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龙的《大者无畏》系列作品是他融合当代艺术语言诠释传统中国文化的新尝试,也是其《不朽之逐·夸父追日》的延续。他试图用油彩表达传统中国文化,尤其是对人性深层次的表达。
他的戏剧性场景源于矫饰主义,他的油画肌理堆叠较厚,借鉴了伦勃朗后期的巴洛克风格。他对中国历史文化洋溢者浪漫主义激情,而他绘画又融合了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的精神。他也吸收了当代艺术一些符号性的表现方法。然而他又不是任何一种简单的 重复,他的风格是个性化的,他的格调是开创性的,他在中国当代艺术走出了自己独特的道路,我个人宁愿以他追求的主题称之为新历史主义。
《大者无畏》是以画家自己为模特、利用中国历史神话盘古开天辟地故事的创作,艺术家想通过对这个民族的典型人物行为和心理描述,从侧面暗喻自己的一种境界和认识。大者就是伟大的人,无畏就是敢于自我牺牲的精神,如同盘古,甘愿把自己的肤发血脉变成山川河流。在悲哀的眼神中,我们感受到大者的孤独。在戏剧性的宏大构图中,略微夸张的形体和热烈的色彩给我们强烈的震撼,那是来自画家内心的呼唤。
《不周山的悲剧》通过共工触怒不周山的中国传说,表现了人类不屈的抗争精神和艺术家的潜意识中的追求。膨胀的线条刻画的男人体营造出雕塑般的效果,人性的顽强跃然于画布上,而山崩地裂把悲剧表现得气势恢宏,表现出艺术家奔放的激情。
《智者之巅》是描述远古的盲荒年代的另一种境界,利用近似电影的俯视手段和符号化的装饰效果,表现了一位巅之智者,然而这位智者并不智,因为他的欲望及多愁善感和杞人忧天让人费解,不可理喻。但这些因素也或多或少存在于每个现代人心灵角落。
《楚衣湿汨罗》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和政治家在报国无门的情况下含恨投江的故事,宽大的衣衫在水中飘动,透出超凡脱俗的气质。冷色调控制了画面,使人感受到冰冷的汨罗江水的寒意,表现出屈原的忧国忧民、无奈、悲愤。
《捉乌者殇》描述的是中国传说中夸父追日的故事,古时喻太阳为神鸟,为了消除太阳给部族带来的干旱和痛苦,夸父试图捉住太阳。夸张的形体和雄浑粗犷的笔触以及强烈的主观的非描绘性色彩及产生动感的补色对比,摄人心魂。人性的近乎愚顽的执着和坚强的意志表露无疑。
《西行路漫漫》描述的是一千多年前,唐朝僧人玄奘西行取经的一幕,简洁的构图反而显得单纯而永恒,浓烈的色彩并非对客观场景的描绘,而是艺术家内心激情的流淌,简练而慨括的笔触营造的意到笔不到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后印象派的意味。而画面充斥的浪漫主义使得艰辛的求索成为英雄的史诗。
展览时间: 2007-07-21——2007-08-20
开幕酒会: 2007-07-21 15:00
展览地点: 刘华龙美术馆798分馆(龚伟艺术空间)
电 话: (86)13801013788(北京)
E-mail : lhlart@5000yearsart.com
备 注: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内798东街
网 址: http://www.lhlart.com/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