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柏乡出土汉代石人

更新时间:2008-03-04 08:37:17 来源:燕赵都市报 作者:张会武 编辑:小路 浏览量:152
    继1月初柏乡“崇光寺”遗址出土千年石佛后,当地文物发掘又有重大发现。去冬今春,该县文物保管所对散落掩埋在境内11处地下古代官吏茔前石刻文物实施了挖掘拉运异地集中保护。在这次专题保护行动中共发现、抢救茔前石刻造像46件,历汉、金、元、明、清五个时代。这批石造像时代久远、体形硕大、制作精美、价值之高实属罕见,为我国古代石刻艺术大观园又增添新的奇葩,同时也为研究民族丧葬制度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出土文物中有一尊汉代石人格外引人关注。这尊造像高125厘米,围246厘米,红砂岩质。其雕法四肢不分,面部扁平,五官象形。风格古朴,形态憨稚,刀法简练浑厚,气度博大奔放。以圆雕技法通过身体各部位夸张起伏的变化,展现出一种虔诚内敛的情感表白。器表虽多有剥蚀,但生动意达,神韵犹存,通体洋溢出原始古拙的美感。文物专家说这是一尊西汉时期置放在墓茔神道前的石翁仲。目前我国西汉时期石翁仲仅见陕西茂陵霍去病墓前存有,这种墓前安放石翁仲的陪葬形式开我国丧葬制度之先河。这种大型石造像在我国雕塑艺术史上占有空前地位,此次发现弥足珍贵。

 

    金元时期石刻造像是这批文物中又一亮点,其雕琢精细,形象彪悍,意象生动奔放,个性张扬,充分展现出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相结合的时代风貌。清代石刻是顺治、康熙朝大学士魏裔介家族墓前遗物。作品多以写实风格,注重细部装饰性的刻画与修点,表现技巧多样化,体型高大、精美富丽、气势恢弘,以完美的艺术形式折射出大清盛世的繁荣与辉煌。柏乡魏氏家族为明、清两个时期的官宦世家,境内墓群多处,坟茔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柏乡这批石刻文物中有石人、石虎、石马、石羊及部分墓表。出土文物有明确纪年,文献资料详实,文化传承衍变有序,客观真实地反映出金———清代我国石雕艺术发展历史文脉。

 

    据悉,这批古代石刻均是柏乡籍历代有功名的官宦遗留,由于历史原因被岁月风尘所淹没。据悉,当地政府今后还要将这项工作继续下去并拟建立一个古代石刻艺术馆,妥善保护这批珍宝。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