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展览报道>正文

【度-量-衡】陶瓷作品展

更新时间:2007-10-25 13:43:23 来源:中国雕塑网 作者:本站 编辑:ivan 浏览量:1677

展览名称:

“度-量-衡”陶瓷作品展

策展人:

徐洪波

参展艺术家:

陈光辉 谷碧如 黄焕义 康青 李立宏 陆斌 王长平 魏华 徐洪波 徐一晖  (按姓氏拼音首字母排列)

前言:

  度量衡是某种数字标准,又跟作品的相关尺寸,容积,重量有关系,它似乎拒绝了意义阐释,可我们其实就是生活在产生知识意义的度量衡的社会控制话语里。

  这里有个问题.这个标准是谁定的?我们真的逃脱不了它的控制游戏吗?

  “度-量-衡”在这里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同时也是限定词。

  考究度量衡的历史,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尽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有着不一样的标准,但最初的标准制定是以人体自身为尺度的,只是后来越来越远离人体的本身。

  这个展览的出发点,也就是想回到"度量衡"的原点.你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充满"度量衡"的时代,而我们想重新强调的是“度量衡”与“人体”的关系。在当代虚拟的世界里,度量衡作为美学的提出似乎尤其有意义。它既指涉作品的本体,又隐射超本体的作品批评。

洪波

2007年9月24日

附:

  度量衡的发展大约始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传说黄帝“设五量”,“少昊同度量,调律吕”。度量衡单位最初都与人体相关:“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掬,两手谓之溢”。这时的单位尚有因人而异的弊病。(现在看来,这是可爱的弊病),《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则表明当时已经以名人为标准进行单位的统一,出现了最早的法定单位。商代遗址出土有骨尺、牙尺,长度约合16厘米,与中等身材的人大拇指和食指伸开后的指端距离相当。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各国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商代牙尺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度量衡制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度量衡制的内在联系 中国很早就以长度作为基本量,由它推导出容量和重量。因此,如何确定一个恒定不变的长度单位,成为历代探讨和争论的课题。(摘自百度百科)

  点击进入>>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