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访谈>正文

名家课堂访谈实录:殷小烽

更新时间:2008-03-07 15:40:21 编辑:小路 浏览量:629

    座谈时间:北京时间2007年1月10日晚7点到9点。

    地点:名家讲座聊天室,各分群聊天室直播。 

    活动组织:大正、黄敏、梦佳、不讲古、庞怀阔、侯长望、茫茫  策划:大正  主持:张无极

    特别鸣谢: 

    中国雕塑网   < http://www.diaosu.cn/>

    雕塑杂志:   < http://blog.sina.com.cn/m/diaosuzazhi>

    景观基地      < http://www.viewbase.cn/>

    雕塑在线      < http://www.diaosunet.com/>

    法国魔方       http://www.cubefrance.com/

    吉林美术信息网< http://www.artjl.com/>

    东方文化艺术网 http://www.eastart.net/ 

殷小烽简历

 

1963年 生于长春市

 

1988年 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 学士学位

 

1988年 毕业任教于东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 雕塑系 至今现为 东北师范大学 城市环境科学院 在读博士

 

1989年 雕塑作品《通古斯》石雕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牌奖(中国美术馆 北京)同年收录到《世界雕塑全集》

 

1990年 雕塑作品《墙》参加全国第二届体育美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同年收录"第二届体育美展优秀作品集" 获省政府颁发的长白山文艺奖佳作奖

 

1991年 雕塑作品《嬷嬷人》代表中国参加日本世界木雕刻大会现存于日本木雕刻中心(日本 富山县)

 

1992年 大型公共雕塑作品《升华》(中国 海口)

 

1993年 雕塑作品《童年回忆》参加第三届全国体育美展(中国美术馆 北京) 1994年 雕塑作品《通古斯》木雕系列入选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 长春) 1995年 雕塑作品《梦》参加吉林省反法西斯胜利五十周年国际美展获银牌奖(中国 长春)

 

1996年 雕塑作品《守望者》参加美国亚太文化艺术展,获金奖 (美国 洛杉机) 1997年 列入《世界当代书画大辞典》,同年列入《世界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博览大典》

 

1998年 大型公共雕塑《翔》(中国 通化)

 

1999年 雕塑作品《沸点》参加99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中 国 长春)《通古斯》入选吉林省美展《嬷嬷人》系列获吉林省建国五十周年美展金牌奖(中国 长春)《拓展-腾飞》江总书记题词大型公共雕塑作品落成长春高新区高科技大厦广场(中国 长春)

 

2000年 雕塑作品《热风》参加天津泰达国际雕塑大赛,获佳作奖(中国 天津) 木雕作品《修复的嬷嬷人》参加中韩雕塑作品展(东宇美术馆 沈阳)木雕作品《修复的嬷嬷人》系列参加中国第二届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中国 杭州)青铜作品《自语》参加韩国国际雕塑邀请展(韩国 汉 城)《修复的嬷嬷人》系列参加吉林省庆祝建国51周年美展, 获特别奖(中国 长春)长春市世纪广场巨型公共雕塑《世纪之声》、《世纪风》主雕雕塑 (中国 长春)台湾广场大型公共雕塑《图腾柱》(中国 长春)

 

2001年 雕塑作品《父辈的童年》参加全国建党80周年美展 优秀奖(中国美术馆 北京)吉林省建党80周年美展获金奖(中国 长春)雕塑作品《守望者》参加韩中国际雕塑交流展(韩国 汉城)公共雕塑作品《友谊的纽带》代表中国长春市政府赴加拿大温泽市进行友好城市雕塑交流活动。

 

2002年3月作品永久立在温泽河畔奥迪特雕塑园(加拿大 温泽市)策划北方雕塑年度展,同时展出雕塑作品《互动系列》(中国 沈阳)大型公共雕塑《筑路纪念碑》(中国 白山)

 

2002年 被评为长春市百名文艺新秀雕塑作品《过去 将来》参加《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谈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中国 长春)《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谈话》发表60周年吉林省美展获铜奖(中国 长春)公共艺术主题雕塑《通化东宝药业集团》落成(中国 通化)策划、主持中韩雕塑交流展,同时展出雕塑作品《自塑像》(中国 长春)

