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保护铜壁画《大运千秋》请市民支招

更新时间:2007-10-09 08:40:04 来源:扬州时报 编辑:小路 浏览量:201

  ▲今年3月,少女铜像获得了“新生”。

  ▲去年2月,杭州城东公园少女铜像被小偷锯盗得只剩下一双脚

  ▲10月2日,少女铜像嘴中“吹”的泡泡被人锯盗。

  9月中下旬,为了迎接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暨名城市长论坛,我市制作了气势恢宏的《大运千秋》铜壁画,安放在东关古渡牌楼之下,成为古运河风光带一个亮丽的新景点。连日来,来这里一瞻风采的市民和游客络绎不绝。然而因为壁画的主要材料是铜,因此防盗成了一个既尴尬又现实的问题。

  在杭州、苏州、上海等城市,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尴尬,因为缺少有效地保护措施,城市中的铜雕塑纷纷惨遭黑手,被锯割、盗窃。为了保护大型铜壁画《大运千秋》,我市建设部门专门雇了两个民工24小时看守。现在,黄金周过去了,两个民工即将撤出。下一步,该怎么办呢?

  我们该如何保护铜雕塑、壁画《大运千秋》?欢迎广大市民拨打87886677、87190000,就如何管理好城市公共设施献计献策,或可发电子邮件至yzsb@yzsbs.com,市民可登录QQ群47075037参与讨论。
[JH:PAGE]

  目击

  两民工露宿看护铜壁画

  10月7日,台风“罗莎”登陆,扬州遭遇疾风冷雨。在东关古渡牌楼之下,淮安籍民工王永林、高友成在风雨中度过了第18个露宿的夜晚。从9月19日起,王永林、高友成日夜24小时看守铜壁画《大运千秋》。

  8日下午的风力最大达到7级。下午,记者来到东关古渡,注意到一个低矮的帆布窝棚,紧挨着搭在铜壁画《大运千秋》旁边,两辆自行车靠在帆布上,风把帆布吹得呼啦啦响。这是王永林和高友成临时的“宿舍”,而就是这个四面透风、需要“深鞠躬”才能进入的窝棚还是前一天晚上才“上岗”。此前,他们就是铺一张席子睡在古运河边,从9月19日睡到10月7日。

  “看壁画呗,不要人摸,不让人划,不让人撬……住了快20天了吧……唉,你们别敲啊,只能看不能敲!”坐在窝棚边的王永林不停地提醒前来观光的市民,他告诉记者:“昨天刮大风,下大雨,才搭了个棚子,前些天天热,就是睡在河边的”。

  在窝棚里面,另一个看守人高友成正蜷缩在简陋的床上,身上盖着一块毡布,精神不好。王永林说,高友成6日凌晨醒来就感冒了。

  讲述

  “看护壁画每天没法睡觉”

  “找我们看壁画时,我们觉得蛮好,一天什么都不干,能拿80块钱,”王永林说,可在运河露宿了近20天后,他已经后悔了,“比干活都累,前些天,天热,蚊子多得很,还凶得很,到深夜,游客都走了,我们也没法睡觉。”

  8日总算没蚊子了,可是“天凉了,刮大风,下大雨,临时搭个窝棚,半夜被风掀了,不是及时追回来就被吹进河里了”。王永林说,7日夜里,他们“快冻成冰了”。

  这些天,两人每天睡觉没几个小时。“这个壁画建得好,看的人多得很。晚上12点了,游人才散尽,凌晨2点多,晨练的老人又出来了,不到6点,游人又来了”。王永林说,他们得赶在这之前,把铺盖收起来。

  王永林说,跟游客吵嘴的事,每天都有,看到高低起伏的铜壁画,谁都想摸摸,再用手“梆梆梆”地敲,求证似的说,“铜的,好像不是实心的……”有的人还带着孩子,小孩子就用手抠……“国庆这几天,人太多了,我们要挡在壁画两边,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后来,身体瘦瘦的高友成病了,连挂了三天水,“挂水花了近300块……”

  难题

  《大运千秋》遭遇保护难题

  用我市一位老专家的话说,《大运千秋》是我市做运河申遗文章的一个神来之笔,也是扬州建设的一个神来之笔。然而就是这幅作品,建成后却让建设部门犯了难。

  古运河畔,过去曾发生过草坪灯被破坏、电缆被盗的情况,时常有拾荒人“眷顾”。这个铜壁画是露天安放,被破坏怎么办?被拾荒人撬了怎么办?被顽皮的孩子划了怎么办……

  相关部门从建设之初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直到9月下旬落成也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当时,运博会快召开了,“十一”黄金周紧随其后,没办法,只好采取临时措施。 9月19日,建设部门请来了两位民工,日夜看守在铜壁画旁。昨天记者见到这两位民工时,他们都不知道,这样日夜看守的日子到哪天结束。

