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艺博会完成价格三级跳,艺术家拼作品更拼身价

更新时间:2007-11-15 08:29:58 来源:新闻晨报 编辑:小路 浏览量:161

法国雕塑大师苏泰为本届艺博会创作的大型雕塑《天使·荣龟》被放置在上海世贸商城门口

  一年一度的艺术盛宴上海艺博会今天上午将在世贸商城拉开帷幕。

  来自世界17个国家以及中国的众多优秀艺术家携作品将在艺博会上精彩亮相,上海艺术家们更是蓄势待发,希望在自家门口一展才华。记者在昨晚的预展中发现,艺术家们在比拼作品的同时,也竞相攀比身价,艺术品价格几乎全线上扬。有的艺术家甚至在参加艺博会的三年中,完成了价格的“三级跳”。

  价格涨你没商量

  上海大剧院画廊在今年艺博会上,重点推出了三大板块的作品,有学院派教授的油画作品,也有中青年画家的油画作品,还有法国著名雕塑家皮埃尔·马特的雕塑作品。这些参展的艺术家中,有不少是艺博会上的老面孔,当然作品是新的。该画廊负责人俞景璐告诉记者,和去年相比,作品的价格肯定是涨了。基本上每年上涨幅度为5—10%,但热门画家至少递增10—15%。比如该画廊去年艺博会上推出的赵尔俊作品,一亮相就引起了轰动,作品大部分被藏家买走,由于有国际大藏家和大拍卖公司的介入,其作品价位一路攀升,仍供不应求,和去年相比,今年价位已经上涨了25—30%。

  木林画廊今年的参展阵容也颇为强大。不仅有韩国知名画家李锭雄的作品,还有中国实力派画家刘曼文、门青等10多位画家的作品。该画廊负责人朴莲花在接受采访时说,李锭雄已经连续5年参加上海艺博会,他的作品以最简洁的方式表达了东方文化的神韵,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由于他的作品数量少,藏家需要排队订货,导致价格从去年至今年上涨了50%。门青、刘曼文等画家的作品涨幅也达到了15%左右。

  多少泡沫在其中

  在展会上,记者看到某些作品,画的还是那张老面孔,水准也还是那个水准,但价位则早已从数年前的几万元,飙升至40、50万元,令人咋舌。

  连续2年,在艺博会上创下了销售佳绩的油画家徐伟德,今年的画也比去年涨了20%。对于价格上涨,徐伟德的态度并不一味乐观。他认为,价格高了,虽然很能满足虚荣心,但其实也把一部分喜欢你画的人,挡在了门外,“有些画家拼命标高作品价格,以为这样就可以提高身价,其实,这两者之间并不能简单划上等号。”

  田青画廊负责人朱晓青表示,无论是画家,还是画廊,都有义务培养市场,画的价格应该和质量成比例地上升,要让买画的人买得起,有价无市是没有用的。

  艺术家何时放下身价

  上海大剧院画廊经理顾泳塘在接受采访时说,其实价位过高,对于艺术家来说,是有压力的,也不利于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国际上艺术品的价位都是稳步上升的,他们不太能够理解中国的暴涨,画廊运作时也十分困难。

  他谈到,该画廊在与法国雕塑家皮埃尔·马特合作时,皮埃尔就特别愿意放下身价,他的作品在中国销售,价位比国外要低40—50%,因为他很喜欢中国,希望能在中国打开市场。今年艺博会上,他的雕塑作品《对话》售价30万元,预展还没开始,就已经有藏家前来打听行情了。画廊还推出了皮埃尔限量版的《牛气冲天》小型雕塑,也大受欢迎。

  竞相攀比身价的国内艺术家们,若能向皮埃尔一样放下身段,一定也可以找到更为广阔的市场。

  陶土“琵琶”开价50万

  中国传统的陶瓷工艺除了能做秀气的花瓶器皿,还能做什么?本届艺博会给出了一些另类的答案。昨天在艺博会“和悦瓷鸣·上海当代陶瓷艺术家主题展”上,记者看到了两把“陶琵琶”。这两把琵琶是联体的,取名《共生》,其所用材质均为陶土———琵琶的头、琵琶的身,甚至连琵琶纹路都是陶土的质地。

  这两把“陶琵琶”开价50万人民币,而一台“陶拖拉机”的价位也在数十万元。现场有人认为这些作品价格有虚高之嫌,因为从材质和做工上来说,它们都算不得上乘。然而策展人徐小姐告诉记者,她相信他们会将这些特别的作品推销出去,“虽然陶土很便宜,但是这些作品从根本上颠覆了以往对陶瓷艺术的看法,让人发现,泥巴原来还可以这么玩。”

  书法写成出租车发票

  用毛笔将汉字写在宣纸上,裱好挂起来,这是很地道的中国书法了。有人遵循了一切中国书法的工序,然而写出来的作品却让人瞠目结舌。几件名为《书法票据》的作品昨天一在艺博会上亮相,就引起纷纷议论。

  顾名思义,《书法票据》就是用书法的样式写票据。青年艺术家大相按照出租车发票的式样,用毛笔写起了发票。他使用了正楷和隶书,末了还盖上自己的签章,远远看去,就是一张放大了的发票,但从书法要素来看,它依然是一件书法作品。“我们让这件作品参展,不是说作品上的字有多好看,而是提供一种新的书法形式,这是传统书法和当代艺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结合。”现场一位策展人告诉记者。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