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院荷塘 1983年 中国画 32cm×41.5cm
国子监铜狮 1947年 中国画23.5cm×26.5cm
2007年,时值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首任水彩科主任、中国画系山水科主任——宗其香先生诞辰90周年之际,继“宗其香画展·桂林篇”纪念展于11月在广西桂林成功举办之后,由中央美术学院再度主办,《北京商报·中国书画名人堂》、桂林榕湖饭店鼎力协办的“宗其香画展暨教学成就展”于12月12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着重展示了宗其香先生在中国画探索和创新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为中国美术教育事业播种下的芬芳桃李。展览同时还将举行《宗其香画集·桂林篇》画册和《纪念宗其香》文集的首发式。让我们共同缅怀这位“不能被遗忘的大家”——宗其香。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了宗其香的作品,在挑选作品时使我感慨万千。看着每张画,就像看着一个个历史的片段,感悟着一种种画法的衍生。
崇文门 1947年 中国画 23.5cm×26.5cm
武夷林场之二 1985年 中国画 46cm×69.5cm
宗其香一直崇尚徐悲鸿老师对于中国画和中国画教学的发展方向倡导,他不断地钻研中国画传统技法,并广泛地学习西方绘画中的表现手法,使之紧密地结合。关于中国画夜景,大家已经说得很多了,现在我就说说水彩画和中国画的关系吧:那张扎着绿头绳的小女孩头像,1955年作。时值前苏联水彩画家马林科夫来中国讲学,并在中央美术学院演示水彩画技法。当他观摩宗其香的水彩画教学时,恰逢宗其香当堂演示这幅画的写生过程。宗其香用的是波兰卡片纸的背面,非常粗糙,水分不会在上面自然流动。而在画小女孩的面颊时,用的则是中国画笔法,把面颊上的色彩变化和体面关系一笔就画成了。事后马林科夫十分感慨地说:“中国毛笔的功能竟是如此的神奇,中国人对于毛笔的运用竟是如此的熟练!”其实在宗其香很多水彩画作品中,都体现着中国画骨法用笔的特点,所以中西画法的结合又是双向的。
中国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绘画技法也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起来的。宗其香是以大写意的用水、用墨、用笔的方法,画出了云彩、炊烟和水,从而使他笔下的中国画反映现实事物时能够更加丰富多彩。把工笔重彩的浓重色彩加入写意山水画中,使之更有时代感,是宗其香较早进行的又一种大胆尝试。这次展览还展出了他的两幅夜景墨稿,从这两幅未完成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娴熟的笔墨功底。也可以看出宗其香一直在说:画画首先要抓重点,抓住最主要的感觉,把前后关系摆好,再解决次要的部分。总而言之,就是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小女孩 1955年 水彩画 30cm×23.5cm
宗其香的艺术,无论是教学还是创作,他所遵循的始终是徐悲鸿“艺术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教导。他认为如果只是照抄现实生活不加取舍,那么看照片就可以了。只是临摹古人的技法生搬硬套,那么就又脱离了时代。所以绘画作品必须反映画家对现实生活的追求与情感,才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往往在别人眼中看似普通的景色,宗其香却能画出非常美丽的画,他归结出的原因就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他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速写和默写,有条件时当场画速写,没条件时回来后默写。这样才能抓住自己的第一感觉和印象,才能逐渐积累自己的形象记忆库。这是他创作中的一大法宝,这使得他作画时不翻看速写,也能画出具体生动的事物。
在徐悲鸿老师倡导的发展中国绘画的道路上,宗其香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探索者、排头兵。中国画技法之所长还有待更好地发掘,对西画技法和理论还要深入地学习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西方绘画的优点更好地融合。所以路还很长,还有很多文章要做。
为此,宗其香希望而且相信他的学生们和后人能接过这个接力棒,把这一艰巨而有意义的事业发扬光大。
致宗其香诞辰90周年作品展
宗夫人武平梅女士:
欣悉宗其香诞辰90周年画展举行,我因今日即启程赴外地开会,未能亲自前往参观祝贺,深感抱歉。宗其香先生一生跟随徐悲鸿学习和工作,在国画革新上成就卓著、推陈出新,终身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和教育,并长期担任中央美院教授。
缅怀往日情景,不胜依依怀念。
廖静文
2007年12月11日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