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敦煌热标志文化复兴
如此“不惜血本”却让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侯黎明感到很值。因为从1944年以来,敦煌展品共在全国巡展了60多次,而没有一次能吸引如此多的参观者。
“我们注意到,中国社会每次兴起敦煌热都是在文化复兴时期。比如解放初期的敦煌热,吴作人、关山月这些大师都前去敦煌临摹壁画;再比如1978年到1983年,陈丹青等大批艺术家也去研究敦煌。这次掀起的敦煌热说明在中国经济腾飞之后,人们在寻找中国崛起的文化支撑。近20年来,我们的艺术家对西方现代艺术摸了个遍,模仿者也很多;这次敦煌艺术大展却证明,敦煌这份气势磅礴的文化遗产引发了人们的深刻思考。”侯黎明说。
花絮
讲解员也有了“粉丝”
这次共有11名来自敦煌莫高窟的讲解员进驻美术馆,他们中有不少人拥有硕士学位,能担任起英、法、日等五个语种的外语讲解工作。
讲解员叶女士说,“北京市民对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有的观众为了听讲解,一等就是两个小时。”现在有不少讲解员还有了“粉丝”,有的观众来参观了四五次,每次都要请同一位讲解员,这些“粉丝”还给讲解员们起了“大头小傅”等颇为有趣的昵称。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