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物纪事>正文

借米又借钱 成都好人成就“金箔富翁”

更新时间:2007-04-04 08:40:18 来源:成都晚报 作者:宋林风 张欧 黄旭阳 编辑:小路 浏览量:4448
  40岁的南京人张维发13年前刚来成都时,曾“混”到身无分文、靠借米借钱度日的境地。但在自己的努力和成都好心人的帮助下,他从一无所有,变成了今天的千万富翁。

  昨日,坐在自己宽敞的办公室内,张维发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张维发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一位千万富翁,在说到“千万富翁”这四个字时,他略带羞涩地笑了起来。“我在今年希望再多帮助几位贫困生。毕竟,没有成都好心人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感谢这座城市。”

  ○创业成都

  14年前被派驻成都

  张维发1966年出生在南京城南江陵市的一个小山村,父母都是农民,一家人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高中毕业后,张维发开始一个人闯天下,到南京学油漆手艺,并成为在当地很有名气的油漆师傅。1990年,张维发进入南京金箔集团,成为一名油漆工人。1992年张维发被公司提拔,出任成都分公司经理。

  虽然从工人被直接提拔为分公司经理,但当张维发知道自己被分到四川成都时,心里非常不情愿,“我当时听说四川很穷,业务不好开展”。但想到这是公司给的一次机会,他不能就这样退缩。于是,1993年11月,张维发带着妻子和几名工人离开老家,赶往成都。张维发至今都还记得当年来成都的心境:“相当悲观。”

  来成都的路上,正值秋冬季节,火车到了河南地界一片黄土,再往前走又是黄土高坡,“说实话,当时心就凉了”。不敢继续想象到了四川成都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张维发闭上了眼睛,“眼不见心不烦”,希望自己一觉睡到成都。但等张维发睡醒,火车已翻过秦岭,“睁开眼睛一看,呵呵,满世界的绿色,生机勃勃”。此情此景让张维发生出一丝信心。

  凭一张“委任状”闯市场

  离开南京总公司时,张维发只有公司颁发的一张委任状,其他什么也没有。来成都的时候,张维发带上了自己所有的积蓄:1.5万元钱。随后在洞子口租场地开始发展业务。因为贴金箔当时在成都是一个新行业,所以推销一个新产品是非常困难的。当张维发骑着自行车上门去推销时,别人都不接受,都认为他推销的金箔是假材料。张维发还记得他第一次上门推销时,厂家的经理亲自把他从办公区内“送”到厂门外,“不过不是礼送,而是一路把我骂出来”。

  最困难时成都人伸出援手

  几个月下来,业务毫无起色,但几个人的住宿、交通和生活,都需要花钱,当带来的1.5万元只剩32元时,张维发想到了“借”。“那是1994年4月份,那天早上,我硬着头皮去公司所在的那条街认识的成都街坊朋友那里借米。”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张维发敲开了仅仅只是认识的街坊的门,这位成都中年妇女爽快地借给了张维发米,还鼓励他坚持下去。接下来的一周,靠着在好心街坊那里借的米,张维发度过了最困难的日子。

  就在张维发一筹莫展的时候,另外一位成都朋友向他伸出了援手。“这位朋友姓戴,他知道我的情况后,东拼西筹借给了我2000元现金。”在借来的米和2000元现金的支持下,张维发揽下了在成都的第一笔业务,并迅速打开了成都市场。从成都的工艺品制造厂家着手,张维发的金箔产品很快被四川人认可。

  工厂落户郫县一年要赚几百万

  张维发来成都打开业务市场后,第一年就挣了200多万元。1999年,张维发正式脱离南京总公司,在成都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现在每年达到几百万元的利润。”2004年,张维发将自己的公司搬到了郫县红光镇。“我能有今天,和政府的支持也分不开。”张维发说,当年,郫县政府专门对张维发的项目做了详细考察,最终同意他落户郫县。张维发一次性买地10亩,投资一千多万元建厂。很快因周转问题,出现资金短缺,“每天都要损失近万元”。这个时候,张维发的成都朋友再次向他伸出援手,帮他渡过了难关。