 

2003年 参与策划2003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大会

 

2003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大会突出贡献奖(中国 长春)大型公共雕塑作品《龙马精神》落成长春高新区创业大厦(中国 长春)大型公共雕塑作品《中华图腾柱》落成长春高新区超达创业园中心广场(中 国 长春)策划与制作高新区公共雕塑艺术长廊艺术作品(中国 长春)雕塑作品《二胖》参加韩 中雕塑交流展(韩国 汉城)水彩作品《雕塑日记》获全国首届小幅水彩画展铜奖雕塑作品《修复的女人体》获吉林省第三届青年美展金奖 7月被评为中华艺苑风景线金奖 文化部主办 《中国美术》杂志2003年12期在青年美术家一栏作专版介绍雕塑作品《女人日记》特邀参加重庆国际沙雕艺术节公共艺术雕塑作品《刘瑛烈士纪念碑》落成长春革命烈士陵园(中国 长春)公共艺术雕塑作品《遗体捐献者纪念碑》落成长春革命烈士陵园(中国 长春)公共艺术雕塑作品《无名英雄纪念碑》落成长春革命烈士陵园(中国 长春)

 

2004年 8月被“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组织委员会聘请为雕塑展区组织委员会委员 9月 雕塑作品《修复嬷嬷人》获第十届全国美展 雕塑展银奖,同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获“庆祝建国55周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省美展 一等奖 9月 水彩作品《雕塑工作室》获第十届全国美展 水粉、水彩展铜奖同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获“庆祝建国55周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吉林省美展 一等奖获长春杯 政府奖 9月 《天圆地方》获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10年一届)获优秀作品奖《长春大桥方案2》获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10年一届)获优秀方案设计作品奖《长春大桥方案3》获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10年一届)获优秀方案设计作品奖

 

2005年 水彩作品《雕塑工作室》获第7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 优秀奖(中国 郑州)雕塑作品《修复嬷嬷人》获“黄天厚土”雕塑展优秀奖(中国 北京)雕塑作品《修复嬷嬷人》入选 中国百年雕塑展览(中国 上海)

 

2006年 被评为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雕塑作品《修复嬷嬷人》特邀参加郑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年(中国 郑州)获艺术成就奖

 

2007年 雕塑作品《小丑自行车》入选 2007上海国际雕塑年度展(中国 上海)雕塑作品《女人日记》系列 入选 “和而不同”中国当代雕塑家邀请展(中国 北京)雕塑作品《修复嬷嬷人》参加长白山国际艺术创作营(中国 长白山)

 

现为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雕塑系主任。英国皇家雕塑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吉林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主任,长春市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美术大观》杂志编委、《雕塑》杂志责任编辑。长春市民进文教委副主任。长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

 

主持--张无极

 

殷老师您好!欢迎参加我们的网络网络访谈

 

主持--张无极

 

殷老师,2004年度中国十大雕塑要闻,您和曾成钢陈云岗李鹏程三位雕塑家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雕塑家。您怎么看待这个评价?

 

嘉宾--殷小烽

 

曾会长作为当代最知命的雕塑家,也是中国雕塑学会的会长,他当之无愧是当代最有影响的雕塑家之一。我对他的了解已经是 15年以上的历史了。他现在肩负的是整个中国雕塑界的历史责任。也是通过中国雕塑学会这个平台把中国雕塑界通过我们这代人能跟世界雕塑界能拿到同一个平台对话。我想对曾教授的评价,这些话已经足够。

 

嘉宾--殷小烽

 

陈云冈教授,作为西北地区,也是中国当代雕塑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雕塑界的几位具有文采的雕塑家之一,他同时也肩负着中国雕塑界的重任。

 

嘉宾--殷小烽

 

 李鹏程先生的作品很具当代性,能从本土文化这一领域来感受生活,是他创作的最重要的资源。大家一定要关注这点!

