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圆明园铜首的位置,一件清代金漆菩萨立像尤为引人注目
一名参观者在拍摄海外回归圆明园文物“牛首铜像”。
昨晚,北京饭店金色大厅的大门缓缓关闭,首届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圆满落幕。
参观者在观看海外回归圆明园文物“猴首铜像”。
参观者在观看松石绿地粉彩描金花卉纹佛塔
中国文物涌现“海归”潮
颠沛流离的流亡经历,艰难曲折的“回家”之路,使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中的猴首、牛首、虎首和猪首,成为首届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的最大焦点。它们色泽深沉,内蕴精光,是用宫廷精炼的红铜精制而成,虽经200余载,但没有丝毫锈迹。这4尊兽首铜像,原本属于圆明园海晏堂前喷水池内的十二生肖铜像,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们是在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掠走。
1935年,伦敦中国文物大展令世人震惊。来自遥远的紫禁城中皇家宫廷的一件件“精雕细琢”吸引了43万观众竞相购票,创下了当时英国举办展览的纪录。
但此后,由于外侵内乱,国无宁日,灿烂的中华文化隐没在巨国衰落的战火硝烟中,中国文物也逐渐淡出收藏家的“视野”。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生肖铜首就此杳无音信。
1999年,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马首、牛首、虎首在消失了一个世纪后首次亮相,被台湾收藏家王定乾先生一举拿下。中国文物热开始回暖。
“当时,这三件拍品吸引了许多境外媒体的高度关注。之后,我将它们转手给3位台湾买家。”王定乾先生此次到京参加文物博览会,一进金色大厅,便直奔“老朋友”,眼含深情,久久驻足。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国际文物交易中心已呈现向东方转移的势头,以中国文物为代表的传统东方艺术开始在收藏界唱主角,中国文物热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升温。海外文物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带动了中国文物回流的趋势。
近年来,海外回流文物所占的份额在北京文物市场上快速增长。2000年,包括牛首、虎首、猴首铜像在香港拍卖,备受海内外瞩目。一番较量后,北京的保利集团斥资3300万港元,竞得三件兽首;2003年,猪首由港澳知名人士何鸿燊先生以600多万港元购回,捐赠给保利艺术博物馆。至此,失散百余年的圆明园四铜像得以团聚。令人欣喜的是,马首今年也被何鸿燊先生以6190万元购得并捐赠祖国,得以重归故里。
这四件“兽首”引人驻足,不仅因为其“国宝”级的艺术价值,更因其聚散分合回归祖国暗合着中国改革开放、国富民强的大势,暗合着中国文物收藏热的节拍。
随着中国收藏热的兴起,中国文物受到越来越多国际古董商的瞩目和青睐,他们对中国文物的认识也在日益深入,鉴赏能力不断提高,购买了许多中国文物精品。
首届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像是一场“海外回流文物成果展”,除了闻名世界的四件兽首外,参展的还有英国东方文物收藏家珍藏的清代金漆菩萨、铜鎏金天母造像、珐琅熏炉;港台收藏家的精品金龙凤纹大碗、剔红牡丹香盒、铜鎏金钢铃……此次参展的绝大部分展品都是近年来从海外回流的中国文物,海外参展商带来的展品也基本上是早年从中国流失的有代表性的文物珍品,而这些文物中又有近七成为首次公展。
为中外藏家以宝会友搭建平台
主办方在11月2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这届博览会将突出流失海外文物的特点,为早年流失海外的文物搭建展示、交易的平台。
决定召开首届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是三个月前的事情。一听到信儿,台湾的著名文物藏家们就开始“翻箱倒柜”,精选宝贝准备参展。寒舍公司董事长王定乾先生费尽周折地将一件乾隆时期的紫檀松寿齐天架子床运到北京参展。这件架子床,是20年前他从一位日本藏家手里以2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淘来的,按照现在的行情估计得近2000万元了。“我之所以将这件‘大家伙’运来参展,是因为类似的架子床多以黄花梨制成,而这件包括围栏和顶盖在内通体都以珍贵的紫檀制成且雕刻装饰如此繁复的架子床,实在难得一见。”
一般这样的博览会都会提前10个月左右通知,时间这么紧,为什么还要来?台湾著名收藏家观想艺术公司董事长徐政夫先生道出个中原委:“北京是六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藏家专家云集,所以说什么也要赶来观展交流,以宝会友。”
展会现场,许多参观者在一件由十片碧玉制成的《乾隆御制五福颂》前流连,它的主人正是徐政夫先生。藏龙卧虎,京城“识宝人”多——对于这一点,徐政夫深有感触。十多年前,他在一位美国收藏家家中偶然看到了这件10页的“五福颂玉册”。“那位美国藏家不懂汉字,当时玉册就随意摆在桌子上。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他把玉册卖给了我。”徐政夫回忆道。
