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杂谈>正文

[探秘]秦始皇陵之谜

更新时间:2007-07-06 08:48:19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佚名 编辑:小路 浏览量:2891

    【引言】秦始皇怎么会想到,当年为他陪葬的地下兵团两千年后又冲击地平线,再次旋风般地征服了世界。只是这回它不再是凭借金戈铁马,而是它永恒不朽的艺术魅力。

    正如对金字塔的探秘一样,后人对秦始皇陵的探秘也从未停止过,秦始皇陵内惊现“大厦”30米 “高楼”供灵魂出游的报道再次引起人们对那个迷宫的无限遐想,秦始皇果然常常有超出常人的思想和做法。
 
    功过难定秦始皇

  秦始皇,姓赢名政(公元前 259-210),22岁正式主持朝政。先后解决了后党势力和以吕不韦为首的相党势力,确立了自己的权力基础,任用李斯为相,刘古为将,实施宏大抱负,一方面继续实行富国强兵政策,一方面广纳贤才,厉兵秣马,先后攻灭了韩、赵、燕、魏、楚、齐六个诸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实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 
 
    之后又颁布了一系列法令,统一了文字、法律、货币、度量衡,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等领域建立和完善了统一的封建政权。

  这位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国王顺应历史潮流,因势利导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晚年的秦始皇在历史上留下了几笔抹不掉的印迹。他相信他的权威到了神化的地步,他到泰山封禅,五次巡游名山大川,修建万里长城,营造上林远苑、阿房宫等建筑,为了强化专制地位,他严刑峻法,横征暴敛,连年用兵,大兴土木营造秦陵,用"焚书坑儒"的方式解决异端,坑杀460多个儒生,使中国封建社会民族文化蒙受了一场空前劫难。

    秦始皇千方百计突破自然规律,指望通过符应、方术、求仙人不死之药,为此派徐福带领五百童男童女到海上求仙,结果一无所获。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途中病死于沙丘平台,他临死前,丞相李斯曾汇报了陵园的修建情况。但他对陵园的规模不满意,于是又下令"旁行三百丈",不久即爆发了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王朝宣告覆灭,前后只有15年时间。一座秦始皇陵图库,就足以把人们带到那个充满血腥和残忍的年代,也带到充满着创造和辉煌的年代。

    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图库是古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陵园。陵区以陵墓为主体,地面上有高大的封土,呈覆斗形,中腰部有一缓坡状阶梯,园有内外两城,平面呈回字形,南边的内外城墙尚有局部残存于地表外,其余只在地下保留了墙基,内城中部有一条隔墙,把内城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又有一条南北向夹墙把北区隔成东西两部分,内城的南区,主要为陵墓的封土所占,封土的北侧西部有一大型寝殿建筑基址,封土两侧是铜车马坑。封土西侧和南侧各有两个大型附葬坑,内城北区西半部建筑基址密集,是寝殿侧的便殿,北区东部挖出了20多座墓葬。内外城之间,西区由南向北依次为马厩坑、珍禽异兽坑、陪葬墓三处建筑基址。

    外城墙南区靠近骊山,有防洪堤遗址,北区有鱼池遗址,还有宫殿建筑遗址,东区有一批兵马俑坑、马厩、陪葬墓群,西区为修陵人员墓地、窑址。秦始皇陵图库园的建制,继承了前代陵园制度又加以发展,初步奠定了中国封建帝王陵园的建筑格局,它是君王专制集权的反映,是封建帝王权威至高无上的象征。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始皇陵列入"世界遗产清单,1991年7月25日,在北京举行了《世界遗产》证书颁发仪式。证书的颁布,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界限,使秦始皇陵不仅属于陕西,属于中华民族,同时属于全世界,是世界人民的文化宝贵财富。
 
    神秘莫测的秦陵地宫

  秦陵地宫内部结构情况,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作了详细记载。

  秦始皇即位后就开始修建陵墓,统一六国后,从各郡县征来70余万人,在骊山挖成既大又深的地宫,令工匠做了防盗的机弩矢,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用机械相互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让它永久不灭。秦二世胡亥下令后宫有子者从死,一群嫔妃宫女就这样为秦始皇殉葬了,秦始皇尸体下葬和陪葬一切安置之后,所有工匠葬于墓道内,无一幸免。

  1981--1982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物探所两次测试,发现封土中心部位有汞异常反映。经1988年以来10余年的仔细勘探,发现了地宫周围的地下宫墙,系用未经烧制的砖坯砌成,四面有斜坡门道,东边五个,北边西边各一个,宫墙之内平面近方形的地宫,面积18万平方米。

  著名考古学家夏鼎先生生前曾推断,当时在墓室顶部绘画或线刻日、月、星像图,可能保存在始皇陵。

  近年西安交大西汉壁画墓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更加直接的资料,该墓壁画内容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代表天空,下部分代表山川,主室顶部绘有日、月、流云和各种姿态的仙鹤,最引人注日的就是青莲色、白色和黑色三色勾勒的两大同心圆圈,在这两个圆圈之间绘有星辰八十余颗,这就是我国古代天文中的二十八星宿图。