 

主持--张无极

 

您也是其中之一呀,

 

嘉宾--殷小烽

 

我能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雕塑家”,我感觉很荣幸。但我要说的是:我们作为雕塑人

 

就和我们作的作品是一样的。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对得起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那么同样,我们这代人现在所需要做的事,要实实在在的立在世人面前。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要与整个全世界的雕塑家能有个对话的机会,这就是我们需要做的。而且也是我88年从鲁美雕塑系毕业后至今一直为之奋斗的理想。我想 ,我们所有的雕塑人

 

都应该为这个事业做出我们应该做的事

 

主持--张无极

 

您讲得太好了

 

主持--张无极

 

能给我们谈谈您的作品《嬷嬷人》系列吗?

 

嘉宾--殷小烽

 

其实在我以东北少数民族为题材进行雕塑创作之前,就已经有许多艺术家将目光投入到了关心少数民族的艺术创作当中去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体现西藏人民生活的作品层出不穷。诚然,藏民那种朴实、传统的生活方式的确能吸引许多艺术家的目光,但不可否认,政治因素也是促进这些作品产生的另外一个诱因。我也曾去西藏进行考察,那里湛蓝的天空,浓香的酥油茶、特别的民俗民风也曾激发起我许多艺术的灵感。然而,对于东北黑土地的那份亲情、那份执著的热爱,使得我不停的追问,同样是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为什么没有人去关注我们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人的生活呢?作为一名东北生长的艺术工作者,我义无返顾的担负起了这个责任。以后的几年中,我不断完善我的《嬷嬷人》系列,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嬷嬷人的形象更加深化、在融入东方文化的神秘的同时,也在传神、写意方面向我国古代的雕塑艺术致敬。尽管西方雕塑艺术已经传入中国一个多世纪,但由于中西方艺术发展史的不同,不同文化背景酝酿出的艺术也各不相同。因此,我们不能一味的模仿西方艺术,而应该更多的挖掘我们本国自身的文化底蕴,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承载本土艺术的延续!这,大约也是我关注本国民族题材的一个原因吧!

 

您是一位成功的雕塑家,我们好奇的是您的水彩作品《雕塑工作室》获得了全国美展水彩奖项,除了雕塑,您也喜欢其他的艺术形式吗

 

嘉宾--殷小烽

 

在中国的高等美术院校,我们把所有学科的界限划分的太清晰了,艺术不应该是这样的。我想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这种完善是需要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在支撑我们自己研究的学科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应该创作出来的作品。比如说:人文 历史 地理 戏剧 文学 电影……包括数学,我们都应该了解。虽然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最起码要做到“知道”。

 

主持--张无极

 

您说得很对,是该从多方面汲取营养来搞雕塑创作

 

嘉宾--殷小烽

 

我想,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同时也是对我们这代人,都应该着重重视的问题。至于说我画水彩……我在本科的时候,就一直没有放弃过对色彩的研究。就是一句话:难道雕塑作品的本身,不存在着色彩关系吗?一件好的作品,雕塑本身的色彩,对作品是太重要的了。作为我们雕塑人,永远不要忽视色彩的变化。它能使你通过色彩,使你的作品通过色彩更能增加无穷的生命力。我们一定要不断地完善自我的知识结构。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知识,对我们的雕塑创作都有益处。

 

主持--张无极

 

我发现从88年至今,也就是您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开始,每一年都有精彩的作品问世(获奖),从《通古斯》到《童年回忆》,从《守望者》到《嬷嬷人》,从《修复的嬷嬷人》到《女人日记》……我们这里热爱雕塑的朋友都想知道您是怎样做到思如泉涌的?您的新想法或者说创作思路从哪里来的呢?

 

嘉宾--殷小烽

 

一定要关注生活。每一年都有新的创作出现。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我们每个人,每个学艺术的人一定要从生活中挖掘对你的视觉产生强烈刺激的一件事、一个物体、一个影象一句话等等。我想既然它对你的视觉产生了这种影响你就要记住它,然后不断的思考、累积。那么我想你每年就一定会有新的作品产生了。

 

主持--张无极

 

您在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上说过一句话:“艺术还是要到生活中挖掘能做出好作品的题材,要有真实的感受。”我觉得非常中肯。

 

嘉宾--殷小烽

 

无论艺术发展到什么时候,无论有多少个流派或者思潮的影响,民族是第一位的。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所创作的作品,应该是无愧于我们的民族的,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我们都有话语权了因为这个时代太好了!

