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他用水泥黄沙搞起艺术

更新时间:2007-08-31 08:47:20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小路 浏览量:194

  新莞人刘绍青自创“自然雕塑法”制作假山并准备申请专利

  先用有色水泥和黄沙堆成泥堆,再用水一冲,一座漂亮大方的假山出现了。这不是神话,而是在厚街生活的新莞人刘绍青,经过5年的反复研究自创出的“自然雕塑法”。

  据悉,目前43岁的刘绍青已经辞掉 了工作,专门在家中搞创作,同时正筹集资金为“自然雕塑法”申请专利。

  假山不留人工痕迹

  在厚街镇河田村角元大道的一间出租屋内,记者见到刘绍青。进入房间,除了一张大床和简单桌椅外,就只剩下四处摆放数件形状各异的假山,有青松、山林、大河瀑布等,色彩多样,不着人工痕迹。“假山只用水泥和沙土,制作手法是‘冲、洒、挖、补’四字诀。”刘绍青说,一般先做一个初步的模型,然后用水反复冲、洒一段时间,再经过适当的挖和补来完善,定型后再喷上青漆,这样使得假山有了艺术的美感。

  据悉,刘绍青制作一座假山需要25天左右,要修改多次,其中一座“黄河岁月”反复修改了15次才定型。

  灵感源于一场大雨

  刘绍青给自己这种制作假山的方法起了个名,叫做“自然雕塑法”。“很多名山大川都是经过风雨冲刷出来,我做假山也是一样道理,用水来冲刷,取其自然造型。”刘绍青说,以前没有想过自己会做这个,2001年的一次大雨后,他在厚街博览大道旁看到很多沙石经过雨水的冲刷,显得非常漂亮,这下给了刘绍青灵感,他就想出了制做假山的方法。

  与刘绍青同在一层楼的住户说,经常能看到刘绍青在家捣腾水泥沙子,初始没在意,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这些笨东西竟然能变得这么漂亮。他们都称刘绍青为“假山狂”。

  辞去工作专心创作

  “今年春节开始我就辞了工,把冰箱等电器卖掉,在家安心做假山。”刘绍青称,他是湖北人,家有两个女儿,14岁的小女儿在东莞上学,维持家庭生活仅是妻子每月千余元的工资,还有以前的一点积蓄。由于经济上比较困难,刘绍青每次买水泥和沙石都是步行十多公里到建筑材料店内购买。

  刘绍青说,日子过得是比以前苦了,但他觉做的是艺术,他热爱这些东西,为它们放弃很多享受也值得。

上图:这是刘绍青用水冲出来的假山。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