        据此我们推断秦陵地宫顶部可能绘有代表天体的二十八星宿图,地宫中部安排着百宫次位、宫观台阁,下部是以水银做成的百川江河、大海。

    征服世界的御林军

  秦始皇兵马俑图库坑是秦始皇陵的一组大型陪葬坑。

  1974年3月,当时农民打井时偶然发现了一号兵马俑图库坑,1976年4月至5月又相继发现了二、三号坑,一号坑面积约14000平方米,内有兵马俑图库约6000余件,战车40余乘,是一个以步兵为主的长方形军阵,二号坑面积约6000平方米,内有战车89乘,架车陶马356匹,骑兵鞍马116匹,各类武士俑约1000件,是一个车骑步兵混合编组的军阵,三号坑面积为520平方米,内有卫士俑68件,驷马溱彩绘战车一乘,似为指挥一二号军阵的指挥部。

  秦兵马佣开放20年来,已接待国内外游客八千多万人次,其中接待光是各国元首的政府首脑就达一百多位。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是第一位参观秦佣的外国元首,盛赞秦佣是世界奇迹,民族的骄傲。

  现任法国总理希拉克1978年前来参观,他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从此,"世界第八奇迹"的说法迅速传扬开来,几乎成了秦俑坑的代名词。

  秦佣的艺术魅力使美国几任总统赶来西安检阅这支古老的军队,"1984年4月29日,美国总统里根和夫人为了看得更清,下到俑坑里,面对一匹栩栩如生的陶马,很有礼貌地问:"我可以摸摸它吗?"当得到允许后,他小心翼翼地把手放在马屁股上,突然又把手收了回来,风趣地说:"这马不会踢我吧?"逗得在场的人开怀大笑。

  1998年6月25日,克林顿总统偕夫人以及其他高级官员到秦俑馆参观,整个参观过程,他兴致极高,不停地发出"非常精彩"、"不可思议"的赞叹。

  自1982年秦兵马俑首次赴澳大利亚展出,18年来,秦俑作为中国古老文明的优秀代表和友好使者,曾应邀先后到过日本、瑞典、美国、韩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过四十余次展览,累计观众达千万人次。

  1993年,秦兵马俑首次在台湾展出,92岁的爱国将领张学良携夫人前 往参观,成为这次展览最为靓丽的风景。 1992年秦兵马俑在法国展出时,法国一家权威杂志发表文章说,一支从公元前陵墓中走出的中国军队征服了法兰西,而它比拿破仑训练的精兵要早两千年。
 
       秦始皇陵――一座丰富的文物史库

    秦始皇兵马俑被冠以"世界第八大奇迹",但和秦始皇地宫比起来,它只是天河一星,地宫虽然尚未打开,但地宫两侧的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足以使人大开眼界,那名目繁多、规模巨大的地下陪葬坑虽说经过了2O多年的勘探和试掘,它的内涵和分布仍然是一个谜,铜车马的铸造工艺是由数以千计的不同质体的零部件铸造成型,艺术形象把握得相当准确,组装结合采取了焊接、铸接、套接、子母扣等多种工艺方法,显示了艺术家与铸造师的卓越技艺。

  1976年春节,著名考古学家袁仲一先生散步至陵园西侧,他以考古学家特有的敏感在一大堆破瓦中拣到一枚青铜钟,经袁仲一研究,这是秦乐府钟,高13.3厘米,在它的腹腔内壁有四条定音带,音带上还留下了奏乐人校正钟音时锉磨的痕迹,证明它是一个标准的定音钟。1982年,我国著名音乐家吕骥来陕,敲响了乐府钟两千年来第一声,并证实这种属于古代音调的"宫"声,相当于现在的G调。国家文物局一位官员以开玩笑的口吻说:"这口钟够你们陕西人吃三年"。

  当年,考古人员在一号坑发现一把青铜剑被陶俑压弯了,当他们把陶俑移开后,这把剑竟奇迹般的反弹平直。这引起了专家们的极大兴趣,经多方测定,出土的青铜剑的硬度相当于中碳钢,主要成份为铜锡合金,此剑既硬又韧,其制造工艺使用了机械加工,特别令人叹服的是,剑的表面有一层细密的铬盐氧化物,厚约十微米,相当于一张报纸厚度的十分之一,这一发现引起了世界震惊,因为铬盐氧化处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现的一种技艺,在法国是1937年,在美国是1950年发明的,而我国远在二千多年前的秦始皇时代就已创造了类似工艺。
兵马俑发现的意义不仅在于文物本身无法估量的价值,而且对古代雕塑史、古代兵器史、古代军事史、古代科学史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雕塑艺术而论,正是由于兵马俑的发现才改变了人们对东方雕塑艺术的看法,然而谁也没有料到秦陵附近竟然沉睡着一支7000兵马俑构成的古代雕塑群。纵观这些将士俑,其雕塑艺术成就完全达到一种艺术美的高度,无论是官兵形象还是战马的塑造都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着力显现它们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它代表了中国古代写实艺术的典范,在世界古典雕塑艺术领域独树一帜。

    兵马俑的发现堪称一座丰富的古代地下军事博物馆,它是大秦帝国的历史缩影。这一切不仅反映了秦代物质文明的一面,还再现了当时的社会意识、观念和风俗习惯,这些丰富而精美的文物无疑会再现大秦帝国的辉煌……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