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郑州提出要建成--中部艺术都市 一片哗然

更新时间:2008-01-02 09:05:12 来源:河南商报 编辑:小路 浏览量:161

雕塑艺术也得和咱郑州的特色联系起来

  人们很难想象出,“郑州”能与“艺术都市”联系在一起。

  1日,郑州市邀请国内专家召开座谈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了历时一年半形成的《中部艺术都市》课题报告。

  郑州市邀请国内专家研讨《中部艺术都市》课题报告

  梦想打造“中部艺术都市”

  郑州提出打造“艺术都市”

  提起郑州的艺术都市梦,不能不提郑州的“城市雕塑艺术年”。

  去年6月,郑州举办“中国·郑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年”活动,让广大市民走近艺术、认识艺术,无形中拉近了郑州的“艺术梦”,郑州市政府提出打造“中部艺术都市”。

  对有着丰厚文化底蕴的郑州来说,“中部艺术都市”的提出,也就意味着,郑州从此有了自己的“艺术梦”。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毕竟,郑州不像法国巴黎一样,一座富有浓厚艺术气息的大都会,那里除了艺术还是艺术。对郑州人来说,说“古”大家并不难理解,可是提到“艺术都市”很多人不理解,人们很难想象出,“郑州”能与“艺术都市”联系在一起。

  “郑州给人的印象是商都,如果说艺术都市,很难让人一下子明白过来。”昨天参加专家论证会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研究所所长孙凤岐说。

  不过,最终郑州市政府还是请中国艺术研究院作了《中部艺术都市》课题报告,这也就意味着,郑州打造“中部艺术都市”的梦想开始实施。

  建设“中部艺术都市”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城市的整体规划建设,更需要市民的理解,这都成了摆在郑州市面前的一道难题。

  现有雕塑偏重“功利性”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郑州在围绕周边的旅游景点建了一批纪念性的雕塑,从功能上来讲,主要突出了“内容上的再现”和“功利性”,它的主要目的是“经济的”而不是“艺术的”。

  课题组认为,意图上的错位,使这些雕塑作品的表现形式千篇一律,从黄帝像到炎黄二帝,再到三皇、五帝,形式上基本是“一个头、两头并肩、三头排开”的简单重复。除了形式上的雷同以外,单个的人物造型也没有完全体现出雕塑精品的艺术感染力。

  课题组认为,纪念和宣扬功能的雕塑,应该在郑州继续生存和发展,但从当前纪念性雕塑的数量和规模来看,不应该作为今后郑州城市雕塑发展的重点。

  郑州建标志性或创造性雕塑

  “城市建设既要讲究大规模的建设,也要注重细微的设计与规划,也就是说,城市规划设计要讲究色彩、高度、亮化、空间等,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孙凤岐说,郑州要打造“艺术都市”,一定要找准符合自己发展的特色。

  经过一年多的忙碌,最后课题组认为,郑州城市雕塑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建设能够体现郑州人崭新的精神风貌、面向未来的乐观精神和体现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创造性雕塑和标志性雕塑。

  “提出艺术都市的概念,这是站在学术的前沿来看城市规划,用艺术的原则来规划郑州的观点很鲜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李秀勤表示。

  郑州谋划振兴城区经济

  将建文化旅游休闲都市

  今后,郑州城区内的产业布局会是啥模样?

  1日召开的郑州市城区经济工作会议,勾画出了城区经济发展的蓝图。按照规划,郑州不仅要成为商贸之都、全国性会展中心,也要成为一座具有浓郁特色的文化旅游休闲都市。

  城区经济蓝图出台

  在1日召开的郑州市城区经济工作会议上,郑州市市长赵建才说,去年,郑州市内六区经济总量达到897.6亿元,占全市GDP的44.6%,相对于武汉、太原、合肥、南昌、长沙的城区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而言,分别低了55.4、43.3、34.4、24和14.7个百分点。

  郑州城区经济主要依靠房地产业、传统商贸服务业和一般加工型工业,高新技术等产业所占比重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且人均生产总值仅有2.93万元。郑州城区经济今后三年的发展目标是:城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以上,至2010年达到1800亿元。

  将建文化旅游休闲都市

  按照郑州市政府的规划,郑州不仅要成为商贸之都、全国性会展中心,也要成为一座具有浓郁特色的文化旅游休闲都市。

  “长假期间,如果游客能想着到郑州休闲娱乐,那我们的旅游业才算发展好了。”郑州市市长赵建才说,郑州应该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餐饮业、演艺业,建设文化旅游休闲都市。

  郑州建设旅游休闲之都的进程中,惠济区有望成为市民的后花园。根据郑州市政府的决议,郑州将大力发展城郊休闲产业,结合新农村建设,发展“农家乐”、“乡村游”,而都市型农业、休闲观光农业主要集中在惠济区。

  多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将加快

  文化产业有望成为郑州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推动城区经济建设。

  郑州将重点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一批文化设施的建设进度将加快。郑州市市长赵建才说,郑州市广播电视中心,郑州歌舞剧院将尽快投入使用,郑州还将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好郑州市图书新馆、郑州群艺馆、郑州科技馆新馆和郑州体育馆。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