带着宝贝回到台湾,徐政夫心里犯起嘀咕,当时买下来是因为看到玉册上写着“御制”二字,但“五福颂”到底是什么,这东西是什么年代的他并不知道。为了弄明白,徐政夫让女儿抄下了玉册上的话,并想办法联系到了当年故宫博物院院长杨新。
10年前,通讯尚不发达,内地与台湾的沟通尤其困难。专家的回复一等就是几个月。经专家鉴定,这套《乾隆御制五福颂》是乾隆皇帝在位一甲子后昭告天下禅让退位的“宣言”,其中系统阐述了乾隆关于孝道、信用以及政治的看法,包括其人生哲学,不仅是研究乾隆思想的重要文献,更是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
正是因为有过类似的经历,听说北京要开文物博览会,境外藏家绞尽脑汁和时间赛跑:为了节省托运时间,挑选的宝贝大都大小适中,手提包装亲自带来……短短3个月,近20位境外藏家将精品悉数运抵北京饭店金色大厅,奉上一场文物“盛宴”。
一件清代金漆菩萨立像在展厅尤为引人注目。被称为“中国文物通”的收藏家克里斯托弗·博克纳介绍,这件立像高1.72米,一般如此高大的立像都是铜等金属材质的,而这件造像是漆器的。众所周知这是最难保存的一种文物,而这件17世纪的漆雕能保存得如此完好实在难得。
“这尊佛像我曾经拿到牛津去检测,通过碳14测年法知道这应该是17世纪初的文物。它与中国承德一些寺庙里的佛像在造型手法上类似,却没法作出更进一步的判断。”在博览会上,通过和文物主管部门、藏家和专家的沟通和交流,他对自己的藏品更“心中有数”了:这件藏品应该是由汉、蒙等多民族能工巧匠特意为避暑山庄制作的一件造像。
海外参展商还有英国的劳伦斯·波尔、法国的赛德里克·居里安、泰国的穆罕穆德·哈桑等。他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笑言“长了见识,开了眼界,收获颇丰”。
“值!首届博览会没让我失望,不仅看到了其他藏家的精品,还获得了更多信息,结交了不少朋友。”谈起博览会,收藏家们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博览会是收藏家交流的平台,也是友谊沟通合作的平台。前来参展的香港《亚洲艺术》杂志总编雪月女士和她的儿子麦罗宾先生在闭幕当天专程赶到主办方之一的京报集团,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热切希望博览会每年能举办一次,越办越好。不仅藏家获益,此次展会主办方还特意将博物馆、拍卖公司也请进来,搭建起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按照国际惯例,大藏家的文物收藏精品最终都会流向博物馆,而拍卖公司就像是收藏者与古董商之间的一座桥梁。
瞄准世界级文物会展中心
外粉彩、内青花,加上镂空、花果纹。此次文物博览会上,被誉为瓷中极品的六方套瓶再次让观众过足眼瘾。
2000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这件被标为六百三十九号的宝瓶,在短短6分钟内被叫价44次,最终被五十三号竞买者——北京市文物局代表以1950万元港币买下。这也是中国大陆首次斥巨资成功在海外收购的重量级官窑精品。
与六方套瓶相同,近年来,精美的中国文物艺术品频现拍场,在纽约、伦敦拍卖市场的成交额频创历史新高,以至于这两个城市近两年争相举办以中国文物为主题的“亚洲艺术周”。
伴随着全球的中国文物热,北京拍卖市场迅速成长。2006年,全市71家拍卖公司中的57家开展了文物拍卖业务,举办大中小型拍卖会159场,比2005年多22场,全年总成交额为81.08亿元。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和培育,北京已经成为全国文物艺术品的交易中心。
与此同时,北京作为历史名城、文化之都,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大型博物馆云集,瀚海、中贸圣佳等拍卖行业“龙头”坐镇,“全世界研究中国文物的专家在北京几乎都能找到。”来自法国的一位中国文物收藏者如是说。
一边是六朝古都厚重悠深的文化底蕴,一边是孕育10年逐渐成熟的中国文物拍卖市场,首届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将这二者有机融合。“我的兴趣点已经从纯粹的收藏中国文物,转向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了,这里面的学问太深奥太有趣了。这才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英国收藏家克里斯托弗·博克纳这样表示。
流传过程、寻找机缘、保护方式……博览会上,无论参观者或是参展者,关注的焦点都是展品背后的故事和保护完好的方式。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说:“每件展品的现状品相都很好,这说明这些中国文物备受收藏家们的呵护,更多的收藏者珍爱它们,观赏它们,品味它们,这也是对中华文明的珍视。”
“我参加过很多世界性文物展会,但是像北京这样不现场售卖、只以展示交流为目的的学术性强、规格高的文物博览会,还是第一次参加。”在博览会主办方组织的“中国文物在国际会展与收藏业的影响”研讨会上,一位来自国外的收藏家说。
展示、交流、论坛,首届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形式,架桥梁,搭平台,抓契机,打造世界级文物会展中心的品牌,促进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更大发展。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