 

主持--张无极

 

是这样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主持--张无极

 

那您的艺术观点和艺术主张是什么呢?

 

嘉宾--殷小烽

 

本土文化的挖掘和研究 是我一贯坚持的创作理念。从自身的经历及人生观寻求表达艺术的独特途径或者说是艺术语言,这是我一贯坚持的理念。我认为艺术家的创作应该是以其所生所长的文化土壤为基础的。虽然说我对艺术所坚持理念是始终如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只能选择单一的艺术表达方式。随着我生活体验的进一步丰富,我的心境也会发生变化,于是这种变化也会微妙的影响着我的艺术表达。

 

主持--张无极

 

您的作品无不反映着您的这些观点。

 

主持--张无极

 

我在雕塑杂志上看到过您的专栏“雕塑的地域性特征”,深入地探讨了东北地区的特点,请问您就是东北人吧?

 

嘉宾--殷小烽

 

地道的东北人

 

主持--张无极

 

东北是一个具有很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地域,包括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等。您觉得这么多年来,您从东北的地域文脉中获得什么样的资源?

 

嘉宾--殷小烽

 

东北地域辽阔。正因为地域辽阔 那么东北人有很大的胸怀。他们能包容一切

 

这种心态一直在支撑着我,使我无时无刻的不在为这片黑土地进行着创作。

 

主持--张无极

 

我们能从您的作品感受到了这种浓烈的黑土地的情节。

 

主持--张无极

 

除了《嬷嬷人》系列之外,您的《女人日记》系列占了很大的比重。让我好奇的是,您在《女人日记》中并不是站在男性的视角去审视女性,反而更多从女性的内心的伤痕、痛楚、挣扎来关照女人自身。请问您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女人日记》系列,是以您生活中遇到的人为原型吗?)

 

嘉宾--殷小烽

 

我当然不会站在一个女性的角度审视女性。这是一个奇怪的问题,女性内心的伤痕、痛楚、挣扎,并不只是女性自身能体会得到。我想做为一个男人,都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会体会到这一点。

 

嘉宾--殷小烽

 

我的《女人日记》系列当然是有原型的。她是我对生活当中所接触到的所有女性的一种共同认知。就这样,你在马路上,每天会遇到很多女性,这也是每个人在生活当中每天都能遇到的,你可能对她们不关心,也没有什么明确的记忆,但作为一个艺术家的敏感,这些简单的经历都会在你的头脑当中留下一些记忆。对于美的探索,是我生活和创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要说哪些人对我的生活创作有影响,那么我可以说是我遇到的每一个人,包括女性。

 

主持--张无极

 

请您介绍一下东北师大美术学院雕塑系

 

嘉宾--殷小烽

 

东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雕塑系的前身是1990年 创办的 东北师范大学 美术系的雕塑专业

 

这个专业自90年创办开始培养了6届 师范专业雕塑本科生。到01年 东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建院开始成立雕塑系。.对学生除了正常教学外,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课外实践活动机会,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更为他们提供与国内外雕塑家交流、学习的机会。这些都为他们以后自身的雕塑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雕塑系现有三个各具特色的工作室,分别是以具象写实为主的霍守义工作室,以材料表现为主的李东江工作室,及以反映历史题材创作为主的李烜峰工作室。

 

主持--张无极

 

有什么自己的特色吗?

 

嘉宾--殷小烽

 

几年来,雕塑系的教师不仅恪守己份,注重教学质量,更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近些年来的国内外大型展览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国际级成果8项,国家级成果91项,省级成果73项。同时,我们也注重学术水平的提高,用艺术理论不断扩充自己的业务水平与专业素养,学术论文发表共计33篇。如今的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已经跻身到与全国八大专业美术学院并列的地位,并在各类国家级的展览中绽放光彩,中国雕塑百年展、全国工艺美术展、全国高校雕塑专业优秀毕业生展……纷纷向我院师生约稿。我们的共同努力得到了全国同行的认可,他们对我们的支持也更加促进了我院前进的步伐!材料工作室 在全国同类院校中 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发展方向

 

主持--张无极

 

在《雕塑》杂志社主办的这两届的毕业生展览中,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学生作表现都不错,比如说白玉等,很优秀。请问您是怎么指导他们进行毕业创作的呢?

