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朝后期到清代,是惠安石雕发展成熟的时期,也是南派石雕艺术脱离北派传统自立门户与其并驾齐驱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惠安石雕作品与以前的最大区别在于重视立意,改变了过去雕刻时的“形似”而达到“神似”的艺术境界,通过作品表达了一种精神实质和象征意义。从艺术风格来讲,讲究形神兼备,富有动感和气势,具有一种震慑人心的动态美和神态美;从艺术特征来讲,突出纤巧、精细、神奇,含有细节语言,富有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如果我们以“骏马秋风塞北”来比喻北派的豪放壮伟特征,那么形容南派婉约精美的特色,便是“杏花春雨江南”。南派石雕艺术这一风格特征的重要标志,就体现在惠安石雕的代表作——龙柱、石狮身上。北派的石狮大部分呈蹲状,虎视眈眈,象征着强大的皇权势力和气吞万里的威慑意志,具有一种威武凶悍的特征。以惠安为代表的南派石狮创造性地把北狮改成摇头摆尾站立的形状,乃于胸披彩带,足抱彩球,呈现出一种喜庆气氛,令人体验到一种节日的欢快。雌雄二狮左右侧视,雌狮前爪抚摸戏耍的幼狮,雄狮口中有圆石珠滚动,这就是匠心独运的惠安石雕艺人所追求的艺术效果。这种绣球狮因此被称为南狮。在材料上,南狮大都采用南方的菲绿岩,质地较韧,便于精雕细琢;而北狮则多采用质地较硬的白花岗岩。
惠安民间石雕艺人总结雕刻龙、凤、狮形象特征的经验,叫做“啼狮、笑凤、落颔龙”,所以在他们的手下,狮子总是表现出一种似笑非笑的滑稽表情,在艺术处理上,往往使茂密卷曲的须毛和眉毛尽量遮拦狮子铜铃般的眼睛,极力使威猛的狮子显得和善可亲,以迎合南方人喜欢舞狮的爱好和欣赏习惯。这说明惠安的石雕已摆脱了一马平川的中原北方传统特征、汲取了闽南青山秀水的几分灵气而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艺术特征,走向成熟与独立,并从此影响了中国石雕艺术的半壁江山。
在艺术形式上,清康熙年间的惠安石雕大师李周还发明了“针黑白”,利用黑白成像的原理创造了一种崭新的艺术表达形式,这就是成熟于现代的影雕。影雕把南派精巧纤细的艺术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是对中国石雕工艺的一大贡献,更强化了以惠安石雕为代表的南派石雕艺术在全国的地位,是南派艺术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独生子”。
从艺术影响来讲,清末民国初年的惠安石雕已名扬全国。清道光五年即1825年,惠安蒋国衡、蒋镗主持建造的福建仙游东城门外石牌坊,高16米,雕满龙、凤、狮、麒麟、花、鸟、铭文,是南派石牌坊的代表作,号称“古建之花”。
光绪年间,福州著名雕刻店第三代传人蒋文子参加在颐和园举办的全国工艺赛会,以雕刻镂花石鼓椅及圆桌夺得“石雕之冠”,名闻天下。
1925年,受原福建省省长、后出任国民政府主席的林森的推荐,蒋文子带领30多名惠安艺人参建中山陵。惠安石雕作品石狮、华表、八角金鱼缸及孙科捐赠的青石鼎等作品,以及1931年至1934年建造的由中国建筑史学奠基人之一刘敦桢教授设计的八角形光华亭,被时人评价“中国能工巧匠的技艺,由此可见一斑”,受到国民政府及总理陵园的嘉奖。
蒋文子的名作还有广州黄花岗烈士陵园前的龙柱,这是全国少有的龙柱精品。
1920年重建的台北龙山寺,是惠安石、木雕珠联璧合的经典之作。北派的龙柱大多是穿云破雾从天而降,头下尾上,是为天龙。而台北龙山寺的龙柱却是头上尾下,似乎正从东海腾空而起直上九天,是为海龙。这叫翻天覆地龙,全国仅发现三对,是南派龙柱的珍品。石雕名匠为蒋金辉、杨秀兴等。该工程总建筑师惠安的王益顺被誉为“八闽首席木雕大师”。龙山寺因此被列为台湾八大景之一。如今,台湾各地仿造的龙山寺近200座,可见其影响之大。在台湾有一句行话叫“无蒋不成场”,可以说明惠安雕匠当年在台湾的地位和影响。
此后,台湾日本总督府,福州西禅寺、鼓山涌泉寺、厦门南普陀等均以采用惠安石雕为荣,可见惠安雕艺影响之深。惠安雕艺作品是闽台一家、文化同源的有力佐证。
从光绪年间起,惠安石匠便相继到福州、厦门、台湾,甚至到缅甸仰光、马来西亚槟城开设石店50多家,承接国内外石雕业务,石雕作品成为驰名东南亚的民间工艺品,开创了惠安对外贸易的新局面。
新中国的成立大大丰富了惠安石雕的表现题材和社会内容,使惠安石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惠安雕匠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在大半个中国留下了一座座世纪的丰碑。
1951年—1958年应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所请在厦门集美兴建的鳌园,是惠安现代石雕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共有青石雕650件,内容包罗万象,集古代历史题材、中国革命史与新中国建设史于一园,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一大奇迹,被视为中国石雕艺术的大观园。由毛泽东主席题词的集美解放纪念碑也是惠安雕匠同期所建。参加鳌园建设的名师有蒋丙丁、蒋瑞生、张来富、蒋瓦水、蒋佛源等,人数多达300多人。
鳌园峻工后不久,这支队伍又扩大到500多人北上首都参建北京十大建筑,包括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农业展览馆等,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份智慧和力量。
从艺术成就来讲,惠安石雕艺人精品迭出,屡创佳绩。仅50年代在杭州美院,蒋友才创作的圆雕荷花碗、张来富的作品灯笼石柱就被选送北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蒋丙丁在上海美术设计公司创作的《游击队吹号员》还荣获全国二等奖,另有作品《鲁班》、《司马迁》与蒋飞泉的《石象》参加华东区工艺美术展览。蒋瓦水于1957年被吸收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蒋文金等于1961年被福建省授予“石雕艺人”称号。
创办于1960年的惠安第一家石雕企业——惠安石雕厂的不少圆雕和影雕作品,均是赠送外国贵宾的外交礼品。该厂先后接待过李先念、乔石、丁关根、迟浩田、王汉斌等领导同志和七十二个国家的使节团,留下了“天下一约”、“民族之光”、“艺术之花”、“巧夺天工”等题词。
上世纪80年代初该厂到日本、西德、加拿大展销的数十件圆雕、浮雕、影雕作品都被抢购一空,1982年还组织107件作品到美国展览。
1988年,该厂的一组青石雕荣获轻工部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优质产品奖。1990年圆雕《链瓶》、《九环香炉》、《八骏马》和影雕《江总书记视察福建》、《九龙腾飞》等一组作品又在轻工部首届工业博览会上夺得金牌,次年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中再获金奖,轰动海内外。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