  昨日,张维发在自己环境优美的办公室内,仰靠在真皮沙发上,脸上写满了自信。成都标志、人南立交桥上的太阳神鸟、成都锦城艺术宫贴金雕塑、天府广场太阳神鸟、温江城市贴金雕塑、都江堰旅游城市标记贴金雕塑、“古琴台”石刻字贴金、四川地区所有“公”“检”“法”国徽制作贴金……这些金灿灿的贴金作品,都是来自张维发的工厂。

  现在,张维发已经将公司发展到四川各地以及云南、贵州、西藏、青海、甘肃等省区。金箔远销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北京、辽宁、山东、山西等地,还出口到东南亚及港澳地区。

  ○享受成都

  享受生活,成都很舒适

  石先生是张维发的朋友,长期在精神上、资金上支持他。“我在资金紧张时,他不时会拿些钱给我用,我问他为什么拿钱给我用,他说你们江浙人就会拿钱投资生产,我拿钱给你是让你不要太累,学我们享受生活。”

  以前,张维发对成都的生活感到非常不习惯。“一年四季很少看到太阳,我还吃不惯辣。”在成都生活13年后,张维发说,他现在已经离不开辣。“以前是对成都不习惯,现在是对南京不习惯了。”现在,每周都吃火锅的张维发觉得,成都很舒适,是一座适合生活的城市。

  “感谢成都这座城市,给了我发展的空间;感谢成都的好心人,给了我今天。”虽已成为千万富翁,但张维发依然对当年帮助他的成都人念念不忘。

  ○感谢成都

  感恩,每年帮助几位贫困生

  有了今天的成就后,张维发开始想到回报成都。“对成都的最好回报,就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张维发公司要招人,他首选成都人,现在他公司的员工,绝大多数都是成都人。

  2003年,张维发在报纸上看到乐至女孩李晓欢因父母离异,考上了武汉一大学却无钱读书的新闻。他当即和这位女孩取得联系,资助了李晓欢4年大学的全部费用。

  2005年,张维发接到公司一员工的辞职信。这位女员工母亲很早就去世,而当时父亲又得了重病,这位员工只好辞职去医院照顾父亲。张维发知道这件事后,不仅没有批准这位员工辞职,还发动公司员工捐款。

  张维发说:“我接下来希望每年帮助几位贫困学生,解决他们的学费。”

  不同的故事传递相同的感情

  本报特别报道组 记者 张欧 黄旭阳 宋林风

  本报连续五天推出“感谢成都·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的故事”报道后,不少朋友争先恐后地打进本报962111热线,倾诉自己与成都的精彩感人故事。他们中有刚到成都生活不久的大学生,也有来自外地却通过自身努力扎根成都的成功人士。不一样的故事,传递着一样的情感——感谢成都。

  特别提醒

  今日,本报热线电话962111继续开通,我们期待你精彩的感恩故事。同时,只要打进本报热线962111的热心读者,都将获得一份精美礼品。

  ○热线摘录

  王先生:(130844*****)1995年我大学毕业后就随女友来了成都,这个飞速发展的大都市藏着无数的成功机会。我在某医疗器械销售公司干了两年后,便决定自己出来开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帮我办好了手续,效率很高。公司在经营的过程中,政府部门还经常牵线搭桥,举办各种招商会,使得我的公司迅速发展,现在年营业额已经超过两千万元。感谢成都的政府和市民给我提供了这个机会。

  代先生:(1330639****)我2000年到成都后一直在建筑工地干活。以前在南方打工,包工头经常克扣工钱。来成都后,不但工资可以按时拿到,太冷太热的时候还可以休息一下,政府对我们也很关心。在成都打工就算累点也愿意,毕竟在这个地方心里头没觉得苦。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