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雕塑知识>正文

气泡在瓷器鉴赏与鉴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更新时间:2008-02-15 13:41:28 编辑:小路 浏览量:1053

    气泡在瓷器鉴赏与鉴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气泡是瓷器釉层中的一种客观实在,在不同的瓷器品种、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釉层厚度、不同的火候氛围、不同的窑口工艺、不同的保存状态等条件下,其形体、形式、形态和状态千差万别也千姿百态。

    面对着这些或有或无、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疏或密、或死或活、或美或丑、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的气泡,众多的瓷器爱好者、收藏者、鉴赏者以及鉴定者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肯定论者全盘肯定,认为气泡在瓷器的鉴赏尤其是鉴定中是重要的、主要的、首要的甚至是唯一可靠的要素,推崇倍至,凡瓷器必谈气泡,似乎不谈气泡则无以论瓷器的新旧、无以分瓷器的真假、无以辨瓷器的好坏;而否定论者则对气泡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气泡不过是釉层中的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既无规律可循,更无区分、标识的功能,相对于形、胎、釉、纹、工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而言简直微不足道、无足轻重,故而完全可以忽略不记。

    笔者既不是瓷器理论方面的学者,也不是瓷器鉴定方面的专家,更够不上瓷器收藏与鉴赏的行家,仅仅作为一个瓷器理论和实战方面的爱好者与后学末进,却要于此班门弄斧、不揣浅陋,以自己的实习、实践和实战的感知、过程及结果为蓝本,浅谈一下气泡在瓷器鉴赏与鉴定中应有和必有的地位及作用,以博贻笑方家而激励同辈。

    因笔者眼神儿不大好,以下论述均以100倍放大镜(买自市场,普通的、简易的、带照明的那种,标100倍实际可能远远不到)观察所得为基础,偏颇、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望同道中人海涵并斧正!

    1、气泡的有无

    有人说:“是瓷器就都有气泡”。抽象地来看这句话很难评价其对错,因为用肉眼看与用放大镜看、用100倍的放大镜看与用10000倍的放大镜看其结果和结论自然是迥然不同的。但只要加了“在100倍放大镜下观察”这一特定条件,就立即可知其未免过于绝对、武断和荒谬。因为世上不但有大量的没有气泡的瓷器,而且宋代以及宋代以前的许多著名瓷器其实是都没有气泡的,换言之,没有气泡的往往(注意是“往往”,而不是“所有”和“全部”)才是到代和绝佳的顶级瓷器!

    有气泡的在后面我们分别讨论。没有气泡的瓷器又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情况:

    (1)釉质、火候、胎体、工艺决定瓷器从来就没有过气泡。

    官、哥、汝、钧、定五大名窑中的一大部分(注意,绝对不是所有、全体或全部!)以及早期的青瓷和部分白瓷,还有现代的一些单色釉瓷器品种,由于釉质构成、火候控制、胎体特性以及制成烧造工艺的独特性,都可以使得这些瓷器从烧成出窑的那一刻起就根本没有气泡存在。这类瓷器的共同特点是:

    A、胎质往往相对粗松,胎体瓷化度低,其声若瓦或类硬木,音长短促,没有余音与回声,音质低沉而闷哑;

    B、有的釉层玻化度不高,釉面抚之如锦、观之似玉,没有玻璃光泽而呈无光或木光、哑光状态;镜下玉质感极强,釉面凹凸不平,水头充足,色泽纯正、饱满而美丽;有的釉层玻化度较高,釉质温润细腻,镜下可见或疏或密、或多或少、或单体或成片的稃糠类、冰花状、黄白色结晶体;

    C、火候温度相对适度,约略在1150-1200度之间,再低则釉面就会板结若漆从而失去釉质、釉色的灵性和灵动,而再高的话则又会变得釉面光亮如镜并且会同时出现气泡;

    D、侧视瓷器,有的(注意:不是所有的、全部、都)会有丝绒感,以瓷蹭布会有些许麻刺感和轻微沙沙声,顶级汝瓷的这类特征最为明显和显著;有的则静穆、温润、平整、光滑,如冰似玉、欺油赛脂,顶级的哥窑、官窑如此者较多。

    E、宋代定窑瓷器相对特殊,无论是白定、紫定还是蓝定、绿定、粉定,有相当一部分其玻化度都很高,迄今依然光亮如镜,烧结温度也都在1320度以上,其声若金,余韵悠然而绵长,有相当一部分也无一气泡。

