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艺术家愿意在看似非常细节的命题上花费大量精力研究、呈现早报记者高剑平图
欧洲共同的资本主义愿想和市场动力使欧洲团结起来,形成了一体化的诉求。然而,区域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和由此产生的冷漠与分歧,又导致了欧洲的分化。置身其中的西方艺术家看到的欧洲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光是福利的天堂或静谧的田园。它只是“欧洲”。
由策展人哈罗·施密特和汤马克·文特兰策划的“欧洲态度”群展近日在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开幕,展览展现了一批西方艺术家眼中的欧洲。
无论在体制上还是态度上,欧洲都是一个不断扩张的实体,共同的资本主义愿想和市场动力使欧洲团结起来,形成了一体化的诉求。然而,区域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和由此产生的冷漠与分歧,又导致了欧洲的分化。置身其中的西方艺术家看到的欧洲和我们有很大的不同,它不光是福利的天堂或静谧的田园。它只是“欧洲”。“欧洲态度”基于这样一个文化背景,挑选了来自12个国家22位西方艺术家20余件装置、影像、雕塑作品进行国际巡回展,试图更好地让大众了解更为广泛的人类环境。
“欧洲态度”的解读
俄罗斯艺术家玛莎·高德凡娜娅的影像作品《无题》的题材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片段:观察街道上邻家的孩子,拜访俄罗斯的修道院,查看地铁站里昏暗的光线,拍摄街头舞者展示才艺……艺术家说:“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普通行为,但我却从影像中发现它所存在的另一层意义:艺术把日常生活从它原有的背景中抽离了出来。”冰岛艺术家贺立努·赫森的录像作品“星与条纹”中,小女孩不停拍打着皮球,皮球上是美国星条旗图案。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是,即使在欧洲偏僻的小国冰岛,美国文化也无处不在。
瑞典艺术家伊娃·斯特拉姆拍摄了一组欧洲各国王宫的图片,经过后期处理这些宫殿没有了门窗。艺术家想说的是,这些号称对平民开放的宫殿其实依然是封闭的。
和中国艺术家们的创作相比,西方艺术家的作品似乎题材更为广泛,甚至有艺术家愿意在看似非常细节的命题上花费大量精力研究、呈现。但不可否认,这些西方艺术家的作品想像力非常跳跃,他们完成作品的态度看得出来也比中国艺术家职业。
“亚洲态度”的类比
展览美中不足之处在于,单个作品不弱,整体却显得凌乱,并不能非常好地体现“欧洲态度”的主题。证大艺术馆馆长沈其斌解释,和这个展览相对应的是去年底在证大艺术馆举办的“软力量———亚洲态度”。“欧洲态度”和“亚洲态度”是前年在波兰国家美术馆的群展《亚欧交流》的两个部分,两个“不同态度”的板块通过具有可比性的相似的艺术展现形式,呈现出了东西方迥异的题材关注、视点及其背后所蕴涵的文化差异。当时这两个展览在欧洲举办得相当成功。
而此次“欧洲态度”来到中国,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未能参展。这样一来,展览的欧洲特征就淡薄了很多。沈其斌解释,在波兰的展览,对方提供了6000欧元(6万元人民币)作品运费,为确保参展作品到场,中方实际的运费达30万元人民币。此次中方为对方同样提供了6000欧元作品运费,对方却有一批重要作品未能前来。沈其斌表示,这是国际交流展、合作展中常见的问题。国际交流经常异化为资源交换、结交圈子的机会,而艺术本身退居其次。出于这样的考虑,“软力量———亚洲态度”在全球巡展的过程中,将去掉“欧洲态度”部分。同时,证大现代艺术馆今后在考虑国际交流展览、合作展览时,将会更慎重。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