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雕塑知识>正文

引领古典家具市场 清代黄花梨估价1200万元

更新时间:2008-03-07 08:50:17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王璀一 编辑:ivan 浏览量:982

    黄花梨实为呈黄褐色的“花梨”或“花榈”。是明清硬木家具的主要用材,以心材呈黄褐色者为好。明清时考究的木器家具都选“黄花梨”制造,其纹理或隐或现,色泽不静不喧,被视为上乘佳品,备受明清匠人宠爱。特别是明清盛世的文人、士大夫对家具的审美情趣,更使得这一时期的黄花梨家具卓而不群。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无可挑剔,可称为世界家具艺术中的珍品。

    清代黄花梨估价1200万元

    笔者近日在北京天雅古玩城中,有幸见到了一堂清早期广式黄花梨家具。这套家具由八把椅子,四张几子,一个三榻组成,雕工精致,装饰繁密,造型敦厚。家具材料经过精挑细选,整块料整块用,很少拼接,以竹子和葡萄为装饰题材,“竹节带芽,葡萄带子”,为典型的南方工艺。这套家具的所有云片均为天然大理石,并且都是一幅幅水墨山水,椅子和三榻上都有“鬼脸儿”,并且包浆完好,专家估价在1200万元以上。而这套家具,在被店家发现其价值之前,却一直在某单位的库房中熟睡了20多年。

    黄花梨主要产于我国的海南省,其木材的名贵程度仅次于紫檀木,是中国明代和清代早期最受推崇的木料。它花纹美丽、色泽柔和,有香味,有一定的中医药价值,并且容易进行深颜色和浅颜色的调配,可表现出浅黄、深黄、深褐色,也适合镶嵌,具有加工性能良好,软硬轻重适中,不爱变形等特点,特别适宜制作榫卯,所以它是当时最佳的木料选择。

    黄花梨木色金黄而温润,心材颜色较深呈红褐色或深褐色。黄花梨木的比重较其他家具用木材为轻,放入水中呈半沉状态,也就是不全沉入水中也不全浮于水面。纹理很清晰,如行云流水,非常美丽。最特别的是,木纹中常见的有很多木疖,这些木疖亦很平整不开裂,呈现出狐狸头、老人头及老人头毛发等纹理,美丽可人,即为人们常说的“鬼脸儿”。

    明清家具成为收藏新热点

    如今,明清古董家具成为西方各大博物馆竞相收藏的艺术品,是中国继书画、陶瓷之后的第三大艺术收藏热点。这些家具线条简约,造型典雅,完美地融合了艺术、文化和实用的功能,被西方学者认为是当今中国“继青铜器、玉器、书法、绘画、陶瓷后,又一载入青史的国粹”。

    明代及清代早期制作高档的家具大多是用黄花梨木所制,过量采伐使得黄花梨木材急剧减少,20世纪30年代就有人断言:黄花梨(此指海南黄花梨)在我国已经绝迹。但在1963年,又重新发现了绝迹已久的海南黄花梨。在第二年春天,海南方面将收集到的几十立方米黄花梨木材运往京城。据说,当年从海南调拨的海南黄花梨木到今天还有存货,弥足珍贵。

    民间流失  国外馆藏

    其实,早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明清两朝更迭,大量硬木家具从宫廷王府流入民间。在华活动的西方传教士看到典雅精美的中国古典家具后,惊为天工,大量购买后运回欧洲。从那时起,中国古典家具与从14世纪传入欧洲的中国瓷器一样,在国际市场有了极高的地位。民国时期,军阀割据,天下大乱,外国商人趁机在中国乡村城镇大量收购明清硬木家具。鉴于此种情况,在有关专家的建议下,政府有关部门就明文规定紫檀、黄花梨、鸡翅、铁力、乌木等5种名贵材料做的家具不准出境。

    但即使是劫后余生的老家具,经过几次政治运动,老家具流散情况更加严重。直至上世纪70年代后期,随着民间收藏热的勃兴,古典家具才慢慢地进入了有文化意识的少数收藏家视野。

    1996年秋,佳士得国际拍卖公司在美国纽约总部举办了一个中国古典家具拍卖会,这也是有史以来国际拍卖公司第一次举办中国古典家具拍卖会,世界各地收藏家300余人亲临现场,其中有几十位海外华人。经过两小时的激烈竞争,107件拍品全部成交,拍品成交价4次打破历史最高纪录,有的竟超过估价的10倍。拍品中价位最高的是一件清代黄花梨大座屏,以100万美元被美国一家博物馆购藏,加上佣金,相当于当时1000万元人民币。这次成功的拍卖,无可争议地标志着中国古典家具已经跻身于世界级重要拍卖品行列。

    一公斤9000元

    2007年,一公斤黄花梨的价格,已经达到了9000元,并且仍在升高。而佳士得、苏富比两大拍卖行几乎每年都有古典家具的拍卖专场,黄花梨家具行情一路看涨。

    如今市场上明清黄花梨家具,可遇不可求,其独特的文化意义与其珍贵程度让世人均为之倾倒,仿古家具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很多人对古董家具的缺憾。但是,目前海南黄花梨已基本处于枯竭的状态,很多人为了牟取暴利,甚至把黄花梨的根都挖出来。海南黄花梨的珍贵程度已经不亚于国宝大熊猫,可猎杀一只熊猫,会遭到社会的谴责和法律严惩,而砍伐一棵国家保护的一级珍稀植物,却不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