  背景

  铜壁画见证大运河申遗

  过去,东关古渡牌楼下曾有一幅帆樯林立下隋炀帝看扬州琼花的大型壁画,这幅铜雕壁画《大运千秋》反映了相似的内容。壁画长28米,高2.5米,是铸造后固定在牌楼下石壁上的。壁画上面铸有扬州市花琼花、市树杨柳,以及扬州的代表建筑大虹桥、大名寺等。隋炀帝、大臣们站在船头,波浪拍打着船身。舞女、士兵、纤夫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气势恢宏,不少游客对壁画的精彩传神啧啧赞叹。

  壁画右上方“大运千秋”四个字旁有朱炳仁的题名,“大运千秋”是朱炳仁的手笔;在浮雕下方有郑孝燮、罗哲文的题词:“舳舻蔽日,江河直下。运河与文气,最忆扬州。”

  罗哲文、郑孝燮、朱炳仁的题字反映铜雕作品背后深刻意蕴,这三人号称“运河三老”,朱炳仁今年64岁,是中国铜艺术领域中唯一的一位国家级大师,与84岁的中国著名文物专家罗哲文、92岁的中国著名古建筑专家郑孝燮一起,第一次提出进行大运河申遗。

  2005年12月份,三个人曾联名给大运河沿线的18个城市市长写信,提议要尽快制定措施保护京杭大运河,来争取尽快促成大运河申遗。而在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召开之际,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扬州揭牌,扬州成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
[JH:PAGE]

  征集

  本报请市民为铜壁画保护支招

  天气渐冷了,两人还要看多久?昨天上午,市建设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天上午的局长办公会专门议到了铜壁画保护的问题。建设局将把铜壁画移交给园林局或其他有关部门维护,可能还要借助公安部门的力量,对铜壁画通过摄像头监控保护。

  可这能让《大运千秋》完好无损吗?在《大运千秋》前,扬州东关街的一位老居民向记者表示了他的担心:“举个例子,扬州有很多摄像头,但是还是有很多次,电动车在监控之下被盗”,老先生说,壁画不像电动车,受损了,不完整了,价值也就打折扣了。“不如安一个玻璃罩子……只是会影响观赏”,老先生提出一个建议,自己又加了一点遗憾。

  24小时看护肯定不是长久之计,美好城市,优美景点,需要市民共同参与,共同呵护。那么如何保护大型铜壁画《大运千秋》不受盗割或损坏呢,广大市民尤其是古运河附近的社区居民如何都来义务保护它?欢迎市民、学生、专家等拨打87886677、87190000,就如何管理好城市公共设施献计献策,或可发邮件至yzsb@yzsbs.com。

  经验

  苏州:市民爱心认养铜雕塑

  从2002年起,苏州陆续在古运河畔竖立了大大小小10多座铜雕塑。但每次铜雕塑刚竖立,就被不法人士盯上了,随后一些铜雕塑的部分或者整体都被锯盗。2007年3月初,价值10万元的纤夫铜像再次被锯盗,苏州开始向社会公开征集爱心市民认养铜雕塑,对铜雕塑进行维护,协助养护部门管理,并经常为铜像擦拭身上的污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养护单位和当地警方报告,以防偷盗现象的再度发生。部分苏州市民建议在被盗纤夫铜像的原址上建一座社会公德碑,提醒人们爱护这些铜像。

  杭州:堵住铜雕塑的销售渠道

  2006年9月,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得回收公安机关通报寻查的赃物、有赃物嫌疑的物品(如一些城市铜雕塑等)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回收的其他物品。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收购时发现有赃物嫌疑的物品或者来源不明的市政公用设施未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的,由公安机关处以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今年来部分城市铜像被盗事件

  ●2007年1月19日,武昌鲁巷光谷广场的著名数学家李国平教授的铜像遭锯盗。

  ●2007年1月,上海陆家嘴广场铜雕《儿童绘浦东》遭锯盗,其中“儿童”的手臂被硬生生切掉了。

  ●2007年2月3日,沈阳市皇姑区崇山中路附近科技之光广场上的爱因斯坦铜像被人锯掉,只剩下两根铜管,而另一旁张衡铜像的地球仪也被盗割。

  ●2007年3月初,苏州古运河畔价值10万元的纤夫铜像被野蛮地锯盗。几天后,园区机场路上的一处新铜雕“獴”中的三只铜獴也被人锯盗。

  ●2007年7月5日夜,安徽合肥清溪河边景区内小品铜雕塑“渔趣”上的绳索和一只鱼鹰被人锯盗。

  ●2007年9月26日,无锡市崇安寺王羲之铜像建成后,大书法家手中的“毛笔”屡被市民折断丢失。

  ●2007年9月29日,为预防铜塑像在“十一”黄金周期间遭到人为的破坏,昆明将东西寺塔之间的各种马帮铜塑像用白色塑料布裹了起来,直到昨天黄金周结束,才将白色塑料布拆掉。

  ●2007年10月2日夜,杭州城东公园少女铜像获得“新生”不到半年后,又遭到了盗窃。去年2月28日,这座高约1.6米的少女铜像被小偷锯盗得只剩下一双脚,此事在杭州引起了一轮公民公德素质教育的大讨论。今年初,少女铜像获得了新生,不料近期又遭到了盗窃。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