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家许鸿飞在工作室里根据四位战士的模样修改雕塑的细节
“他们四个真的很适合做雕塑,不但照片上的动作各不相同,容貌特点也各有差异,这样的差异又统一在火车站抗灾这么一个历史性的感人事件里,真是一个绝佳的雕塑题材。”
——著名雕塑家许鸿飞
黄金华轻轻抚摸“黄金华”的手,嘴里忍不住说道:“真像!”昨日下午,四位“最可爱的战士”来到广州雕塑院副院长许鸿飞的工作间,观摩以他们为原型的雕塑作品。这座以《站着睡着的子弟兵战士》为蓝本的泥塑雕像作品,经过十几天的艺术创作,已初步完成大样。“他们四个真的很适合做雕塑”
四位战士下午4时来到雕塑家许鸿飞的工作间时,作品已经完成泥胚的初创,刚刚喷上清水,防止过于干松。泥塑雕像比真人略大,已经有模有样。身上所披雨衣的宽大褶皱,倚在身后的栏杆,脚上穿的军鞋等都已展现。雕像左右两侧各放着一张照片,供许鸿飞创作时参考。而在雕像脚下还有片片泥巴,锤子、刀子和锯等雕塑工具散落在旁。
许鸿飞介绍,雕像创造已经开始十几天,由于照片效果比较好,人物形态逼真,拍摄时表情自然,因此雕塑时更得心应手,“他们四个真的很适合做雕塑,不但照片上的动作各不相同,容貌特点也各有差异,这样的差异又统一在火车站抗灾这么一个历史性的感人事件里,真是一个绝佳的雕塑题材。”许鸿飞笑着说。
雕塑还要造出下雨感觉
“真像!”战士黄金华说,他不住地用手轻抚雕像中的自己。他的其他三个战友也不住地打量着雕像,不时感叹艺术家的高超技艺。“我也想看一下几个人,在现场找找感觉。”许鸿飞询问几位战士对作品的感受,他在现场就忍不住对作品进行修改。他看一眼黄金华,再看一眼雕像,拿起小工具,在雕像的脸上蹭一下,一些泥巴掉落,再在“黄金华”的脸上刮几下,颧骨立刻变得更有层次感。“真人来的话,可以使作品更加通透,把人的特征更好地表现出来。”许鸿飞说,接下来他将会对作品进行更细致的修饰,还要制造出下雨的感觉。“现在还是第一步创作,希望越快越好。”
在与自己的雕塑“见面”之前,四位战士和所在部队领导来到广州日报社进行座谈和交流。所在部队副政委曾惠平代表该师向本报赠送了一面绣有“扬军威慧眼高歌,唱和谐新闻先锋”字样的锦旗。他说,锦旗最想表达的两个字是“慧眼”,感谢报社记者和人民群众的“慧眼”,使全国人民知道岭南雄师是能战斗的部队,这对部队是极大的鼓舞。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