 

嘉宾--殷小烽

 

我想毕业创作作为雕塑系学习的每一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的。它不仅仅是对一个学生5年所有课程的一个检验,最重要的是在学生的大学学习期间能有一个高度集中的一个创作环节这个尤为重要。同时,毕业创作对一个学生走出校门之后,这次创作有可能是伴随着学生一生的一个创作。那么就是:对生活的感悟,对时代的理解,对自己民族的尊重,对民族的自豪感,对自己父母、朋友、同学……都需要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作品。

 

我所说的生命力不是空洞的。一件好的毕业创作作品。几十年 甚至上百年。人们都无时无刻不回翻出来,并承认它是好作品。这就是我所谓的" 生命力 "。

 

主持--张无极

 

听说您教学生做雕塑,常常鼓励他们随心所欲地做?是这样的吗?

 

嘉宾--殷小烽

 

不是。艺术虽然不是科学,但是有规律。我授课特别严格。因人施教。不同的同学,他们存在着自身的差异。那么作为一个好的教员应该根据每个同学自身的修养。进行授课

 

主持--张无极

 

因材施教!

 

主持--张无极

 

除了是一个雕塑家,您也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您觉得成为艺术家需要具备什么基本素质?您觉得现在的学生最急待提高的是哪方面?是创新精神还是娴熟的技术,还是文化底蕴,还是其他?

 

嘉宾--殷小烽

 

既然我们这代雕塑家百分之九十的都在从事雕塑教学工作,那我想我们的职责首先是为中国雕塑界培养后备力量。这是我们作教员的职责。作为一个职业雕塑家,是我们的第二选择 。

 

艺术家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个人观点,首先要真诚。只有真诚,才能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只有真诚,作品才能具有生命力。真诚两个字很好说也很好写。首先要学会做人,但是做起来很难。然后要对得起在你所在的雕塑系,你毕业的时候,你应该无愧于这张毕业证。

 

主持--张无极

 

我们为有这样的老师感到荣幸哦!

 

■可■可

 

我想了解下 您是如何理解“什么是雕塑?"的?

 

嘉宾--殷小烽

 

这个问题我想,你既然选择了雕塑专业,就应该了解:什么是“雕”什么是“塑”

 

卓尔

 

殷老师 

 

 我这段很喜欢残缺的那些语言    你能推荐些国内外 书   和一些人的作品吗     

 

谢谢

 

嘉宾--殷小烽

 

你所说的这种残缺,不过是一种表象作用。它不是艺术的本质,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位大师是纯粹为了残缺而作残缺作品的。好好看看咱们老祖宗的东西,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尤其是中国古代雕塑,对西方的绘画大师、雕塑大师都有很深的影响。作为中国人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好好多研究自己的本民族的东西呢?我想只有看到了这些作品你所说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始终如一㊣

 

殷老师我想问,从古至今,有许多多很经典的作品,但是有的雕塑作品却叫成工艺品

 

我想问工艺品与雕塑的区别是什么

 

嘉宾--殷小烽

 

从原始艺术谈起,原始艺术是一种本能的、纯粹的、质朴的艺术。是一种纯粹的艺术。人类需要艺术,同时人类还需要生存。属于工艺范畴的艺术品,是具有实用性的。

 

大正

 

您刚才提到“中国90%的雕塑家都在学院”您认为这样社会资源的分配比重合理吗?

 

嘉宾--殷小烽

 

我认为合理

 

哥特造型

 

殷老师您好。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公共艺术和雕塑的本质上区别在哪里啊?

