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之一《回娘家》。
恰逢鼠年,潘柏林特意制作了一份双鼠陶塑厚礼给广州日报读者拜年。
2008年1月20日,邓小平生活陶塑像《和谐》面世倍受热捧,这是佛山最年轻的“国字号”工艺美术大师潘柏林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研究员张荣达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首次尝试南北艺术融合的倾力之作。
除夕前夜,记者造访被誉为陶艺界“奇才”、身披荣耀无数的潘柏林大师,他仍旧在自己的工作室忙忙碌碌。“‘国字号’大师不是终点,我想做陶艺至少做到65岁,而这十年正是艺术家创作的黄金时期,我要抓紧!”
从小爱捏泥公仔
1953年,潘柏林出生在以陶瓷闻名的佛山石湾。尽管家里没人做陶艺,潘柏林七八岁时却喜欢跑去挖些未加工的二顺泥捏泥公仔。“帮邻居的老人家捏个像、照着连环画捏些小人。”尽管是孩童时代的游戏,父亲却很支持潘柏林,常拿着儿子捏的泥公仔求人帮忙烧制,“有时烧出来的公仔是黑乎乎的,但还是让我和父亲很兴奋。”1980年,潘柏林调到了湾江陶瓷艺术厂,实现了梦寐以求制作陶艺的梦想。
患病求学打动教授“开小灶”
1985年,潘柏林遇到了一个难得的机遇,被派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但进修的是陶瓷艺术,并不是他钟爱的陶瓷雕塑。教授见潘柏林如此钟爱陶塑,特地为他牵线: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中途,他如愿转往中央美术学院学习人体雕塑。
插班学习人体雕塑课程仅有40天,潘柏林却在此时患上了急性肝炎。“多难得才有的机会啊。”潘柏林不听医生劝告,每天早早起床去打扫教室,边治疗边坚持上课。“教授看我勤奋,晚上让我到家里学习国外最新资料‘开小灶’。”潘柏林至今心怀感激,看似简单的学习,却为他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学习归来,潘柏林的陶塑有了质的飞跃。1990年,英国一家公司在湾江陶瓷艺术厂相中了潘柏林陶塑作品《刘备》,带到英国展览。没想到,《刘备》竟为潘柏林摘取了英国伯明翰国际博览会银奖,这也是石湾公仔第一次在国际上获奖!为此,领南画派大师杨善深先生赞誉其为“陶艺界中不可多得之奇才”。
海外客惊叹泥巴捏出“呼吸”
潘柏林没有在赞誉声中陶醉,而是陷入了沉思:“传统的‘石湾公仔’历来多以仙家道佛为题材,必须推陈出新,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他萌生了创作民俗风情系列作品的欲望,相继推出了《回娘家》、《洞房花烛夜》、《喜临门》等以民俗风情为题材的新作,并成为他走向佛山最年轻的“国字号”大师奠基作之一。
日本作家桑原徹曾购买了《洞房花烛夜》,由此想到要创作一本小说,书的封面用的就是潘柏林的这一作品。桑原徹通过书信向潘柏林表达了由衷的赞叹之情:“你的双手懂得思考,把一对洞房花烛之夜的夫妻刻画得惟妙惟俏,那种心情从人物的面部表情就能充分体现出来。我甚至能感受到他们的呼吸。”
大胆探索创新让潘柏林形成了“法无定法、传神多变、亦庄亦谐、宜古宜今”的鲜明艺术风格,无师自通的“奇才”美誉更是不胫而走。1995年9月,潘柏林应邀赴美国纽约举办个人陶艺展,这也是石湾陶艺家首次以个人身份在美国举办展览。他带去的70多件展品在短短4天内被订购一空,但前来求购的人仍络绎不绝,以致主办单位不得不在报纸上刊登广告,告知展品已经售罄。
尝试南北融合塑《和谐》
今年,适逢改革开放30周年, 潘柏林有了为邓小平塑像的想法。以创新出名的他,又一次想到创新的点子,来个南北艺术风格融合的尝试,“张荣达是北京‘泥人张’的传人,擅长肖像刻画,就他了。”
这样,名为《和谐》的邓小平生活塑像诞生了!邓小平和孩子亲昵的塑像,取材于小平一个生活细节,以平易近人之感拉近伟人与百姓之间的距离。潘大师对这次合作尝试很满意:“创作之前尝试了很多种表现手法,就连确定主题之后头像都做了20多个。”著明雕塑家潘鹤先生赞誉,潘柏林在陶艺界中作出了“承前启后”的贡献。 学生要敢找大师作品的缺点
潘柏林认为,艺术是属于社会的,石湾陶艺必须后继有人,才能发扬光大。谈到收徒,他说条件很简单:“原则是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我的学生一定要人品好。”他坚持要求学生敢于在大师作品上找缺点,“每个人、每件作品都有缺点或不足,只有每一次不断的否定,才会在今后的作品中有所进步。”
近20年来,潘柏林打破“家传技艺”的小作坊意识,以原来的湾江艺术陶瓷厂和自己创办的南江陶瓷工艺厂为基地,择贤传道,不分亲疏、地域,广收门徒,先后带徒20多人,有些徒弟已经成为了省级大师。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