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间文化中寻觅灵感
(在中国雕塑论坛上的发言)
以整个社会的当代环境雕塑艺术发展情形来看,从一阵风似地大兴土木的夸张建设,慢慢趋于理性的把握了,虽然这样的扭转似乎是比较缓慢的,但是毕竟已经在握有环境雕塑的决定权的领导者心里生出了苗头。这真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又有一个问题接踵而来,就是很多的雕塑创作中注重材料的精良和形式的美感,忽略了或根本没有注重把握文化的积淀。 环境雕塑的传统文化积淀问题,是我们老一代艺术家不断提及的问题。假如把文化积淀比喻成为脉搏,那么供血欠缺必然导致脉搏的薄弱。其实,我们有丰富的血源,那就是我们身边土生土长的民间文化。 纯粹的民间文化中的艺术不能够称之为“艺术”,因为它是最初的产生不是有意识的刻意的创作,只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之后愉悦生活的方式。正是基于此,民间文化更有着其质朴和民族思维的下意识,也正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我们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生产状况,又是多地域多民族的国家,民间艺术可谓遍地开花、随处可见。 仿佛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不可以拿来就用呢?为什么视而不见呢?为什么嗤之以鼻呢?为什么频频闹出创作者将民间艺术内涵搞杂搞混的状况呢? 其主要原因是以下几点: (一)过去我们的老一代艺术家或艺术工作者,由于自身意识和社会因素,与整个生活贴得非常紧密,生活里的艺术仿佛是自己的血脉,已经流淌贯穿起来。如今的绝大多数艺术创作者,仅仅是利用偶尔的采风或走马观花的形式去了解,或者通过显示器来了解,必然是概念性的、皮毛性的。民间文化有着各类的不同的自身极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不了解其所以,就不了解其本质。造成的弊病是,包裹着民间文化的浅显的外衣,或各类民间文化符号的拼凑,以至于是伪民间的和违反民俗的很多东西的出现! (二)民间文化的刮风问题也很严重。把民间文化作为一种猎奇来看,猎奇的东西必然是突如一阵风雨来,风雨散去就无人过问了。中国的雕塑艺术工作者不具备民间文化的文化底蕴,怎么能够在这片土壤里创作呢,怎么能够真正创作出为环境和大众津津乐道的作品呢? (三)民间文化是扎根于大地的,所以是土的,外来文化是吹过的风新奇好看,所以是洋的。如同我们当初社会里的扔掉布底鞋,穿上塑料底一样,我们的拥有决定权利的环境里的领导者口味是喜欢“塑料底”,我们的创作者一方面是跟风,一方面是拿来的好使的心理,以创作民间传统意念为不屑。 (四)民间文化里有着丰富的源泉,但是也有着千篇一律、刻守古板的弊病,任何艺术形式都是不断前进的,民间艺术形式在用于环境雕塑的过程里,也是要本着融合、取材、创新的精神去完成的。当出现不断的复制的形式矗立于不同的环境的民间雕塑的时候,民间艺术的那层本应该夺目的光环失去了颜色,成为了人们心目里的墨守成规的代表了。 基于众多的原因,我和我的创作集体围绕民间文化和环境雕塑的融合方面的创作做了一些尝试, 仅仅是尝试,目的就是不断探索民间文化与环境雕塑的融合,不断理解和体会民间艺术的魅力,不断将民间文化的魂魄纳入到我们的雕塑中来。 我们创作室的众人只能算是民间文化的爱好者,了解和研究均谈不上。我们觉得对于民间文化的认识,不能够简单地猎奇,猎奇心理仅仅是隔岸看火,不能真正吃透民间文化的广博内涵。