    生来就没有气泡、抚之若锦、镜下赛玉的汝瓷、青瓷和没有气泡、釉面无光、木光、半光、哑光的宋代官窑、哥窑瓷器最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其艺术价值、经济价值也最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瓷器瑰宝。

    (2)岁月沧桑自然老化、使用传承人为磨损、环境氛围各种侵蚀等因素使得原有气泡全部消亡而致使瓷器没有气泡,即古有今无。

    这类的瓷器精品相对数量较多。

    总的说来,唐宋的精品传世瓷器、窖藏瓷器、出土或出水瓷器中的很大一部分都属于这种情况。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A、釉面往往光洁、明亮、油润、爽滑,滑不留手、滑不涩手、滑不滞手;

    B、镜下有大小不一、疏密不等、深浅不同的凹坑、黑洞、麻点、皴裂、破损;

    C、釉表往往有棕眼、漏釉、露胎、冰列或土沁、水沁、皮壳,如果是传世器则器内外尤其是口沿、底足等处往往会有各种软道;

    D、设计精巧、构思奇妙、器型优美、比例适当,令人有叹为观止、巧夺天工的由衷赞叹与震撼;

    E、烧结温度相对较高,一般都在1200以上,但一般不会超过1300度;胎体的瓷化度和釉面的玻化度都相对较好,其声近似金石、清脆悦耳、略有余音。

    因此,有些人所宣扬并坚持的“宋代瓷器尤其是五大名窑瓷器都是绝无气泡的”这种观点以及“音哑者真、音亮者假或者音低者老、音高者新”等主张都是片面而不可靠更不可尽信的,他们的共同错误就在于以点代面和以偏概全。

    因为瓷器声音的闷与脆、长与短、高与低只与瓷器的胎质、烧结的温度和器型的完好度有紧密、直接和必然的内在联系,而与瓷器的新与旧、真与假没有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任何联系,也就是说,新瓷的声音可能也可以脆而高且长,也可能并可以闷而低且短,而老瓷可能也可以闷而低且短,更可能并可以脆而高且长。我们又如何能据此去决断瓷器的老嫩、新旧、真假与好坏呢?同样是宋代的汝瓷、钧瓷,其同类相比音差也相差极大,至少不用凭借任何科学仪器仅只我们的肉耳就能明显地分辨、感知出来。

    由此可知“凭音断器”并不科学也不全面更不可靠,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看待和使用。也就是说,“凭音断器”也并非一无是处因而应该全盘否定和摈弃,作为一种辅助的措施还是有其特殊功用的。最起码的宋瓷是不可能发出今天才能作到的1350度以上高温所特有的高亢靓丽、余音袅袅的声音来的。

    在此我想特别指出的是,在纷繁浩瀚而又瑰丽璀璨的瓷器的海洋面前,无论是瓷器方面的学者、专家,还是瓷器方面的爱好者、收藏家,一如坐井观天或盲人摸象、管窥蠡测,任谁都难窥全豹,历史和现实也都不可能允许我们全程、全景式地全知全觉、尽览尽晓,没有谁能够活到上千岁。既如此我们每一个人就都有虚心求证的义务,而无傲慢骄傲的资本。无论是谁,你的观察、研究与结论都难免带有局限性、片面性和局部性,即使它们是客观、真实而正确的,也未必就一定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指导性和示范性,把它当作真理而企图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图谋和做法是荒谬、荒唐而幼稚可笑的。因此我们要有一种兼收并蓄的胸襟与气度,更何况现实世界中非此即彼、你死我活的情形少之又少,而或此或彼、亦此亦彼的状况却多而又多的呢!

    宋代瓷器尤其是五大名窑瓷器,既有生来就没有气泡的,也有原来有气泡而到今天却气泡全失以至没有气泡的,更有生来就有气泡一直流传到今天依然靓丽非凡的(这一点我们以后还要重点讨论)。

    总之,我们既不能因为我们自己拥有的、看过的、知道的宋瓷是没有气泡的和声音是闷哑的就否定所有有气泡的和声音清越的宋瓷,当然也更不能反其道而逆行之。否则就都是坐井说天、夜郎自大的可耻、可鄙而又可悲的历史匪徒、文物流氓的丑恶行经!

    如果一个瓷器鉴定者秉持这种观念和做法,其后果则尤为严重和可怕,因为许多历经天灾人祸、战火动乱、历史沧桑磨难而硕果仅存的古瓷真品和珍品,就都有可能在这种偏颇、无知而幼稚的偏执与轻率中化作瓦砾与垃圾!

