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漫画家毕克官是个出了名的瓷片迷,作为一个收藏家,他说过一段精彩的话:“古瓷片作为垃圾深埋地下。这种垃圾随着反复的工程施工,只能越来越少了,也必然越来越显得珍贵,因为它们记录了千百年的历史。珍爱这种垃圾,也就是珍爱古代的碎瓷文化遗产。”
如果将收藏分为博物馆收藏与民间收藏的话,那么完整的皇家御制瓷器是博物馆的角儿,而古瓷片则是地道的民间收藏宠物。可别小看了瓷片,一片在手,任你摆弄,研究胎骨,比整器直接,其用料疏密、粗细、深淡、火候,任你看个够。研究釉色与料色,比整器清晰,那破碎面详尽地留下釉与料的变化与联系,还有,历史上的各种瓷器不可能都保存下来,而瓷片则不同了,应有尽有,有的甚至可以填补完整器的空白。
瓷片埋在地下,伴与它出土的还有更多的历史文化信息,例如日本陶瓷学者三上次男,远涉重洋到埃及调查出土的中国外销古瓷片,写下了一本名著《陶瓷之路》。
日前,在沪上三山会馆开幕的《杨金妹古瓷片收藏展》,是上海首次个人古瓷片收藏展示。杨金妹是上海市收藏协会出名的“瓷片痴”老伴偶然在宝山一工地上拾回几片碎瓷,上面书写着“寿”与“福”字,晶莹剔透的釉色与龙飞凤舞的青花吸引了她。从此,她迷上了古瓷片的收藏。在河边沟底,在推土车与挖泥机旁,用自己的双手挖、掘、掏、拾、搜、抠,寻寻觅觅,如痴如醉。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这位收藏巾帼,已收藏了历代瓷片万余片,重量达两吨。
片瓷千姿,琳琅满目,历朝历代,美不胜收。各种窑口,各种瓷种,各种器物残件,各种装饰工艺,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形形色色的纹饰,使人看了眼花缭乱,人物、山水、花卉、瓜果、飞禽、走兽、文字、图案,垂钓的渔翁,奔欢的顽童,厮杀的斗士,妩媚的丽人,折射出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杨金妹不愧为古瓷片收藏家,仅龙纹青花瓷就有几百件,什么螭龙、草龙、蛟龙、游龙、云龙、蟠龙、盘龙、团龙、过墙龙、戏珠龙、五爪金龙,可谓是集中国龙之大成。这种欣赏享受,恐怕是完整器所不能提供的。
古瓷片还载负着更多的历史信息。杨金妹的古瓷片都来自于上海本地,其中绝大部分又来自宝山吴淞口地区。如果将这些古瓷片的文化串联起来解读,上海成为东方大都市的历史不就跃然于眼前了么。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