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9日,清华大学工美学院教授、天津“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锠从扬州坐火车匆匆赶回北京,准备“迎接‘北京泥人张’的官司”。
2007年4月10日,天津,“泥人张”第六代传人张宇和天津市泥彩塑工作室打完五年的官司。现在,他等着一块市文化局承诺给他的“牌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牌子。
袖口里捏泥人
2007年春节前,张锠回了趟天津老家,准备编写《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泥人张传》。他记得,天津西北角大丰路有座大丰桥,过了大丰桥,就是天津西站,小时候,他常过桥去抓蛐蛐儿。沿大丰路往西北角走,左拐是一个封顶的巷子,人们叫它韦陀庙。去那烧香,多是为了祈子,领走一个叫“娃娃哥哥”的小泥人,供在家里,以期生养一个“娃娃哥哥”一样的胖小子。父亲张景祜每过一年,就要给有些人家翻新“娃娃哥哥”,让它们“长大”,那叫“洗娃娃”。
过了巷子,就是天津韦陀庙东街3号,那里,从前有个一尺多高的茶具,从早到晚,满着,沸腾着。周围一群天津名士边饮茶,边品说桌上的一个个小泥人……
这里,曾住了“泥人张”的四代人
张明山(1826年—1906年)是第一代,自小喜欢捏泥巴,少年时,偶遭人戏。咸丰年间,他常去两处:东北角的戏剧大观楼和北关口的天庆饭馆。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说了这一段,在天庆饭馆,张明山遭巨商张锦文(外号海张五)恶言:“在哪儿捏,在袖子里捏?在裤裆里捏吧!”张明山只顾继续喝酒。酒罢,张明山“啪”的一声在桌子上留下那泥团。那就是活脱脱的一个海张五。海张五冲着离去背影说:“这破手艺也想赚钱,贱货都没人要。”
数日后,张明山打出招牌:“贱卖海张五。”招牌下摆着百数个“海张五”。围观人群笑声不断。海张五没有办法,只好花大钱,将张明山的“海张五”一一买走。
张明山的绝活就是“真”。为练这个,他常泡戏剧大观楼,把泥藏在袖口,边看边捏那些台上的角儿。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余三胜到天津演出,他是道光年间春台班领衔主演,以擅唱“花腔”著称,是当时响当当的名伶。18岁的张明山观其演出数次,终塑成一尊余三胜泥像,抓住了他的神态特征,被誉为“活余三胜”,一时名噪。就这么着,被他捏过像的京剧名伶有谭鑫培、杨小楼、汪桂芬、程长庚、田桂凤……
徐悲鸿评张明山泥塑“比例之精确,骨骼之肯定与传神之微妙,据吾在北方所见美术品中,只有历代帝王像中宋太祖、太宗之像可以拟之。”也许正因为“真”,怕张明山的伶人也有。据传,某日,名丑刘赶三登台演出,看到张明山端坐首席,赶忙退回后台,他说怕张明山一五一十地捏出了他的丑像。众人尽皆哄笑,这一笑,张明山的“泥人张袖口里捏泥人”也就传开了。
如今,第六代传人张宇在天津打理的泥人张美术馆,就珍藏着《余三胜像》,也是当世仅存的一件。
慈禧,不爱金人爱泥人
张锠说,现在颐和园的乐寿堂,还存着曾祖做的泥人,把玩这些泥人的主儿就是慈禧太后。
张明山成名之后,便开了一个作坊,边做边卖,日子清贫。20多岁的时候,北京来人说,有个王爷要请张明山去府上做长工。张明山这一进王爷府,便过上吃喝无忧的日子。数年之后,王府上下,从福晋到仆人到马匹,没有他没捏过像的。
1904年,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慈禧面前,摆了一列寿礼。开滦矿物局送的纯金雕塑《金八仙》摆在了最前,内务府大臣庆宽的“泥人张”摆在了最后。慈禧前面的看都没看,径直走到最后,拿起“泥人张”即爱不释手。庆宽因此得慈禧宠爱。为考证此事,“泥人张”的第六代传人张宇找到庆宽在美国的孙子。他说:“此事可确信,祖父时常提起。”
在王府呆了两年,张明山就走了。回津以后,张明山在溯古斋经营自家生意,并趁早将手艺传给了两个儿子张玉亭和张华棠。
1906年,张明山辞世。9年后,他的作品《编织女工》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二等奖。
洋务运动兴起之后,不少西方人来到天津,看到“泥人张”,大加激赏。但是要买“泥人张”,就不那么容易,毕竟不是谁都能找到藏在深巷子里的韦驼庙东街3号。
100多年前,商人赵月廷来到3号,人们叫他赵四爷。赵四爷在当时非常繁华的商业街固医街有个铺子,叫同升号,卖杂货的。赵四爷请“泥人张”拿一些泥人去同升号寄卖。
于是,赵四爷下订单,给材料,要题材,张家就照单捏像。赵四爷每周差人来取,一般一取就十多个,用蒸笼一般的屉子装走。
买了“泥人张”后,赵四爷生意越来越好,每周脱货,于是,同升号干脆做起了“泥人张”专卖,铺子也由一家开到了三家。
1937年7月,天津沦陷。“人们生计都成了问题,谁还会买‘泥人张’啊?”张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