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之一:波斯金币
这枚金币重7.2克,直径大约在2.7厘米到2.9厘米之间。金币正面头像,深目高鼻,络腮胡须,头戴王冠,胸前装饰璎珞纹。金币背面也满饰图案,好象是祭祀的场景。金币周边装饰联珠纹。在西安,也就是古都长安的所在地,遇见这样的金币自然会让你想起骑着骆驼远道而来胡人,在《太平广记》中,有很多对波斯商人的生动记述,当年这枚金币也许就是丝绸之路上的硬通货。此前,曾出现过不少相同图案的银币,它们绝大多数发现于丝绸之路沿线或京都长安附近,它们不仅向人们诉说着自己的身世,也进一步证明了唐代与波斯间商贸往来的繁荣景象。在上海博物馆我们能够看到这种来自古波斯的银币,而金币我们大家可能都是头一回见到,那么这枚金币与已经发现的那些银币有着什么关系,它有没有特殊的用途或者神秘的身世,这些都值得我们关注。
藏品之二:玉贝币
当持宝人打开盒子的一瞬间,我想大家可能都会以为看到的是一种贝壳,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原来它们是用玉做的。这些玉贝壳,长大约1.8厘米左右,最宽处1.3厘米左右,上面有明显的沁色,玉质相同,做工一致,而且大小相差无几。商周时期人们用海贝充当原始货币,以齿贝最为流行,学名叫做“货贝”。后来由于真贝不够,于是出现了仿制品,有骨贝、石贝、陶贝、铜贝等,玉贝也是仿制品之一。使用贝币时间最长
的地方是云南,一直沿用到清代初期。第二届赛宝大会时,我们特别为大家展示过一件出自云南的青铜贮贝器,它诞生于战国时期,现在是国宝级文物,如果当时我们能够找到这些玉贝币,我想一定会给节目增色不少。不过话说回来了,如果我们这次不来西安,如果不是收藏协会帮助做工作,也许人家还不拿出来呢。
藏品之三:王莽时期的“六泉十布”
王莽时期的“六泉十布”,堪称古代钱币中的精品。所谓“六泉”指的是“大泉五十”、“壮泉四十”、“中泉三十”、“幼泉二十”、“么泉一十”和“小泉直一”。“十布”指是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
在当时的流通领域中,“六泉十布”占有较大比重,其中以“六泉”的制作最为精美,钱文也非常秀丽。西汉末年,王莽当政,企图通过货币改革,摆脱当时严重的社会危机,结果反而加剧财政金融的混乱。这套“六泉十布”,版式和锈色基本相同,莫非属于同一版别,果真如此的话,那我们这次发现的就应该是绝品。
藏品之五:青釉执壶
这把执壶高22厘米,盘口直径9厘米,底足直径7厘米,腹径12厘米;壶流长而弯曲,肩部对称装有两个小系,壶外壁刻莲瓣纹,釉色纯正,保存完整无损。执壶是中唐时期出现的一种酒器,也叫注子。造型一般为喇叭口、圆腹、短直流、单把执手。宋代开始,壶流逐渐变为高出口沿的弯曲长流。这把青瓷执壶出自耀州窑。耀州窑位于陕西铜川市,因地属古耀州而得名,以盛产独具特色的刻花和印花青瓷而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在《鉴宝》早前的节目中,曾出现过两三把白釉或青釉执壶,但品相都不如这一把。
藏品之六:“众芳芬苾”四字瓦当
这块瓦当的直径大约16厘米,上面有“众芳芬苾”四个还算完整的大字。像这种带文字的瓦当大都出在汉代,现在即使残破了也是非常稀有的。自汉武帝开始,文字瓦当被广泛使用,词语以吉祥语、祷颂词最常见,如“延年益寿”、“与天无极”、“长乐未央”等。再有就是标明建筑物名称以及用途的瓦文,如“年宫”、“上林”等等。“上林苑”是一处著名的园林,作为汉代建筑的典范,那里的一砖一瓦都是精雕细做的,据说它的每一片瓦,拿来就能直接研墨,而且发墨好还不吸水。由此不难想象,作为瓦头的瓦当应该何等精致。
藏品之七:鎏金铜灯
这件铜灯高11.2厘米,铜灯上有四个灯支,通体鎏金,造型十分精美。我从远处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还以为它是一个烛台,走进观察就会发现它的鎏金保存完好,圆形底座上装饰四叶纹。古代青铜灯式样很多,最著名的是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汉代铜灯从功能与使用的方式上可分为固定摆放的座灯、持握行走的行灯和悬挂空中的吊灯。从燃料上分有燃油灯和烧烛灯。
与这件鎏金铜灯相同的藏品,在陕西省博物馆和西安市博物院里各有一件。尽管这件藏品有着诱人的价值,但是专家们的态度更为谨慎,以至于差一点就把它从初选名单中撤下来,原因是有专家认为在它的上面似乎还有唐的味道。如果没有充足的证据让专家团达成一致,我们的原则是“宁缺也决不凑”。专家们经过反复讨论最后取得一致意见,这件鎏金铜灯进入到我们的节目中。
藏品之八:韦苏州集(十卷)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诗人,他与盛唐时期的王维、孟浩然、中唐的柳宗元被后人合称为“王孟韦柳”,他们在继承陶渊明田园诗的基础上,发展成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歌流派的代表。韦应物是长安人,出身贵族,少年时做过唐玄宗的侍卫,后来出任滁州刺史、苏州刺史,所以人们又叫他“韦苏州”。
韦应物的传世作品不过三四件之多,我们见到的这件《韦苏州集》,一共两本十卷,字体精整有力,纸张微微泛黄。最后一页上,有著名藏书家徐无闻的题跋,整件作品保存完好无损。
以上是我的兴趣,而专家们也自有评断,他们的兴趣几乎是受到科研价值的左右。专家毕竟是专家,除了经验,他们更具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专业的理论基础,他们将通过69件藏品,为我们大家提供一种考量文物艺术品价值的眼光和标准,这是与我们的兴趣无关且又重要的内容。
《鉴宝》去过了山西,去过了内蒙,这次又到了陕西,很有意思始终没有离开黄河流域,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地域特色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主流收藏,从三次节目的藏品差异上不难证明这一点,而收藏的价值也正是体现在这样的差异之中。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