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150件雕塑建构想象的美

更新时间:2008-01-07 08:35:08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黄丹彤 编辑:朱红娟 浏览量:281

    由广东省文联、省美术家协会和广州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广东雕塑大展,本月4日起在广州美术学院昌岗校区美术馆与观众见面。这个以“转型·建构”为主题的雕塑展,涵盖雕塑在广东从开端至当今最新创作发展的脉络,一百多件展品全方位展现广东雕塑的实力。展览将于本月13日结束。

    广东在中国近代雕塑史上涌现了一批名家,在全国雕塑界拥有较强整体实力,以一省之力举办雕塑大展在国内尚属首创。

    大展组委会主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黎明介绍,本次大展在广东省范围内征集到稿件700多件,组委会评选出100多件参展作品,加上邀请的港澳及国内著名雕塑家作品,共展出雕塑作品约150件。

    作品《搜身》:

    打开心门,拉出“心书”

  由广州雕塑家陆泓安创作的作品《搜身》是一尊高达两米的当代女性系列的雕塑。该雕塑的头部、胸部、腹部和臀部各开有一扇活动“小门”供观众现场开关。打开头部那扇门,可以看到一段正在播放的蒙太奇短片;胸部里面的心脏有一长溜的留言纸构成的“心书”。

  陆泓安解释,这样的构思体现女性在当代物资和欲望不断膨胀的社会里,她所面对的各种问题和要求。而通过观众的动手参与,则使作品得到延伸和完善,从而体悟一些社会问题。

    作品《同一首歌》:

    渴望世间美好,坚守一切希望

    一座三个同龄女孩昂首欢歌的玻璃钢雕塑令在场的三位女生好惬意,她们忘乎所以置身其间。这座雕塑叫做《同一首歌》,它的作者是广州雕塑院的杨学军。

    杨学军说,“《同一首歌》要表现的感觉是三个像小鸟一样可爱的孩子,对生活对世界对一切的渴望。鸟儿唱歌最好听,因此我的构思就突出在三个孩子唱歌时夸张嘴巴上。雕塑中强调梦想,有梦想才会有希望!”

    作品《生·产》:

    环境破坏行为,应当反思

    一件命名为《生·产》的作品,是2004年广州美术学院毕业生黄兴勇的毕业创作。木头为牛身,树皮为牛肤,而破残的牛皮里面裸露着牛骨和内脏。作者解释,牛身的残破本身就隐含了太多生死之间、美丑之间的无奈、惆怅与凄美。黄兴勇说,“我衷心希望能以此唤起人类对破坏环境行为的关注与反思。”

     《魂牵欧罗巴》开展

     广州著名旅日摄影家徐沛题为《魂牵欧罗巴》的摄影作品展昨天在广州图书馆开幕。

    一般的摄影展可以一眼看“透”,而徐沛的作品属于意念作品,极具美感,令观者从上下左右的不同角度都能看到一幅完美的图画。本次展期到本月14日结束。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