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纪事>正文

张尧:在道与艺之间行走

更新时间:2007-05-17 08:41:28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编辑:木子 浏览量:10243

    在中国陶艺界,人们常常会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不高的个头,一双明锐的眼睛,一个八字胡,行动麻利,声音浑厚中夹杂着南方口音。2007年4月,他促使一个中国陶瓷艺术界的盛会在家乡清镇市举行,他正在探索,如何让家乡通过陶艺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

  上世纪60年代,张尧出生于贵州清镇,3岁开始跟随著名雕塑家田世信先生学习美术,并随外祖父生活在清镇一中,在那里度过了中、小学时代。

  1988年,张尧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陶瓷美术系毕业,他放弃了许多人所向往的北京,回到贵州省第二轻工业学校工艺美术科造型专业工作,并担任该专业主任。任教不久后,张尧为了能够从事自己的专业,转而选择了山西师范大学,这一呆就是11年。

  黄土高坡上的转机

  1992年深秋的一个下午,在山西师范大学附近的一段废弃的土城墙根下,一缕炊烟慢慢升起,未燃烧完的灰烬夹杂着柴火的味道,渐渐消失在天际。在窑火忽明忽暗中,张尧用一双期待的眼睛正在努力地期待着一个个“新生命”的诞生。许多年过去了,张尧对陶艺依然是那样真诚如故。

  在山西的11年间,张尧几乎走遍了各地民间陶瓷产区和博物馆,亲自上山取土选料,在当时设备简陋的情况下,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方法进行原料加工,自制土窑进行作品烧制。由于经验不足,在几乎弹尽粮绝的环境下,经受着一次次打击的失败。当人们都热热闹闹沉浸在过年喜庆气氛中的时候,他却独自一人在窑边,开水就着窝窝头,在零下20多度的冰天雪地里,一次次将希望之火点燃。

  1993年,命运似乎有所转机,在同师长和同学的交流后,萌发了在北京举办现代陶艺展的想法,并且得到了积极响应。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开始对红陶进行创新研究,他一方面对山西的陶土原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并采用自制的倒焰窑和当地的风化石、粘土,加入一定量的三氧化二铁做陶胎,在烧成的过程中加入其它辅助燃料,使它出现区别于传统红陶的效果。另一方面,利用煤烧的不稳定性加以人为控制,从而烧制出了更为独特的并且极难复制的现代陶艺作品。

  陶艺的春天

  1995年5月,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准备张尧同其他两位艺术家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三人现代陶艺展。此次展出的作品,凝聚了他在山西6年多来对红陶、炻材的研究成果。作品全部采用素陶,没有华丽的色彩,也找不到过多的装饰,造型简洁、朴素、厚重、大气。红陶土因可塑性好、易于成型、烧成温度高、颜色变化丰富、粗犷大气而深受国内外专业人士的好评,后来,陶艺作品《大人俑》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的早期作品《融》、《季节河》、《鸟语》、《两个老黄瓜和小天使》,多在传统容器造型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简洁的线型将自己对北方生活中的感动与黄河岸边河床上留下的自然肌理、弯弯曲曲的山间小路、甚至一粒种子、一朵不起眼的野花、几块不经意的石头进行诠释。作品中似乎找不到丝毫的委屈与沧桑,相反却透射出一份自由与浪漫,作品中的每根线、每个肌理,都包含着无数的情感。既是对生命的诠释,也是对黄土地的讴歌与厚爱。似乎喝黄河水长大的人,血液里流淌的也是“坚韧”与“亲情”。

  就是在这片黄土地上,张尧凭借着对现代陶艺的执著与真诚,用古老的黄土掺和着黄河水,构建着现代陶艺作品的根与魂,也成就了山西陶艺创作群体共同的特性。

  无法想象,在上世纪90年代初高校艺术教育相对落后的黄土高原上,竟然已开设有现代陶艺课,而人们对陶艺的认识与接受过程之快,使张尧在山西这片古老又神奇的土地上,较早地迎来了现代陶艺的春天。1997年“黄土风――山西现代陶艺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得到国内陶艺界同行的认可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河韵》、《流沙》被中国文化部代表国家永久收藏。从此,张尧也与山西陶艺普及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自己创办天人艺术工作室,将多年的陶艺制作工艺和创作经验无私地传授给大家,并义务到各地进行学术讲座与陶艺辅导。

  1999年,张尧的红陶作品《落叶之秋》入选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第八届世界陶艺大会作品展,山西的现代红陶作品也首次被世界著名的陶瓷专业杂志之一捷克《陶瓷与玻璃》刊登。

