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记者来到观合楼,在碉楼里,看到了那尊雕塑,脸盆般大小,积了许多灰尘。雕塑图案十分精美:在清水涟漪的荷塘里,一对鸳鸯正尽情嬉戏,旁边荷叶田田,莲花随风而舞,硕大的莲蓬俏然挺立。
据黄洞村郑官昌老人介绍,1923年村民蔡观合从南洋回来后,发现家乡极其贫穷落后,连一所学校也没有,于是萌发了办一所现代学校的想法。他聘来一名留过洋的美术教师高老师,而这尊雕塑正是高老师所创作的。当时,作品出炉后在当地引起了轰动,村民纷纷前来观看。不料,这也引起一名“附俗风雅”的山贼的兴趣,当即出五十块大洋购买,但被高老师婉拒。于是,山贼怀恨在心,趁天黑之际欲将其盗走,不料被起夜的一名老汉发现,大喊捉贼,村民闻声而起,拿着扁担锄头追赶,山贼不得不放下雕塑落荒而逃
后来,村里人才知道,高老师有一位青梅竹马的师妹,不幸死于战乱,他伤心欲绝,于是远走重洋,习研雕刻,艺成后归国。后来,高老师将这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倾注于“鸳鸯戏莲”中。
据郑官昌老人介绍,蔡观合经此次山贼盗窃后,深感家乡治安不好,便起了盖碉楼的想法。1925年左右,观合楼与学校一同破土动工,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观合楼盖了八层后学校就被停盖了,而这尊雕塑却被珍藏在观合楼内。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