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同走进一个色彩缤纷的童话世界,举身欲飞的仙子,婀娜多姿的仕女,娇憨可爱的娃娃,诙谐生动的社戏,五颜六色的花朵……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正是工艺大师苏梵的“妆糕人”天地。难以想象,仙子身上似随风舞动的衣襟,薄如蝉翼的披纱,俏丽女娃吹弹及破的肌肤,胖得尽是肉涡的小手,娇艳欲滴的各色玫瑰花,尽都出自于这个身高一米八的泉州壮汉之手,不同色彩的面团经他巧手揉、捏、搓、滚、搯后,一个个精彩十分的造型就跃然而出,引人注目。
看到苏梵寄给我的照片,不禁有些好奇,照片上是一位衣着时尚的帅小伙子,实在难以将他与民族味极浓的面塑联系在一起。网上采访时,我笑问他,“我采访过好多民间艺人,不是窝在乡间的老太太,就是胡子拉渣的老头,或是闲居在家的大妈,你是我采访过的最年轻最帅的民间艺人了,大多像你这样的帅哥若搞艺术,不是在弄意象绘画,就是在搞行为艺术,或是他自我陶醉的,但任谁也难以琢磨的后现代。”他呵呵一笑答道,“其实说到底,这还是一个民间美术的继承问题。”我细一想,确实,美术圈子里的年轻一代几乎极少考虑要去继承祖国的传统民间美术,这些年来多是老一辈的学者在痛心疾首地呼吁着“保护啊、重视啊、都快消逝啦!”,然而多年来民间美术于学院派艺术而言,似乎仍然难登大雅之堂,面对种类众多的民间美术,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也只给了民间美术一个年画展的空间。因此对热衷于新事物的年轻一代而言,民间美术的保护与传承仿佛一个遥远而隐约的话题,偶尔飘至耳边,也恰似秋风过耳也。
点击苏梵自办的网站,跳入眼帘的是他的壮语:
“在这继往开来的新时代里,我们年轻的一代有责任和义务将这种美好的民间艺术继承下来。将“妆糕人”产业化、艺术化、国际化;更要努力把妆糕人这种民间文化,推向艺术的颠峰,让国际艺术界读懂‘妆糕人’,它不再只是街头的小戏。 ‘妆糕人’可以走入寻常百姓家、走入艺术殿堂、走入酒店、办公等场所,成为精美饰品和收藏品!”
看着这文字,我又一次产生疑问,问他:“是什么促使你如此热爱这份艺术?你师承于谁?” 从他的答话中我得知:原来他小时候所在的村子,经常有庙会演出,和其他孩子一样,他爱瞧这份热闹。村子里老一辈人就会制作“妆糕人”,(泉州人称面塑为“妆糕人”,面塑材料以糯米为主,造型多是人物,据史料记载,这项技艺距今已有1340多年的历史了。)逢年过节就要制作各类生色鲜活的“妆糕人”,这些“妆糕人”的造型与庙会上高甲戏里的人物极相似。于是在耳濡目染下,他从小就爱上了唱南音(泉州一种古老的戏曲)、作妆糕人。然而随着他年岁增长,前辈的 “妆糕人”艺人逐渐一一离去,这份宝贵的民间遗产即将消失,浮现在苏梵脑海里的唯有祖辈们留下的美好记忆,令他觉得异常惋惜。因为喜爱和解不开的故土情结,苏梵重启记忆中的童话世界,将“妆糕人”艺术以苏梵的个性、苏梵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正如他所强调的要将“妆糕人”这一民间工艺艺术化一样,苏梵为这一传统的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作品充溢着强劲的现代气息,即使传统题材也有着清新的意蕴。在他的《放歌》、《春去秋来》、《舞韵系列》等作品中,无论是人物神情、姿态和色彩配比,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朝气,《放歌》中的小女孩造型尤其惹人怜爱,胖乎乎的小孩,红扑扑的脸蛋,一头卷曲的火爆红发张扬着小家伙的个性,只见她微闭双眼,靠在摇椅上,仿佛一边舒服地摇晃着,一边陶醉在自己的歌声中,趴在她膝上的那只笨笨的小花狗,却似瞪眼望着闻声而至的来人,与女孩的神态一松一紧,适成对比,整幅情景让人不觉悠然而笑。
作品《祝寿》表现的是传统题材麻姑献寿,人物造型清丽脱俗,姿态优雅,真似不食人间烟火,服饰色彩以极淡的粉红和纯白为主,衣带轻舞,裙裾飘飘,显得清雅至极,而在传统年画上,麻姑的服饰一向是极为艳丽的,显然苏梵在此彰显的是现代的审美理念,令今人百看不厌。
观苏梵制作“妆糕人”,无人不为他高超的技艺啧啧称叹,在今年四月北京的一个展演会上,他现场制作的《初夏》、《晨读》等作品,精细到人物的纤纤玉指清晰可见,人物身上的衣服,如丝一样轻薄,隐约透出衣裙下粉白的肌肤,更添妩媚。他制作的各类人物姿态各异、极其传神,有落拓不羁的济公、笑口长开的弥勒佛、婷婷而立的惠安女、娇憨可爱的小娃娃、雅丽高贵的仕女……这些人物聚在一起,或笑、或怒、或喜、或傲,仿佛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人物皆翩跹而至,若久久凝望,好像置身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生出无限暇思。在色彩搭配上作者是随主题需要,雅俗并举。如惠安女的服饰相对仙子而言则又是绚丽多姿,极具民俗特点。
苏梵的面塑也善于借助各类道具,如玻璃杯、瓷盘等,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最终效果,同时也易于作品的存放,这不失为对这种传统工艺的开发和创新。如作品《姜太公钓鱼》则是在一个敞口的圆形玻璃杯中,玻璃杯一圈圈的底线,恰似水波荡漾;《花杯》则是一只装有花朵和鸟巢的酒杯,玻璃的透明和清亮,使得色彩鲜艳的面塑显得雅致了许多,更有了现代味,很适合做家居装饰品,增加了实用性。同理,将不同造型的面塑粘在形状各异的瓷盘上,不仅取得一种新颖的浮雕效果,而且也易于摆放。
为自己喜爱的事业而奋斗是幸福的,苏梵在自己的“米塑坊”里,身边围绕着的全是他的“妆糕人”,一个甜美的世界,我想在这片小天地里,他每天都是快乐的,同时为了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他的世界,他也是忙碌不停的。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妆糕人”已被列入泉州市“民族民间重点保护工程”项目之一,而泉州市正是文化部今年确定的3个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之一。现在的“米塑坊”里,已经有20多位学员了,慕名来电拜师求学的,络绎不绝。相信接受并喜爱“妆糕人”这项民间工艺的人会越来越多,苏梵的艺术之路也将越走越宽。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