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艺术杂谈>正文

示范的意义

更新时间:2007-05-25 23:06:3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吕品昌 编辑:kk2mm 浏览量:3555

   尚晓风的这个展览着实让我感动。因为展示在这里每一件作品都是他上课时为学生做教学示范所留下的作品。从这些数量可观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尽责教员的工作量、看到了一个教师严谨的思考和作为、同时我们还能真切地感受到一个教师在教学上的快乐和自信。

  其实示范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在技法训练和创作实践环节(特别是技巧)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以身作则地展示其思考与实践,可以使学生获得比单纯理论表述远为深刻和丰富的领悟。也许是教师毫不经意、一带而过的处理表现,却有可能给一些学生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体验。也许教师会遇到和同学同样的问题,教师对问题处理的表率作为,会让学生们钦佩。可能这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实力的挑战,然而这同时会使学生和老师为追求同一个目标而相互促进。这是示范的作用和意义。

  尚晓风1985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留校任教多年。1989年赴澳州接受了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的雕塑训练。可以说他是一个对两个体系(美院写实和西方抽象)都有较深体验和实践的艺术家。多年来他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将自己在获得抽象材料表现经验之后,重新面对写实雕塑教学和创作的新的感悟带回母校。

  尚晓风认为:泥塑训练有两个目的,一个是使学生通过对自然(人体模特)的观察了解自然界中的形体变化规律。(人体的基本结构、动态变化规律)。学习写实的雕塑技巧和工作方法。第二则是学习材料(塑泥)的自然属性,体会材料在塑造过程中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发掘独立与人体语言之外的“雕塑语言”。

  他强调最多的是,学生应该把训练的注意力放在对自然的感受上,感受自然形体在空间中存在的最基本状态,通过感觉、理解、以及塑造过程来领会古典写实风格所包含的雕塑语言,而不是简单的获得描写自然的能力,不是对自然的复制。一句话,抛开对于观察和模仿对象的细节、皮毛的拘泥,直接了当地表现空间、塑造体积。拒绝“僵”、不要“磨”,要时刻保持新鲜感。

  在泥塑的教学中尚晓风特别注意学生自身创作潜能的开发,提倡把习作当创作对待。他善于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去寻找与自然融合的特殊途径。因为每个人对自然的感觉都不一样,感受方式也不同,不以单一的模式来要求所有学生,无论是课时的长短、作业的尺寸都是灵活掌握。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帮助他们找到最适合的工作节奏和塑造方法,使学生在工作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愉快,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同时他也注重材料语言与雕塑语言的结合。通过一系列对“泥土”的材料肌理感的实践研究,得到技能的训练和操作层面上的技术支持和感觉,注入对象思想、情绪的交流与表述。注重作为精神载体的材料语言和形式语言所带出的各自不同的感觉方式和表现方式,从而形成并进入个性化表述的层面。引导和启发学生去尊重自己的感觉和表述方式,构成了他泥塑教学的重要形式和手段。

  当教师是不容易的。你可能不在意自己付出的体力、心力和时间,但你必须在意并关注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他们的工作状态、是否能真正挖掘和充分展现出才能?你还必须在意自身学术的建设、更新知识,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

  尚晓风的教学研究和成果是丰硕的,他的投入和热情令人感动,值得敬佩和学习…

                                                       2007年3月5日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