 

嘉宾--殷小烽

 

雕塑是公共艺术的其中一部分。你所说的这个问题,我认为是指公共环境中的雕塑艺术 。它是展示在公共环境当中的艺术品。是每天都看得到的作品。对公众的影响是极其广泛的。

 

另一种 就是我所说的“架上雕塑”。“架上雕塑” 不是任何人都能看到的。因为是真实再现艺术家本身的思想、及对生活的理解

 

舞空

 

您提到过中国的高等美术院校

 

把所有学科的界限划分的太清晰了

 

您作为雕塑家可以搞水彩创作...

 

那对于其他绘画专业的,不具备五年雕塑本科学习基础却关注喜爱和想从事雕塑创作的学生,您有什么指导和建议么?

 

嘉宾--殷小烽

 

我认为这不仅仅是我们在院校的学生或者说一些自由艺术家,作为造型艺术,我想应该每一位艺术家或者艺术学生,还是应该了解一下雕塑,因为它毕竟是存在于三维空间中的艺术。是能够亲手触摸到的。

 

嘉宾--殷小烽

 

殷老师,您认为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可以“通假”吗。他们能存在多少交集?

 

——我认为不可以。对于艺术的认识他们都是一样的。前面我已经谈到这个问题了。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育人为先,这是我们的职责。作为艺术家,他要永远不停的在创作他们的作品。

 

〓阿那律〓(165384573)

 

老师,你认为做雕塑“累”吗?或者说做艺术累吗?

 

嘉宾--殷小烽

 

——作雕塑,太累了!又是件太令人高兴的事情,雕塑需要你掌握多种技艺几乎囊括所有工种,你可以作的不精,但不能不了解。这就是一个雕塑人最累的地方,那么作为艺术创作,它是能展示自我的一个过程。我想这个过程对每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来说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当作品完成的那一瞬间 你的“孩子”就已经降生了。你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

 

难道你不高兴吗?

 

殷老师 您认为在艺术中的凭感性做东西多一些 还是理性做主导?

 

嘉宾--殷小烽

 

——感性

 

哥特造型(200833581)

 

殷老师,现在中国美术学院把公共艺术系升级为公共艺术学院。里面有城市雕塑,景观,装置,陶艺,玻璃艺术。您觉得这样得分配合里么?

 

嘉宾--殷小烽

 

——每个院校都有自己设立专业的考虑。这些都是根据自己自身的特点 能力来决定的。同时也是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需要。

 

艺术作品智能化(65939523)

 

不应该分那么细,学校过早的给学生定型。

 

晕晕晕晕晕晕(304284619)

 

请问殷老师,做雕塑最重要的注意那几点?技法方面的

 

嘉宾--殷小烽

 

——1、你所有学过的基础知识全都要利用上。

 

2、“技法”可以多重理解。每个学院、每个雕塑系都有自己的教学体系

 

3、 所说的技法,我想应该从技巧说起。 “技法”是死的,“技巧”是活的。在每一段课程当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我想无非是三个段落:大型阶段——深入阶段——整理阶段。

 

我想尤为重要的是整理阶段。整理是能使你的最初感受得到加强,而不是削弱。这样你的作品我想应该是一件好的作品。

 

邂逅简单

 

除了学习技法,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自身对文化底蕴的了解和积累?

 

嘉宾--殷小烽

 

——还是那句话,了解所有的学科 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充实自我。我想那只有是多看、多写、多画、多塑。

 

邂逅简单

 

"在每一段课程当中,要遵循一定的规律"那么我们怎样去寻找和发现这规律?

 

嘉宾--殷小烽

 

——————规律是时时刻刻存在的。要不断地去发现,学艺术的人最重要的是悟性 ——感悟。感悟到的 才能领悟到

 

主持——张无极

 

07年上海举行了泛雕塑艺术展,现当代雕塑艺术的边界被打破,传统雕塑的概念被颠覆了,雕塑的语言和形式都在发生变革,您又是怎样看待雕塑的“泛化”?

 

嘉宾--殷小烽

 

————我不认为现代雕塑是在泛化,而仅仅是雕塑的概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完善了。

 

■可■可(653757245)

 

殷老师  对于做泥塑的方法不是固定的 对吧 每个人的做法也不同 并不是搞个性  我认为每个人的感受不同 表现出来的也不同  那么如何说这个做法的好坏吗?

