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城市之眼 雕啥才具江湖地位?

更新时间:2008-02-29 09:03:22 编辑:小路 浏览量:568
    海心沙城市广场明年落成!记者挖料发现,“广州城雕”政府已有备用库

    是否要在海心沙城市广场建新五羊城雕,珠江新城应摆放什么风格的城雕?这些问题,也许还没有定论;但记者昨天从广州市规划部门获悉,早在2006年,政府便已举办“2006年广州城市公共艺术——— 城市雕塑论坛”,从定向邀请的30位国内知名新锐中青年雕塑家、103位自动“请缨”的国内外设计者提交作品中,选出一批新锐雕塑作品,而这些作品,可算广州城雕重要的“备用库”。

    “气场”有变,硬搬备选雕塑不妥

    “论坛上,国内泰斗级雕塑家齐聚广州,一方面,以‘城市思想者———雕塑意象’主题,讨论如何为广州城雕风格定位;另一方面,名师们还为新城市中轴线、传统城市中轴线选定了备用的标志雕塑。”有关人士介绍。

    据悉,当年对新中轴线的雕塑“选秀”,并不是位于海心沙,而是在珠江新城的“北大门”,即靠近黄埔大道的金穗路节点广场处。当时经过专家、市民、政府部门综合评分,最终选定“百川归海”、“升腾”以及“创新”三个设计方案。当年的所有方案,至今都在规划部门的档案馆中妥善保存。

    但是,位于珠江新城内的城雕方案,能否直接“南移”到海心沙?专家们觉得,还应仔细斟酌。“想象一下,2010年,站在金穗路上,北望中信广场,南望双塔,入眼的几乎都是现代建筑和城市绿地,体验的是浓浓的‘商务味’、效率感;而在海心沙,南面是妩媚的珠江,北侧是博物馆、歌剧院,洋溢的是重重的‘文化味’、悠闲感,完全是两种‘气场’。硬把当年备选的方案移过来,是不负责的行为。”一位雕塑专家提醒。

    城市“客厅”,城雕要具“江湖地位”

    据了解,在海心沙城市广场的设计规划中,也有设置“城市家具”等装饰性雕塑的考虑。但这些雕塑的主要功能是美化环境,达不到“城市标志”的“江湖地位”。

    根据规划,海心沙广场是市民狂欢、聚会的“江上母舰”。它“身材”狭长,东西长近1公里,面积为16万平方米,可以轻松地容纳4万市民在广场上举行大型活动。将来,这里一年四季都有活动举行:元旦的花车巡游、迎春的花市展览、春节的烟火汇演、端午的龙舟竞赛……这里将成为广州的“欢乐广场”。

    “这里将是广州最大的市民聚集地,相当于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考虑到海心沙的‘市民性’,除了设置装饰性的城雕,在这里竖起一座具有‘广州标志’地位的城雕,一点也不过分。”一位政府负责人私下表示。

    市民广场,征集城雕正是其时

    海心沙市民广场去年已经动工,预计2009年12月完工。还剩不到两年时间,为它征集城雕,算不算太早?专家们一致认为,宜早不宜迟,而且海心沙设计方案已经确定,周边环境规划变数不大,征集方案正是其时。

    对此,广州市有关负责人表态,一方面,广州渴望城雕,会尽量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大师们充分酝酿艺术水平高超的城雕;另一方面,广州宁可苦等精品,也绝不让“鸡肋货”凑数。

    据了解,广交会琶洲馆本来已规划了若干座雕塑,但由于备选方案不如意,至今“留白”。目前,无论是政府投资还是私人业主所有的城雕,只要达到一定的重要性,都必须经过选址、方案论证、征求市民意见、专家把关等层层把关,而所有的城雕在建设之前,都要得到城市雕塑委员会批准。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