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民认为,放弃政府采购,改由民间设计、全民海选、民间出资更具意义
本报讯记者蒋铮报道:海心沙城市广场明年建成,在这个“城市客厅”里,如果一座标志城雕都没有,市民不免遗憾。而要让城雕落户海心沙,是否只能靠政府采购?能否竖起一座百分百由民间设计、海选、民间出资的“草根”城雕?
华尔街铜牛也是“免费品”
摆放在城市街头的城雕,是不是就必须如其他公共设施一样,由政府选定?昨天,在美国纽约华尔街工作的广州人关致告诉记者,即使是在最有钱的美国,政府也很少出资购买城市雕塑。比如华尔街的铜牛,当年就是艺术家迪莫迪卡自费35万多美元浇铸、免费安放在街头的。如今,铜牛已经成为华尔街乃至纽约的象征。
据介绍,1987年10月19日,纽约股市遭受重创,被称为华尔街“黑色星期一”。艺术家阿图罗·迪莫迪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用了两年时间,自费35万多美元,创作了华尔街铜牛。他将自己对纽约的希望,对美国的希望,都熔铸在这尊身长5米、体重近3200公斤的雕塑作品中。同年12月15日凌晨1时,在政府的许可下,阿图罗·迪莫迪卡自己开着重型吊车,把铜牛安放在华尔街上。
政府采购城雕并非国际惯例
关致建议,海心沙即将成为“广州客厅”,要竖起一座真正的城市标志,不妨尝试走一条百分百由民间设计、海选、民间出资的城雕,“这样更能凸显广州的民主气息”。
广州渴望精品城雕,而名师设计的雕塑往往价格不菲。据了解,让政府购买雕塑,一方面投资巨大,另一方面也容易有暗箱操作之嫌。因此,国外各城市的雕塑,大多数都属于私人投资,或者私人捐赠。
海心沙城雕不妨试走民间路
如果在“广州客厅”上竖起一座由民间设计、民间捐赠、市民海选的雕塑,比政府包办更有意义!昨天,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8位市民都觉得这个想法很有创意。
“政府花钱去订做城雕,艺术家‘睇钱出货’,城雕也就变味了。”张小姐觉得,政府在这件事上,与其包办,不如当好一座桥梁:“政府发出英雄帖,组织城雕设计竞赛;收集参选方案后,进行公布,让市民进行海选;最终PK出呼声最高的雕塑,再通过民间筹资的模式,为海心沙定出城雕。中选的城雕,就算是10岁小孩子随手捏的泥人扩大版,只要是由老百姓百分百做主的,就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其实不用老百姓出钱,我相信很多企业也愿意出资,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市民林伯是工程师出身,他说:“如果我是老板,宁可捐钱做城雕,这可是传世纪念呀!”
“如果有这样的捐赠,我也会参加。”东风东路小学的张佳十分兴奋,“我一个月的零花钱有50元,假如捐赠出来做城雕,今后跟朋友介绍广州,就可以自豪地说:‘广州标志也有我一份!’”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