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壶神
——孟庆祝陶艺《壶神系列》品读
在“壶”这个十分单纯的造型母题下,孟庆祝持续探索了十年时间。这份近乎执拗的执著,已成为陶艺界熟知的话题。何以如此“钻牛角尖”?朋友难免会问,用他自己的话来回答,就是要把《壶神系列》推向极致,以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纯粹之境。 孟庆祝以百余件作品,构筑起他的“壶神”----一个单纯却充满魅力的“牛角尖”。其中滋味究竟如何,不妨近前一品。 直面“壶神”,先声夺人的是其母题,即“壶”。 壶,一种沿用千年的皿型,人们并不陌生。然而,它在孟庆祝的《壶神系列》中,纵然千姿百态却发生了价值蜕变。它被作者抽掉了似乎理所当然的使用内涵,以致显得如此颖异陌生,透出几分谜人异彩,可以肯定,把显示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壶抽象为失去现实深度关系的“壶”,正是这位艺术家不同凡响的审美切入点。这个切入点的选择,显示了他的智慧和眼光,也包含了他对艺术创造价值的贴切领悟。孟庆祝对貌似深刻的形而上学思考取代一切的作风甚为反感,相信艺术家极其创作只有立足艺术本身致力于语言的建树,才有可能获得真正属于艺术的审美价值。于是他倒空壶中的“内容”,仅仅取其“形”取其“式”,以期在单纯中对陶艺语言作深入地探索。 《壶神系列》结构形态的逻辑性和沉稳性,表明“壶”在孟庆祝的创作中业已内化为一种了然于心的造型图式。对一个志向语言建设和风格创造的艺术家来说,这一步是必要的。据我所知,孟庆祝是在艺术创作和审美发现的长期积累中逐渐达到这一步的,全无功利主义标新立异、凭空捏造之机心。在陶瓷学院任教的十年中,一头扎在工作室,潜心与陶瓷材料的创作。起初由于不谙泥性,徒手成型的坯体总是往几边歪倒,好不沮丧伤神。几经周折他顿悟到这种“歪倒”正是泥性的自然显露,自有万种审美风情可值锁定。他于是将歪就歪,歪中取正、顺势推出一系列“歪七扭八”的“壶”,建立起合乎材料特性的独特造型图式。 在深入泥性的坚实基础上,孟庆祝凭其训练有素的造型功底和天赋的空间敏感,把“壶身”、“壶嘴”、“壶柄”三要素从原形中抽离出来,作为支撑其作品形象的富有浪漫品格的基本架构,为其造型图式注入实在的内涵。如此图式确立了鲜明的“孟庆祝风格”。“壶神”之“神”由此获得一个任其显发和张扬的天地。 透过造型格局深入品味,“壶神”之“神”洋溢于“壶身”、“壶嘴”、“壶柄”的空间构筑中。它作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性风采,表现陆离奇幻的色泽,参差错综的纹迹和班驳的机理,透出颖异的审美气象。直观中,这一切以畅通绵连之势,在质地湿润细密的瓷胎表层把视觉张力和形体结构的自然韵律交融一体,提示出一种仙风道骨般的纯粹陶艺之美。孟庆祝巧妙利用泥、釉料收缩系数的差异来造成釉面丰富多彩的剥落、敛缩、裂隙、和透露效果,抑或加上因势利导、不失法度的即兴刻划装饰,使釉色胎质、纹理痕迹与空间形构间的默契,相互激发达到尽可能充分的程度。孟庆祝无疑取得了颇具启迪意义的成功。这对艺术家本人而言,他的成功与其说是开创了一种独特的陶瓷装饰风格,不如说是踏出了一条深入艺术审美境地的蹊径。 这是一条打消功利杂念、努力贴近艺术的超然心路。近一步走近“壶神”,那朴实的趣味、恬淡的情愫、清纯的意向和飘逸的气质,会让你领略到一种久违的亲切和平淡。这里没有自以为是的“深刻思想”,也没有僭妄之图的“精神骚扰”,惟有一份平常心,惟有一种抒发自然的悠悠情怀。艺术家的表现似乎无声地提请人们悉心体味贴近自然、贴近自心的亲和之美,感受超越尘世喧嚣的清静之境。针对时尚中那些花里胡哨、故作深沉的作风,如此纯朴的陶作确实寄蕴并体现了孟庆祝对艺术的一种见地。他认为:“过重使命感的思想负载,只会带来宗教般的沉重。”因此,他以看似平常的选择,诸如壶----一个传统的造型母题、瓷泥----一种古老的原料和手捏----一种原始的成型方法等等,来守护艺术朴素而根本的审美精神,并执意坚持下去,这正是孟庆祝《壶神系列》的不同平常处。“壶神”之“神”或“牛角尖”之蕴,未尝不可由此作根本的理解。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