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宜宾长漂纪念雕塑 是拆还是留?

更新时间:2007-08-03 08:55:30 来源:四川在线 作者:唐科 编辑:小路 浏览量:228

雕塑已被“包围”

  近日,记者接到宜宾市民张女士的反映,称在宜宾县城街心花园处,有一尊矗立了21年的标志性雕塑,这是当年为迎接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到达该县而塑立的。如今,县城进行道路改造,准备拆除该雕塑,由于该雕塑凝聚着人们对长漂英雄的美好回忆,如果拆除,将令人十分惋惜。
 
    雕塑现场 施工正忙
 
  记者随即赶到宜宾县城柏溪镇,看到了矗立在街心花园处的雕塑。这尊雕塑高10余米,名为《长江之歌》:一位母亲怀抱婴儿,共同托起一艘漂流橡皮艇。据称,母亲端庄美丽,象征母亲河长江;婴儿活泼可爱,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据介绍,该雕塑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前赴后继的民族精神。记者看到,这一带的街面已全部挖开,数十名施工人员正进行道路施工。据介绍,他们是7月26日进场的,该工程是为了改造该镇长江路和陵园路的老路。现场施工负责人袁定富称,根据当地规建部门指示,将拆除该雕塑。

  记者随即赶到宜宾县城柏溪镇,看到了矗立在街心花园处的雕塑。这尊雕塑高10余米,名为《长江之歌》:一位母亲怀抱婴儿,共同托起一艘漂流橡皮艇。据称,母亲端庄美丽,象征母亲河长江;婴儿活泼可爱,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据介绍,该雕塑表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前赴后继的民族精神。记者看到,这一带的街面已全部挖开,数十名施工人员正进行道路施工。据介绍,他们是7月26日进场的,该工程是为了改造该镇长江路和陵园路的老路。现场施工负责人袁定富称,根据当地规建部门指示,将拆除该雕塑。
 
观点一保留
老年人:是我们的美好回忆

欢迎长漂英雄


  当年负责雕塑施工的66岁老人雷湖荣激动地说,长漂壮举,感动了整整一代人。他说,当时,为迎接长漂队,当地政府将他专门抽调出来,负责雕塑的施工和修建。为赶工期,设计师短时间内拿出了设计图案,接着立即按图施工,夜以继日地修建花台、喷泉、安装照明设备等,终于赶在长漂队到达的头一晚安装完工。老人说,当年长漂队到达时,县城万人空巷,全城居民在这尊雕塑前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从老人珍藏的一张照片上,记者看到了长漂勇士的英姿。
  68岁的张大爷对记者说,送走长漂队后,他们就数着日子盼着勇士们漂到宜宾。1986年10月14日,勇士们到达县城,全城居民夹道欢迎,那热烈的情景,至今仍难以忘怀。“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青年人:长漂精神激励着我们
  当年,李女士还是一个13岁的中学生,学校组织他们欢迎长漂勇士。至今,她还保留着长漂勇士颜柯、王岩等人签过名的本子。她说,20多年来,长漂精神激励着她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李女士说,这尊雕塑凝聚了一种振兴中华的精神。

  公务员刘先生认为,目前宜宾县城只有这一尊具有纪念意义的雕塑。而一座雕塑,记载着一个城市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不应轻易拆除。他说,有的城市为了保护一座雕塑,改变公路走向和建筑设计,“为什么我们的县城就没有办法保护这座意义非凡的雕塑呢?”

  当年,李女士还是一个13岁的中学生,学校组织他们欢迎长漂勇士。至今,她还保留着长漂勇士颜柯、王岩等人签过名的本子。她说,20多年来,长漂精神激励着她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李女士说,这尊雕塑凝聚了一种振兴中华的精神。

  公务员刘先生认为,目前宜宾县城只有这一尊具有纪念意义的雕塑。而一座雕塑,记载着一个城市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不应轻易拆除。他说,有的城市为了保护一座雕塑,改变公路走向和建筑设计,“为什么我们的县城就没有办法保护这座意义非凡的雕塑呢?”

    观点二拆除
    重塑更具现代气息的雕塑
  与上面的市民观点相反,当地另一些市民则认为,该雕塑可以拆除。

  20岁的王小姐认为,县城老街狭窄,早就该改造拓宽了,如果为了保护这尊雕塑而放弃改造,势必会影响城市的规划和发展。14岁学生小李说,这尊雕塑多年来也不见人维护和管理,已经很陈旧了,有碍观赡,应该拆掉。

  市民刘先生认为,雕塑所在位置为原县城入口处,如今已成为县城的中心。该雕塑当时设计的风格已不适宜于现代人的观赏需求,如果需要一个能够展示城市面貌的雕塑,建议重塑一尊更大、更具现代气息的雕塑。但这尊雕塑凝聚了整整一代人的情感,建议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安放并修缮。

  与上面的市民观点相反,当地另一些市民则认为,该雕塑可以拆除。

  20岁的王小姐认为,县城老街狭窄,早就该改造拓宽了,如果为了保护这尊雕塑而放弃改造,势必会影响城市的规划和发展。14岁学生小李说,这尊雕塑多年来也不见人维护和管理,已经很陈旧了,有碍观赡,应该拆掉。

  市民刘先生认为,雕塑所在位置为原县城入口处,如今已成为县城的中心。该雕塑当时设计的风格已不适宜于现代人的观赏需求,如果需要一个能够展示城市面貌的雕塑,建议重塑一尊更大、更具现代气息的雕塑。但这尊雕塑凝聚了整整一代人的情感,建议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安放并修缮。
 
    规建部门:年久失修准备拆迁
  记者从当地规建部门了解到,由于该雕塑所在路段行人多,车流量大,路面破损严重,影响人车通行,急需整治。该县规建局负责人刘小川认为,这尊雕塑矗立在这里已有20多年,由于年久失修,加之材料毁坏,存在不安全因素。经向上级有关部门请示后,准备将其拆走,但是否另找地方安放,有关部门还没有作出最后的决定。

  该雕塑是拆还是留?本报将进一步关注。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