  媒体关注、新闻采访、报纸介绍逐渐多了,张尧却感到自己肩上的重担越来越重了。在多次参加国内外陶艺教育大会后他逐渐认识到,只有群体创作力量的全面提高,才能真正看到我国现代陶艺教育的春天。在他的带动下,山西的现代陶艺队伍由几人发展到几个班级。目前活跃在国内陶艺界的青年陶艺家王纪平、段禹光、王向阳、杨涛、张昕、冯丽萍等人,正在用各自的语言演绎着山西现代陶艺新的一页,将现代陶艺的薪火越燃越旺。

  第二次旅程

  2001年,在同学的再三邀请下,张尧又告别了曾经奋斗11年的黄土高原,来到湖南工业大学工作,开始了现代陶艺创作的第二次旅程。但是摆在他面前的同样是当地对现代陶艺的平淡与陌生,产区的保守观念与陶艺家们的各自为营,使他不得不无数次地奔走于产区与陶艺家之间。也许是感召于恩师的教诲,也许是忠情于导师对产区的期盼,面对满目疮痍的长沙窑和产区陶瓷的落后状况,他的心又一次软了。

  于是,张尧扛起了湖南陶艺这副重担。一年后,省陶协成立了;三年后,省美协陶艺委员会也成立了;五年后,各地市陶协也相继开始成立了。可喜的是,一支更为强大的陶艺创作队伍在展览中成长起来,并且成为了湖南现代陶艺的生力军。他们有的是来自产区的设计师,有的是来自艺术院校的师生,有的是来自科研院所的骨干。在协会的组织与号召下,逐渐形成了一支具备产、学、研能力的三位一体的现代陶艺湘军。他们通过挖掘湖南本土文化特色,结合山西的创作经验,对长沙窑、醴陵窑进行系统的研究,开发出具有湖南特色的“楚风、楚味、楚骨”的柴盐混烧陶艺作品。

  这个时期,张尧的作品主要为抽象表现主义风格。创作语言上多以南方都市生活题材、自然景观题材、浪漫抒情题材为主,造型上更加自由。从《都市丽人》、《碗――一个民族的脊梁》、《生命颂歌系列》等作品中,已显露出他对湖南铜官陶材料的泥性把握和烧成过程中人工窑变效果的控制。如通过柴盐混烧使作品表面形成自然流淌的盐釉肌理和灰釉效果,为现代陶艺创作增添了新的表现语言,被人们贯以“中国灰陶”的称号。

  在创作之余,他不停奔波于产区、陶研所和高校之间,对湖南等地的民间名窑与现代陶艺教育现状进行互动研究,并且将国内外先进的陶瓷工艺与创作观念引入产区生产设计中去,提升产品的艺术品位和市场竞争力。如他设计的“天人和”精品“酒鬼酒”容器包装,便是现代陶艺带动产区陶瓷设计创新的一个好的开端。

  设计的多样化也丰富和拓展了张尧的创作空间。如他创作的新釉下五彩瓷作品《生命颂歌系列之小草》,打破传统装饰构图和装饰技法,将油画的点彩技法应用于陶瓷装饰中去,或将化妆土与釉下五彩装饰相结合。优美的造型加上梦幻般的色彩,犹如江南少女般的温润淡雅、清新别致,充分传达出釉下五彩瓷的薄、纯、白、雅。一个毫米厚的瓷胎,在经历1320度的高温后却变的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罄。可谓真正的脱胎换骨。

  从陶二十余载,在同泥与火的接触过程中,张尧也变得越发本质与自然。

  这时候的张尧,脸上仿佛又找到了久违的笑容。他的队伍越来越大了,凡是与陶艺发展有关的,他都乐于去帮助;他的观念越来越有人听了,闻者受益。了解他的人,知道他的真诚;不了解他的人,畏惧他的直言。大道归真,做人也罢,做学问也罢,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对自己更真实。真实做人,真实做事,这正是他的从艺之道与处世原则。

  张尧面前的路还很长。他说:“去接触有可能接触到的各行业的智者,以期待他们从思维上给予我必要的提携;要向我们的祖先讨教,去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以得到心灵的纯净;更要向陶艺界的前辈和同仁们讨教心里无知之法,以期待作品的更为完美;最后我更要像古之有志者一样,去探访自然之师,以期待自然天成的主张早日实现。”在经历了42年的风风雨雨之后,张尧依然是那么直爽与痛快,做人依然是那么坦荡与率真。

  后 记

  张尧有着浓厚的恋乡情结,身在外地却一直保持着收看贵州新闻的习惯,常常盼着听到一些家乡的人和事。今年4月,在张尧的大力倡导下,“二○○七中国陶瓷艺术论坛”在家乡清镇市举行。其间,会议内容着力宣传这座美丽的“湖城”,张尧希望通过陶瓷艺术能提高清镇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向世人展示她的魅力与风貌。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