    所以我们有必要、有义务共同鄙视、抵制和批判某些不学无术的伪专家、假学者的“历史虚无主义”和“一票否决主义”,戳穿其丑恶更罪恶的面目与实质,还原历史与现实的真实面目,杜绝瓷器真品和珍品的人为毁坏与不当流失。

    (3)使用特殊技术手段使瓷器没有气泡。

    查阅相关文献记载,结合自己的观察所得,除黑色釉、酱色釉和茶叶末釉等极少数单色釉、结晶釉瓷器品种外,元以后尤其是民国至今的瓷器尚不能做到釉层在100倍放大镜下绝无一个气泡的瓷器的颠峰状态和最高境地,至少是所有仿五大名窑的瓷器(官仿、民仿都在内)莫不如此。

    当然这也不能过分绝对化,因为笔者的阅历终究十分有限,所知不全、所见不多而所识者则更少,因此若哪位仁兄靓妹有背离这种观点和结论的新发现而又愿意与笔者沟通交流的话,则本人万分感激和欢迎,我们的共同责任和义务就是不断探索、整理发现、还原历史、秉承文明,而不是标新立异、争名逐利、惟我独尊。

    这就为我们区分新旧、辨别真伪、断定年代划定了一条十分有益、有用且有力的界限,至少当我们碰到一件在100倍放大镜下确实无一气泡的非黑、酱、茶釉瓷器的时候,我们不应该、不可以、不能够因为器型新颖从未见过或者有一些作伪痕迹等原因而轻率地予以完全否定。

    在历史的传承过程中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我们的主要任务固然是透悉“似是而非”,戳穿伪赝者的本质,但另一项更为紧迫和重要的责任就是拨云见日、慧眼识珠,找出“似非而是”的那些被历史和无知所遗忘、遗弃、篡改、扭曲的瓷器的真品和珍品。

    靠那些秉持历史虚无主义和现实荒芜主义、目空一切、唯我为尊的所谓专家和那些不肯、不愿、不敢走出瓷器理论的象牙金塔的所谓学者们,是绝对不能抢救出那些被尘垢、被屈辱、被佚散的国宝的!

    弟兄们,“似非而是”才应该是我们“捡漏”拾遗的主战场!不要轻信那些眼睛里只有故宫等著名博物馆的所谓专家、学者的妄言与妄断,民间的收藏实力、精品潜力浩瀚无边。

    所谓用特殊的技术手段使瓷器没有气泡,就是指通过化学药物釉内控制、釉层浸浴、高低温焙烧等一种或多种方式复合运用的技术手段,达到抑制气泡生成或外力破坏杀灭的目的,从而增加瓷器的沧桑感、岁月感,也就是古玩界的人为作旧、作伪、作弊。

    尽管作伪也能部分地或全部地杀灭气泡,但如同谋杀作案不可能天衣无缝一样,同时也会损及釉面和胎体,并留下痕迹甚至气味,而且被化学药物等处理过的釉层镜下也绝无玉质感。

    至于药物等方式控制气泡的生成到目前为止尚未完全成功,也许50倍镜下已无气泡,但100倍下仍能看到极少也极小的气泡,而且镜下也无玉质感。

    总的来说只要见过真的没有气泡的宋瓷珍品,现在的所有人为作伪手段就显得十分幼稚可笑。换言之,古今瓷器没有气泡的某些形态可能有些相似但决不会完全相同,尤其是手感、观感和美感则决不会一模一样。古瓷的沧桑、润泽、清丽、高雅、俊秀与完美是绝对不可复制、不能再生的。

    2、气泡的大小

    气泡有大小之分。不但不同的瓷器品种间气泡的大小不同,而且同一瓷器品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釉层厚度、不同的窑口、不同的烧造手段、不同的燃料火焰氛围等前提下气泡的大小也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窑甚至同一件瓷器由于在窑中所处位置的不同以及朝向的不同也都足以导致气泡大小的不同。

    气泡的大小对断定瓷器的年代和品质有一定的帮助和作用。总的规律大致是:大气泡的往往(而不是肯定、必定、一定!)早于也好于小气泡的瓷器。

    这是有历史和科学依据的。瓷器中气泡的大小是与釉质的优劣、釉层的薄厚和炉膛温度升降的速度、幅度、频度及同温的持续度、持久度等因素紧密相关连的,任何一个方面或一个环节的细微差异,就都足以导致气泡大小的不同。一般说来,釉料越粘稠、釉层越厚、炉膛温度的升降幅度越巨大越频繁、同温持续度和持久度越短暂,瓷器的气泡就越硕大、越靓丽、越规矩、越完美,反之则气泡越细小、越不规则(有狭长型、三角形等变形气泡)、越丑陋。

