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雕塑知识>正文

南派石雕艺术的典范——惠安石雕(转载一)

更新时间:2007-10-22 09:00:12 来源:茶石缘供稿 作者:茶石缘 编辑:ivan 浏览量:1193

        惠安雕艺源远流长,源于黄河流域的雕刻艺术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形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惠安原属晋江县,宋初太平兴国六年即公元981年置县。惠安最早的石雕作品,是1600多年前晋朝时代的晋安郡王、开闽始祖林禄墓前石雕,位于涂岭九龙岗。县志载其墓“前有石冠石笏,后有石羊石马”,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林禄是河南人,公元317年随晋元帝南渡,授昭远将军,敕守晋安郡(即今福建省)。由此可以推断,墓前石雕也应是中原的产物。

  惠安现存最早的石雕,是王潮墓前石雕,文官、武士各一位,马、羊各一对。王潮是唐末五代时闽王王审知的兄长,生前授威武军节度使,卒后封秦国公,其墓前石雕对研究惠安早期的石雕艺术风格有较宝贵的历史价值。

  北宋真宗朝榜眼、惠安黄宗旦的《铺锦记》记载了有关惠安早期石雕的一则史料,说的是王审知妃子黄厥(惠安民间所传说的臭头皇后)所生的第四任闽王王鏻称帝后驾幸惠安张坂锦田(今后边一带)外公家探亲时,灵秀峰上就有了钟馗拊鹿驱鬼图及千年鹤、万岁龟等雕像,从时间上判断,应不迟于惠安目前现存最早的石雕——王审知兄、螺阳盘龙的唐广武王王潮墓前石雕,迄今已无存。

  宋代兴建的我国第一座梁式海港大石桥——洛阳万安桥是惠安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石雕工程,现存守桥四介士、月光菩萨及造桥者蔡襄的《万安桥记》碑刻。洛阳万安桥被誉为“海内第一桥”和“天下第一桥”,与赵州桥等并列中国四大著名古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作为万安桥重要组成部分的惠安石雕在其中功不可没!宋代泉州太守福州人林之奇曾记载建造洛阳桥时就有了惠安历史上第一头含珠石狮子,证明惠安当年的石雕技术在全国已处于先进水平。

  据惠安《鑑湖张氏族谱》记载,约在870年前,鑑湖十一世祖张进宗(1094~1176)自晋江湖中迁居惠安东湖。进宗的次子仲哥(1123~1194)是“泉郡名石匠,善雕浮图花卉,晋(江)南(安)同(安)宫阙泰半着手。”这是惠安历史上最早的有据可考的石匠,比以前惠安第一个已知的石匠——黄塘岩峰寺崇祯元年(1628年)的梁秀山一下子提早了480年左右! 十四世祖泉州开元寺飞天雕刻者仕逊的弟弟仕志“以石雕名世,工巧绝伦,如泉州少林寺门前之石狮子。”

  张仕逊子张曰臣则是晋江安海龙山寺文殊普贤塑像的雕塑者。而安海龙山寺是台湾龙山寺的祖寺,台北龙山寺是台湾八大景之一,有“中国建筑艺术瑰宝”之美誉,惠安的王益顺就是当年主持工程的总建筑师。

  东湖张氏从十二世至十六世连续五代成为惠安建筑雕刻世家,时间跨度跨越了宋、元、明三朝长达200多年,可以说在惠安的建筑雕刻史上无出其右者。

  至元代,惠安的石雕有张坂镇獭窟和县城平山寺的石塔等。獭窟村至今仍完整保留着从唐、宋、元、明至清以来长达1000多年历史无间断的石雕实物,是惠安石雕史上一页宝贵的历史剖面。如唐建的浮山寺、宋代的武安王宫和妈祖庙、元代的石塔、明代的牌坊、六王府等,都还保存着各个历史朝代的石雕,是惠安千年石雕史的见证。

  纵观元代之前惠安境内的石雕作品,其艺术特征表现为粗犷、古朴、淳厚,线条刚直简洁,人物造型凝重、端庄,带有明显的中原痕迹。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