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79座雕塑为城市建设“点睛” 2010年将全部建成

更新时间:2007-08-20 08:53:53 来源:太仓日报 编辑:小路 浏览量:180

  城市雕塑被喻为城市建设的“眼睛”,是最能体现城市精神、表现城市文化底蕴的建筑之一。《太仓城市雕塑总体规划》日前正式通过专家论证。根据规划,到2010年太仓城市建成区南郊新区24平方公里范围内,将完成79座城市雕塑的建设。

  现状:城市雕塑有“三缺”

  太仓目前的城市雕塑共有20座左右,大部分是3米以下的小型雕塑,包括《宋文治》、《张溥》、《四王画派》《吴晓邦》、《郑和像》、《扬帆》、《锚泊瀛涯》、《翔》、《腾飞》、《吹笛子的少女》、《海鸥》等。这些雕塑对美化城市空间,提高环境品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纵观太仓雕塑现状,存在着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缺少总体规划。雕塑空间布局分散,缺乏整体构思,特别在城市广场、主要街道、大型绿地等重要地段缺少雕塑;二是缺乏地域个性。现有雕塑虽有一部分紧扣太仓历史文化,但离太仓的都市特征相距甚远,难以通过雕塑这一载体对城市留下深刻印象;三是缺少精品力作。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深刻丰富的内涵,高度艺术性的形式及制作精良的雕塑精品在市区很少见,这和太仓城市建设的新面貌不相适应。

  目标:79座雕塑扮靓城市

  根据规划,通过近几年的建设,至2010年要完成城市雕塑79座。通过这些雕塑的建设迅速提升太仓的城市品位,优化人文环境,丰富作为国家园林城市的景观,使城市雕塑成为城市文化的亮点,城市精神的象征。

  按规模分类,79座城市雕塑中有大型(10米以上)5座,包括标志性雕塑《金太仓》、《郑和像》、南郊新区标志性雕塑,北大门和东大门等雕塑;中型(3米至10米)7座,包括上海路、东仓路环岛、上海路东亭路环岛、太仓行政中心和南郊新区主要入口、新浏河南段等雕塑;小型(3米以下)67座,主要包括纪念性、主题性、观赏性和装饰性雕塑。

  布局:重点分布于五大区域

  从城市总体规划出发,79座雕塑将主要分布在四条景观带,四个景观节点,二个广场,七片绿地及南郊新区。四条景观带分别是新浏河风光带、新华路绿带、盐铁塘景观带和郑和路;四个景观节点是作为城市对外交通门户的北大门和东大门,另外还有作为市内重要道路交叉口的二个环岛;二个广场是中心广场和规划中的市行政中心广场;七片街头绿地指的是分散在全市道路边的小型绿地。此外,建设中的南郊新区也将形成一些标志性的景观雕塑。通过雕塑,初步形成太仓市内景观系统,凸显太仓城市特色。

  实施:具体建设“两步走”

  第一期为2006年至2008年,完成15个建设项目共计35座雕塑。15个建设项目分别为新浏河风格带北侧中段和东段、东园、钱氏花园、春水园、中心广场、新华路绿化带、上海路东亭路和东仓路环岛、北大门、东大门、弇山路南街头绿地、郑和路毛太路绿地、太平路向阳路绿地、郑和路长春路绿地。第二期为2009年至2010年,完成6个建设项目共计44座雕塑。6个建设项目分别是铁锚弄、盐铁塘、太仓行政中心、南郊新区、郑和路、新浏河风光带南段。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