    纵观瓷器的烧造史,大致分烧柴、烧煤与气烧电烧三个层次和阶段:明中期以前以柴烧为主,釉层相对为厚,气泡相对硕大而明亮;明中期以后至1967年,以煤烧为主,釉层相对稀薄,气泡相对较小;当代则以电气烧为主,釉层更为稀薄,气泡已如痱点。不是说明中期至今就绝对没有柴烧瓷器,即使有但由于釉质及釉层与明中期以前大不相同,所以气泡的大小也相去甚远。

    当然,气泡的大小是相对、相较的存在,既没有绝对的大,也没有不经比较的小。任何以某一特定的尺度丈量气泡的直径并以所得数据为标准参数去衡量、断代的行为和企图都是徒劳和荒谬的,因为气泡的大与小是一种动态的比较和动态的平衡。不是说今天就没有或烧不出大气泡的瓷器,也不是说小气泡的瓷器就一定不够老。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气泡大小的本身,而在于我们透过气泡的大小究竟能感知什么、把握什么、确定什么。我们不应该以个别的存在而否定普遍的规律和主体的流向,当然也不能够用普遍的规律去漠视或抹杀个别的存在。毕竟瓷器的新与旧、真与假、好与坏并不仅仅或者唯一取决于气泡的大与小,但气泡的大小却的确为我们辨识瓷器提供了一条非常有价值、有意义的通道。

    3、气泡的疏密

    无论是大气泡还是小气泡都有疏与密不同分布的状况和问题,大气泡可能稀疏地排布,也可能密集列阵;而小气泡可以密集聚集,也可以稀疏地存在。

    那么气泡的疏与密是否就与瓷器的新旧、真假、好坏便毫无关系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一般说来,新瓷的气泡小而密集,旧瓷的气泡大而稀疏。

    当然,老的瓷器也可能大而密集,有的也可能小而稀疏,但绝对不会小而密集;还有的可能大小混杂,有的甚至大中小俱全,或疏或密、间疏间密,多姿多彩也多种多样。

    总的说来,新瓷的气泡不但大小单一,仅有细小的气泡一种,而且气泡的分布也相对一致、呆板;而老瓷不仅气泡的个头大中小俱全,而且其分布种类和方式也千变万化、灵动自然。

    我们也不排除造假者为了追求气泡效果相类而小窑柴、煤烧造的可能,但无论其如何努力,气泡的自然衰变的形态和过程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人为控制和可以刻意仿造的(后面还有专门的探讨),而且在器型、比例、工艺、文饰、釉质、釉色、胎质、胎色、手感、比重、水头等诸多方面也都会留下蛛丝马迹而最终露出伪赝的狐狸的尾巴。

    鉴定是一种综合的而非单一的工夫和工程,我们反对“一票否决论”是因为它过于草率、武断与卤莽,有可能会“草菅人命”、“乱杀无辜”,造成鉴定领域的无数冤假错案;我们当然更应该反对“一票肯定论”,因为它会使人肤浅毛躁、利令智昏而纵容伪赝盛行。因为尽管伪赝者固然不可能做到面面惧佳、无处不精、无一不象,但至少也要有那么一点或几点相似、相若、相类,否则何以懵人眼力、骗取钱财?

    4、气泡的多少

    无论气泡是大还是小、是疏还是密,都有多与少的问题。“多少”尽管与“疏密”有密切的关连,往往多者自然密、少者相对疏,但毕竟一个侧重于气泡的数量一个着眼于气泡的间距,实际是相关而又绝不相同的事物的两个方面。

    气泡的多少与炉窑温度升温的快慢、温度的高低、釉层的厚度和玻化度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说来,新瓷的气泡是多而小且密并匀,呆板而千篇一律;老瓷尤其是明代以前瓷器,无论是什么瓷器品种,气泡的大与小、疏与密、多与少的组合情形丰富多采、变化多端,既有大而多且疏而匀的,也有大而少且疏而不匀的,有小大间杂均匀排布的,也有大中小团絮状不均衡分布的,千变万化、多种多样、不一而足。

