,忍受浇铸模型的痛苦,后来还发现自己有铅中毒迹象,但令人沮丧的是,作品乏人问津。
“我不懂商业艺术,一大堆作品,花成本去做,却卖不出去,”他说,“计算一下,300件混凝土作品,重达120吨,需要近500平方米展出,哪个博物馆愿意?我保存了它们12年时间,仓库的存储费甚至高出了创作成本。”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戈姆利的艺术创作道路逐渐光辉起来。他参与全球性艺术项目《土地》大型雕塑,为他赢得1994年特纳奖。
1998年,他创作的公共雕塑《北方的天使》揭开面纱,一个高20米、翅膀宽50米的巨大天使出现在世人面前,几乎没有人不喜欢这个“天使”。一夜之间,戈姆利成为英国最受欢迎的雕塑家。
一系列荣誉接踵而至:英格兰艺术委员会成员、大英博物馆理事、英帝国勋章获得者、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名人……
戈姆利仍在不断创作。去年,他在海沃德画廊展出题为《视界》的作品,震撼整个伦敦。画廊方圆1.6公里内,分布着31座真人大小、以戈姆利为原型铸造的铁像,或站立在屋顶,或行走在公共人行道上,构思奇妙,出其不意,解读着人和空间的关系。
近期对于戈姆利而言,非常忙碌。一个个人作品展刚刚开幕,他正为荷兰创作一个25米高的雕塑,还要设计少林寺16僧人跳芭蕾舞的作品。此外,他还计划今年5月邀请8760人共同参与一项艺术创作。他认为,能鼓励公众对当代艺术产生兴趣的任何事情都值得一做。(黄敏) 相关链接:安东尼·戈姆利的《土地》走进中国
从2002年3月到2004年1月期间,一个名为《土地》的雕塑巡展让中国广州、北京、上海、重庆四地的艺术家和公众接触到安东尼·戈姆利。巡展上展出的是由戈姆利和广州的300多名市民,用5天时间一起合作的19万个小泥人。它们或站或坐,或爬在别的泥人身上,姿态各异。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们仿佛都具有生命,脸上带着渴望和凝视的表情。
大型雕塑作品《土地》是一项全球性艺术项目,开始于1990年。戈姆利每到一个国家都和当地人一起制作这些小泥人,在走进中国之前已经走过了英国、巴西、北欧等地一些国家。
《土地》制作过程把艺术从自我表达的形式扩展成集体的意识,引发了有关艺术、社会和环境关系的问题。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