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关部门获悉,近年来本市在海河两岸建成一批历史题材雕塑,这些雕塑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场景的再现,让市民及游客了解天津的历史,展示城市历史的厚重。据介绍,在海河两岸按照这一主题建成的雕塑已经有十余处。
“潞河督运图”:看往日津沽繁华
天津因漕运而兴,位于海河三岔河口处的浮雕“潞河督运图”,便生动地反映了二百多年前海河两岸浓重的商脉和人气。该浮雕长达百米,制作精细,其中表现了798名人物、64条船舶。细心的游人会从浮雕中找到往昔宫南、宫北大街的街景,店铺鳞次栉比,廊舍华丽整洁。史书中记载的旧日漕运屯米处“老米店”,糟粮交易场“粜粮务”,漕运存放木材的“木厂”,保护漕运的哨所“南口哨”等几乎都能从里面寻到踪迹。
“邮路漫漫”:百年邮政从此起步
天津是我国试办邮政最早的城市之一,我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于1878年7月在天津首次发行,这两件大事在中国近代邮政史上都占有重要位置。为此,坐落在台儿庄路与大同道交口处的“邮路漫漫”组雕,以中国最早的邮筒为主体,四周环绕着骑骆驼、骑马、骑自行车送信的邮差,以及邮差面向海河翘望邮轮出现等人物雕塑,不仅使丝绸之路的古代驿站至近代邮政的发展轨迹鲜活地展现在人们面前,还对“中国第一条邮路”从这里诞生,近代邮政100多年前由天津起步等重大历史事件作了生动诠释。
雄狮和铁锚雕塑:回望近代天津
另外,遍布狮子林桥头、桥身、桥墩等处形态各异的近百头大小雄狮雕塑,怒目凝视着身边的望海楼、清末直隶总督衙门、澳租界及官银号等历史故地,似无言倾吐着昔日“天津教案”、“八国联军”那段历史屈辱。
天津辟为通商口岸后,营口道、赤峰道之间的海河西岸很快形成了紫竹林港区,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成天津的航运中心,为此,位于大连道与台儿庄路交口的铁锚雕塑,使人不禁联想起当年这里航运繁忙的情景。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