 

嘉宾--殷小烽

 

——你的这个问题大概是指老师在课堂上做出的评价把

 

■可■可(653757245)

 

恩 对

 

嘉宾--殷小烽

 

作为作品本身,没有什么好坏的区别。只有在学校里面的教学要求问题和老师的课程安排问题。如果你是一个自信的人,我想你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好的。

 

■可■可(653757245)

 

是的 但我觉得这样有些限制个人思想的发展

 

晕晕晕晕晕晕(304284619)

 

怎么理解体积?

 

嘉宾--殷小烽

 

——体积是一个物理学上的名词。那么雕塑里所说的应该是“体量、体感”,这是视觉上的问题。虽然你可以量出雕塑的具体尺寸,但那不是我们所要探索的问题。我想你所说的问题 应该是一个雕塑家或者一个在校学生对形体的认识问题

 

邂逅简单

 

悟性指的是天赋吗?还是悟性经过提高自身修养自我完善能够达到?

 

嘉宾--殷小烽

 

——每个人自身都有天赋。那我想,艺术的天赋,是需要你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才能达到的天赋。

 

哥特造型

 

那么说道风格,风格也是不是就是讲个每个学院每个老师的风格呢?

 

嘉宾--殷小烽

 

——不是。每个学院的风格的体现或者再现不是个体行为。是每个学院所处的地域环境和它承袭的教学体系决定的。

 

■可■可

 

我觉得风格是成熟的表现 但同时也限制了发展

 

追日者

 

殷老师。请问什么是艺术?

 

嘉宾--殷小烽

 

——你问我的这个问题,也是当代所有艺术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同时也是批评家关注的问题。

 

而且也是也是我们所有人一直在探讨的问题 。很难下结论。

 

邂逅简单

 

公共艺术是展示在公共环境当中的艺术品,那么要如何才能让公众了解,认可和接受?

 

嘉宾--殷小烽

 

——成功的公共环境城市雕塑需要深入的挖掘特定区域社会、人文、经济、历史的特征和其区别于其他区域的显著特点,将这种种条件具象化、造型化或者其他某种特定的表现手法,来贴切的表达地区的性格,才是城市雕塑能够成功的关键。这种形象与城市品格的是逐渐融合的过程,最终得到民众的普遍认可,虽然这种认可不一定会立刻产生效应,历史将是检验城市雕塑成功与否的最后标准。

 

一生何求

 

怎样才能雕好面部动态那

 

嘉宾--殷小烽

 

——你所说的好指的是什么?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想,我的理解和我的作品是成正比的。

 

晕晕晕晕晕晕

 

殷老师 请问鲁美不是写实的风格吗?外国雕塑家有些也是对雕塑基础性的东西吃透了,才做的自己的风格,比如唐朝的体积理解和汉朝的体积理解是不一样的

 

嘉宾--殷小烽

 

——鲁美承袭的一直是写实的教学体系,同时也一直在坚持着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邂逅简单

 

风格是怎样形成?怎样才能称得上风格?我们有必要刻意去塑造自己的个人风格吗?

 

嘉宾--殷小烽

 

无论国内国外雕塑家,首先肯定是把基础的东西全都掌握了,至于自己风格的体现是在不断创作当中挖掘出来的语言。

 

■可■可

 

对 我感觉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邂逅简单

 

风格是怎样形成?怎样才能称得上风格?我们有必要刻意去塑造自己的个人风格吗?

 

嘉宾--殷小烽

 

——不要在学习期间刻意的去寻找自己的风格。他是自然而然的通过自身努力挖掘出来的。

 

■可■可

 

我也曾追求过自己的风格 但刻意的并不是真实的所以就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的慢慢走

 

嘉宾--殷小烽

 

感谢今天所有参与论坛的雕塑界的同仁及学生。我想对学生,对从事雕塑专业的学生,我要说一句诚恳的话

 

大正

 

请讲

 

嘉宾--殷小烽

 

雕塑这条路,就像你们前面所说的,是一条艰苦曲折的路,应不断完善自我!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