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展览报道>正文

净土——王未艺术展:净土在每一个人心中

更新时间:2008-02-20 08:50:49 编辑:小路 浏览量:351

 

 

    半个世纪以来,西藏不断给予了艺术家灵感,也引起了外来者对于这片神秘土地的误读。而在女艺术家王未的眼中,西藏只是一片心灵的净土。即日至2月24日,“净土——王未艺术展”亮相新光天地的新光文苑,展出作品有油画、刚古纸画、浮雕150幅及新唐三彩和文化首饰。

    中国民间美术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体现出中国文化本原的独特魅力。在那些多姿多彩的图像背后,记录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印迹和粲然的古风。从民间艺术中汲取养料,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摸索相互融合的途径,成为艺术家们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

    如果说韩美林的艺术是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延伸着自己无穷的想象,王未的艺术则是从自己身边的生活中焕发出活力。王未被韩美林称为“贤弟”的青年女画家,自2000年1月起工作于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参与制作多个大型雕塑,如浙江上虞大象群《大舜耕田》长65米,广州白云机场《腾飞》长79米等。其个人代表作有“源”、“净土”、“我的圣山圣湖”等油画、刚古纸画;“京韵大鼓”、“皇城根儿”、“老鹰捉小鸡”等浮雕。

    作为助手来到韩美林工作室的王未,老师的艺术理念使她受益匪浅。她说:“韩老师丰富的想像力让我们这些弟子们惊讶。他不仅能在灵感到来之时一口气画出五十匹马,还鼓励我们这些学生们画画不要受任何材料和条件的限制,跟着感觉走。他告诉我们创作是要任凭自己的心灵飞到时间、空间和情感的深处。”因此在王未的创作中,呈现的是一位艺术家回归原初的文化情怀,她始终寻找与乡村民间艺术的最佳契合点。

 

   在“净土——王未艺术”展览现场可以感受到,乡村生活成为她描绘最多的事物。《中国美术》杂志总编,著名美术评论家徐恩存认为王未的作品“颇具一种‘现代伊甸园’的色彩,和现代‘图腾’的意味”。如“田园系列”中表现由原始艺术延续而来的“伊甸园”气息,那粗壮大树的根深叶茂,是生命延续与旺盛的象征,而在不同作品中重复出现的老井,则是象征生命泉源的图腾符号。还有“西藏印象”系列作品中带着面具的藏戏舞蹈、吹着法号的喇嘛、行走在茫茫转经路上的虔诚信众,这些都无疑牵连着画家内心情感的深层意绪,充分展示出她特有的艺术天赋。为此,韩美林先生展览题字为:王未艺术大家气魄。

    王未的作品给人们带来的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新的主题,使人感到一种神秘,一种净化,一种升华的力量。并以架上绘画、陶瓷、浮雕、雕塑等多种样式去阐释她的生命主题的诗意。著名艺术家温普林先生看过王未作品后评价说:“王未笔下的田园景象来自于她出生的家乡河南的一座山村,因而她的灵感是对家乡眷恋之情的自然流露,而非一种矫情。这种对于故土的记忆和眷恋,是一种深厚的滋养。”因此,对于王未的创作而言,从乡土转化为净土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一个有故乡感的人一定会对天地充满敬意,心中自然宁静,而净土就在每个人的心中。“净、敬、静”是温普林对王未艺术的概括,并为本次王未艺术展写了一个序:净土在这里,“净土在每个人心中”。

    民间艺术的意义及其抽象特点,记录的是文化的精神印迹和生命步履,作为画家,王未的生命和艺术都没有离开过民间艺术,而质朴则是她与民间艺术、与当代文化对话的最好角度,并认识到这种意义的珍贵性。为此她将这次展览中的两幅作品《我的圣山圣湖》和《护城河边看骆驼》捐给了由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教育协会共同组织的中国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教育工程。

    另外,王未是一个用圆融理念从事艺术的人,她能让艺术挂在客厅、戴在身上,以滋养人类身心为核心理念和使命的人。去年北京里里外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首次对1000多年未有发展的传统玉德观进行虔诚的研究,并重新提炼和国际化,研究的成果定名为“当代国际玉德观”,核心内容为“玉有四德LLWW:Love爱 Loyalty诚 Wisdom智 Welfare安,缩写为LLWW。”由王未设计充分体现玉文化深刻内涵的“吉”、“轮”、“Love”等玉文化首饰同时展出。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