从2002年起,我们自发地开始了“寻梦民间”的雕塑艺术创作,希望自己脚踏实地地从一个地域开始,选择了陕西这个蕴涵丰富民间文化和艺术的区域。我们用自己的脚走了三边地区、渭南和汉中,和那里的最普通的乡下人打交道,希望最近距离地直接贴近他们。汲取的营养直接用于我们的“寻梦民间”。在和凤祥的泥塑作者胡新民一家聊天后,发现了有趣的现象,就是他们做的泥塑造型,都是几辈子人口传和手把手教授的,本来希望能有更多的形式的新的探索,或增加现代的符号,可是经过几次都失败了。我们觉得土生土长的凤祥泥塑,如果需要更新,是需要具有专业审美的艺术工作者去挖掘探索的,另外,正是因为它的土,所以成为了独特的文化现象,绝对不是改变了形式就可以轻易地变革的。民间艺术还是要在本土保持自己的原始性,我们汲取它里面的营养,是为了在自己今后的创作里加以运用,不是简单地更新变化。 对于民间文化的兴趣不断的浓厚的过程里,我们在博客上和其他民俗者一起举办“民间文化传承工作群”,广泛吸纳全国各地的爱好者,如今已经发展了几百人,各个行业都有,让大家讲自己身边的民间故事,展示身边的民间艺术瑰宝,才发现,我们的土地上居然有这么多的尚未开采的宝藏呀!在今年7月到9月,我们的“工作群”又开展“民间文化传承季”活动,在新浪网上一度非常火暴。利用现代的网络资源,联系开展座谈、实地采风,将民间文化的资源不断地烙在心底。另外,我们感到,与不同行业的爱好者交流,向他们请教,更会促进我们的了解学习,在大墙里是感悟不到民间文化的真谛的,在书本里是无法体会民间文化的灵魂的。这就是我们的“不务正业”的种种活动的目的。 西北工业大学在建校65周年的活动前,要创作一批具有学校历史感、人文感的雕塑艺术,其中的主要的大型浮雕创作工作交给了我们。因为他们学校是以航天、航空、航海的三航教育为主的教学,学校的吴丁毅教授就和我们谈,校园里充斥的过多的代表飞机的翅膀、代表火箭的大柱子,实在是没有任何的文化和历史感。有没有一种方式,将中国的祖先的文化与我们现代的高科技相结合的路子。我们在与其探讨之后,立刻想到了运用民间传说的形式来反映。取材于远古神话传说,浮雕分为三个主要部分:位于最上部的是“嫦娥奔月”,隐指航天特色,“嫦娥奔月”的故事记载于两晋时期干宝所著《搜神》中,“羿请无死之药于王母,嫦娥窃之以奔月”;中间是传说中的“羽人飞天”,隐指航空特色,“羽人飞天”来缘自战国时的《山海经》,之中杜撰了身长羽翼的“羽国人”,他们可自由飞翔在天空中,犹如鲲鹏展翅;浮雕的下部是“琴高遊海”,隐指航海特色,汉代刘向所著的《列仙传》里,有一位赵人琴高,善鼓琴、修习道术,尤其可乘鱼在浩瀚清波中来去自由、行走如飞,这便是“琴高遊海”。嫦娥奔月、羽人飞天、琴高遊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年代人们畅想征服神奇太空、天空、海洋的智慧结晶,西工大独特的“三航”科技恰恰与三个古代传说文化息息相关,且古代神话又赋予“三航”科技以浓厚的浪漫色彩。浮雕作品后来成为了此校园的一个主要特色,形象被运用到他们所有的礼品和对外宣传画册上。 民间文化带给我们的灵感就是在这具体的创作里,我们因此感受到了它那无穷无尽的源泉和魅力!从中,具体的体会是,(一)不要为了融入民间文化而融入,贴切自然是创作中的始终需要把握的尺度;(二)体会民间文化,借鉴民间艺术,除了外在的形式的借鉴,还有文化内涵和灵魂的借鉴,这需要我们的去真正地深入理解其文化的历史沿革与发展;(三)环境的不同决定了雕塑的主题的不同,借鉴之中有变化,借鉴之中有选择,也需要我们掌握更多的民间文化的内容,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地借鉴。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