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陶俑。
出土陶鼎。
镇墓兽。王丽摄。
6月10日,记者在磁县北朝墓群考古发掘现场获悉,位于墓群南部的东魏元祜墓出土了精美的壁画、青石墓志及彩色陶俑等较丰富的随葬品。 据悉,此次发掘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的抢救性考古发掘,东魏元祜墓的发掘工作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承担,领队朱岩石博士告诉记者,他们是通过墓室中出土的青石墓志,准确获悉墓主人的身份及相关信息的。 ■皇室墓早年塌落免遭盗掘 朱岩石博士介绍说,该墓位于北朝陵墓群南部,东距邺城遗址7公里,西北距天子冢(疑为东魏孝静帝之陵墓)约3.5公里,属于讲武城镇双庙村地域。 出土的青石墓志记载“公讳祜,字保安,河南洛阳人,世祖太武皇帝之曾孙……”,朱岩石博士告诉记者,通过墓志记载可清楚地判断,墓主人是葬于东魏天平四年(537年)的皇族、徐州刺史元祜,且这一地域属于东魏皇族元氏的陵墓区。 “北齐皇帝高洋天保年间后期,高氏对于东魏皇族元氏大肆杀戮,元祜墓由于早年塌落,地面坟丘标识不很明显,免遭破坏和盗掘,保存比较完整”,朱岩石博士说,“元祜墓也是目前所发掘的北朝墓群中惟一没有被盗掘的墓葬。” ■残存壁画为东魏王朝画迹 元祜墓墓室四壁绘制有壁画,东壁南部绘制有青龙图案,西部对称位置画面塌落,专家从残迹观测得悉,该处原绘有白虎图案。青龙和白虎之后,各绘制一名官吏形象。墓室北壁绘有一3足坐榻,正中端坐有墓主人的形象,墓主人身后有7扇屏风。整个墓室的东、西北均绘出3柱结构的建筑,3柱之上有横梁,横梁上有人字拱。 据介绍,绘制青龙、白虎图案有辟邪、祈福的含义,绘制官吏代表着墓主人的身份,而坐榻、屏风及建筑图案则是在“视死如生”的想法下绘制的。 朱岩石博士表示,元祜墓墓室壁画格局新颖,是迄今难得一见的东魏王朝画迹。“接下来,我们将邀请有关专家,将壁画完整地从墓室中取出,残缺部分也要取回来通过红外观察有无线条存留,最终整理出复原图”。 ■陶俑色彩鲜艳出自官署作坊 元祜墓中的随葬品保存状态较好,总计有190余件,其中陶俑145件。陶俑的工艺精湛、色彩鲜艳,面部表情刻画细致入微;陶瓷青铜器制作规整,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据介绍,由于该墓葬是东魏从洛阳迁都到邺城第四年营建的,在随葬品的艺术风格、技术水平方面都有所体现。其中的骑马俑与北魏洛阳城永宁寺出土的彩塑颇为神似,应该是出自洛阳工匠之手,属于东魏官署作坊的制品。 随葬品还有部分雕塑作品反映了东魏时期的丧葬习俗和艺术特色,为研究当时的人物服饰、兵器、政治制度等提供了线索和依据。 相关链接 燕赵大地首次发现秦人墓 记者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磁县北朝墓群北段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战国时期秦人的墓葬和遗址,这也是在我省范围内的首次发现。 专家介绍说,由墓主人仰身屈肢的葬俗,及墓中出土的器物可以判断该墓葬为秦人墓葬。战国时期,此地本属于赵国地域,此发现对研究秦始皇东征路线,及秦国灭赵后在赵国的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考古队已申请在所发现的遗址附近,继续发掘1000平方米,以全面了解遗址的面貌。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