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泛雕塑艺术展将于10月11日在上海世贸商城开幕,本次展览的主题为“科技•雕塑•生活”。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雕塑作品之外,还将展出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语言、新观念的作品。不但在材料、技术、创作理念上扩展原有雕塑的概念,它掀起的将是一场“艺术奢侈品”的普及性革命。
泛雕塑是什么?
在消费时代、全球化时代、网络时代,雕塑艺术面临着从单一性走向多元性,从专业性走向交叉性的过渡过程。“泛雕塑”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对于雕塑艺术发展状况和应对策略的重新思考。
从创作媒材上而言,雕塑是立体架构,所有材料,只要能构成立体的,就能做成雕塑。石、木、陶、瓷、玻璃、纤维、漆、金属、化学合成物、废旧物品乃至声、光、电这些没有固定形态的波动,都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原料!雕刻、切割、凿削、编织、焊接、铸造、拼贴、复制、置换、纳米技术、光电技术等等手段,只要成其艺术,只要能传达出人类的审美情感的,无不可用!
从艺术表现形态上,“泛雕塑”可以说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大可以到主题公园、建筑,小可以至家具、首饰。
泛雕塑:“艺术奢侈品”的普及性革命
雕塑的泛化不仅仅是在材料、技术、创作理念上扩展原有雕塑的概念。它掀起的是一场“艺术奢侈品”的普及性革命!
这个“普及性”不是说艺术品要打折、降价、批发。艺术的价值是可以无限延伸的,它的价格并不取决于艺术家创造它的劳动时间,而是取决于创造本身的价值。这个“普及性革命”指向的是“审美的日常泛化”,也就是让艺术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与纹理中去,不仅创造艺术的空间,更使之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粒纽扣可以是雕塑,一个曲线婉转的香水瓶可以是雕塑,一个杯子、一把椅子乃至一座建筑都可以是雕塑。意大利建筑师厄内思托•罗杰斯在他的著作《从勺子到城市》里就言称:“小到一把勺子,大到一座城市,都该是经过设计的。”泛雕塑,是“以艺术的方式呈现的空间”,以满足人们对审美品位、生活情调等等的个性化需求和品质要求。
因而,2007泛雕塑艺术展不仅推介高学术价值、适合实力雄厚的收藏家收藏增值的作品,也推介艺术性与实用性、装饰性兼具的实用艺术和装饰艺术品,这部分在价格和风格上更适合中等收入的市民阶层购买,适合公司、企业等用来装点工作环境、美化公共场所。
泛雕塑展里有什么?
2007泛雕塑艺术展由轻工业联合会批准,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中国雕塑杂志社共同主办。主办方在“和而不同•中国当代雕塑家提名展”、“全国职业雕塑家作品展”、“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等大型权威学术展览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征集方式遴选参展作品.
本次展览雕塑名家名品荟萃,新人新作迭起:中央美院设计学院第九工作室为我们带来了艺术与家居设计结合的巧思妙作。中国美院公共艺术系为我们展示了光、电、磁以及结合其他新材料新技术而成的动态雕塑。鲁迅美院雕塑系、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北美院、天津美术学院则推出院长、系主任级别教师作品,实力非凡!清华美院纤维艺术实验室、景德镇陶瓷学院和闽江艺术学院分别携软雕、陶瓷和漆雕塑参展,不同材质美感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台湾雕塑学会则有志于打造一个小型的泛雕塑展,以推介台湾优秀的雕塑家。上海、四川、安徽、郑州等雕塑院也各自占了一席之地。至于艺术家工作室,韩美林、李象群、陈志光、罗小平、王小蕙、霍波洋、殷小烽、汪天亮、朱成、许鸿飞、吴为山、张峰、魏华、姚永康、施禀谋等等知名雕塑家和一些后起之秀,更是不可胜数。还有来自意大利的FYR画廊和来自肯尼亚的雕塑家群体……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能量已经被人类发展的历史所见证。科技的发展从各个层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也毋庸置疑地影响着人类的艺术创作。制作工艺和技术的发展可以让我们将艺术品做得更加精到和完美,材料的拓展可以极大丰富我们的视觉、触觉,甚至从物理角度改善环境。本次展览中,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新语言、新观念的作品,必让观众耳目一新,流连忘返。
泛雕塑艺术展展期活动安排
展览开幕式:10月11日上午9;30
展出时间: 10月11-13日9:00—17:00
10月14日 9:00-16:00
第13届中国雕塑论坛:10月11日、12日
现场互动活动:10月13日
展览地点:中国上海 延安西路2299号世贸商城4层
展览官方网站:www.diaosunet.net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