    5、气泡的生死

    气泡也有生死,有其内在的生命周期。

    不同的瓷器品种、不同的釉层厚度、不同的存续条件等对瓷器气泡的生命周期都有一定影响。

    气泡的整个生命周期由明亮鲜活期、渐变衰变期、衰变老化期和死亡破灭期等几个生命阶段所共同组成。气泡的明亮鲜活期尽管各种瓷器品种各不相同,有的且相差很多,但总的平均来看都应在100年以上,也就是说,气泡的渐变衰变期的出现一般会在100年以上。

    这就为我们给瓷器断代提供了一种非常有利的证据。而实践证明,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够人为控制和改变瓷器气泡的渐变衰变期、衰变老化期的出现与进程。也就是说,人们可以人为地杀灭和清除气泡,但决无伪造气泡的渐变衰变期和衰变老化期的技术和可能。因此,观察、关注并关心瓷器气泡的生死及其整个的衰变进程和状况,对正确认识和把握瓷器的年代、品质和品位有着十分可靠而可信的作用。

    6、气泡的变化

    气泡在从生到死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始终处于一种动态的变化之中,变是绝对的而不变是相对的。

    无论那种瓷器,鲜活的气泡都具有明亮性和通透性,形状也往往都圆润而规则;100年以上的瓷器则往往会开始出现气泡变色、裂变等现象,如果是铜红釉瓷器则往往开始闪现水银状针尖大小的小亮点,如果是透明釉瓷器则往往需要200年以上才呈现出明显的衰变迹象,有的或有些气泡开始变得浑浊失透,有发紫、发黄、发混的现象,且所有瓷器品种都呈现出年代越久远则气泡衰变比例越众多的线性升幂不可逆排列的总体趋势;400年左右的瓷器,会有相当一部分气泡变黑、破裂、畸变,而且其数量和程度也是与年代成正比地逐渐递增;800-1000年左右的瓷器,其气泡就会部分甚至全部地破灭死亡,只留下与气泡的直径和大小相吻合的黑洞与麻坑。

    以上的年代判断并不准确更不可能精确,因为没有人可以或可能亲眼观察和记录这些演进与变化,这样的接力研究也尚属空白,所以我们只能依据已有可靠瓷器实物间的年代差异而做出约略的陈述和推断,以上的观察所得也仅仅源自极其有限的可靠瓷器实物的类比与比对,仅供同好者参考。

    气泡的衰变速度和进度与釉面的玻化度成反比,也就是说,瓷器釉面的玻化度越高、越致密、越明亮的话,气泡的衰变速度和进度也就越缓慢,反之就相对而快;气泡的衰变速度和进度与釉层开片的密度、深度、持久度呈正比,也就是说,瓷器的开片越密集、越深入、越持久的话,气泡的衰变速度和进度也就越快速,反之结果亦相反。

    尽管上述年代的究判不具有严谨性气泡在瓷器鉴赏与鉴定中的地位和作用

    气泡是瓷器釉层中的一种客观实在,在不同的瓷器品种、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釉层厚度、不同的火候氛围、不同的窑口工艺、不同的保存状态等条件下,其形体、形式、形态和状态千差万别也千姿百态。

    面对着这些或有或无、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疏或密、或死或活、或美或丑、或深或浅、或明或暗的气泡,众多的瓷器爱好者、收藏者、鉴赏者以及鉴定者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肯定论者全盘肯定,认为气泡在瓷器的鉴赏尤其是鉴定中是重要的、主要的、首要的甚至是唯一可靠的要素,推崇倍至,凡瓷器必谈气泡,似乎不谈气泡则无以论瓷器的新旧、无以分瓷器的真假、无以辨瓷器的好坏;而否定论者则对气泡持全盘否定的态度,认为气泡不过是釉层中的一种纯粹的自然现象,既无规律可循,更无区分、标识的功能,相对于形、胎、釉、纹、工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而言简直微不足道、无足轻重,故而完全可以忽略不记。

    笔者既不是瓷器理论方面的学者,也不是瓷器鉴定方面的专家,更够不上瓷器收藏与鉴赏的行家,仅仅作为一个瓷器理论和实战方面的爱好者与后学末进,却要于此班门弄斧、不揣浅陋,以自己的实习、实践和实战的感知、过程及结果为蓝本,浅谈一下气泡在瓷器鉴赏与鉴定中应有和必有的地位及作用,以博贻笑方家而激励同辈。

    因笔者眼神儿不大好,以下论述均以100倍放大镜(买自市场,普通的、简易的、带照明的那种,标100倍实际可能远远不到)观察所得为基础,偏颇、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望同道中人海涵并斧正!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