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四羊方尊等55件文物抵长 战备级别护送国宝进城

更新时间:2007-03-13 08:32:00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徐海瑞 编辑:小路 浏览量:351

    昨日下午3时,京珠高速公路星沙收费站。随着两辆满载国宝的货车徐徐停靠,等候多时的武警队员持枪上前,在车前一字排开,形成严密的守卫“墙”,现场气氛也随之变得格外严肃。车上的国宝便是即将开展的“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展”的全部展品,包括阔别湖南50年的四羊方尊。

  一路做到人不离车

  四羊方尊、金缕玉衣、玉龙……55件(组)国宝珍品,终于在人们的期待中抵达长沙。

  “从北京到长沙,我们走了将近3天,一路都很顺利。”负责全程押运的湖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游文新告诉记者,为了确保国宝安全,他们不仅花费巨资聘请了专业的珍品运输公司,还对运输行程严格保密,运送途中的车速也严格控制在每小时60-80公里,以保证文物在车厢内的稳定和平衡。

  和国宝一同抵达长沙的还有国家博物馆的保卫人员。“这批国宝价值极高,我们馆领导很重视,特别安排我们随行。”国家博物馆保卫处的赵炜表示,一路过来,他们一直提高警惕,做到“人不离车,不敢对车上的文物有丝毫怠慢”。

  战备级别迎接国宝

  昨日,在运输国宝的两辆货车前,长沙市武警支队某中队的7名武警荷枪实弹,一字排开,严密保护车上文物安全。中队长徐国强说,为了确保这次任务的完成,他从接到通知时,就开始对队员进行“战前动员”,“这些文物都是国宝,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徐国强告诉记者,刚刚上任两个月的他以前从来没有执行过类似的任务,“今天能够来到这,感觉很高兴,保护国宝级的文物,这也是我们的荣幸。”徐国强还特别提到,为了确保文物的安全,此次执行任务的所有队员均配枪上阵,保卫工作达到战备级别。

  国宝进城全记录

  12日中午,湖南省博物馆迎接人员开始筹备车辆,联络相关武警和交警;

  下午2时,长沙市交警部门派员抵达星沙收费站,清理站前停靠车辆,维持现场秩序;

  下午2时30分,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员与武警会合,分乘6车,由长沙警备局车辆引路,前往星沙收费站迎接;

  下午3时,车辆抵达收费站,7名武警荷枪实弹,一字排开,等待国宝归来;

  下午3时10分,运输国宝的两辆货车缓缓抵达收费站,工作人员开始为车辆挂展览横幅,武警全程持枪戒备;

  下午3时30分,运输国宝的货车再次启程,跟随长沙市警备局车辆进城;

  下午4时20分,国宝抵达湖南省博物馆,在武警护卫下,停靠于停车场;

  下午6时30分,停车场进入严密戒备状态,工作人员开始搬卸国宝,并将其放入指定展厅,等待开箱。

  [市民反应]

  风光带四羊方尊雕塑吸引市民

  四羊方尊回到老家湖南,离家50年的儿子终于回家了。市民得到这一消息,兴奋地奔走相告。不过,四羊方尊要到3月30日才能与市民见面。昨天,许多市民为了先睹其风采,趁着好天气,纷纷来到湘江风光带,观看四羊方尊雕塑。

  湘江边上,“稀世珍宝”在落日余晖下反射出光晕。许多的市民都在塑像旁留影。“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五千年前,湖南工匠就会制作四羊方尊,可见湖南先祖们文化的博大精深。”长沙市民胡卫衡摸着塑像对记者说道。胡是湖南师大的一位老师,趁着下午的好天气,他带上9岁的儿子专程来看四羊方尊塑像。他还对记者说,肯定会带儿子到省博物馆参观,趁此机会也可以给儿子上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

  许多市民告诉记者,这几天媒体连续报道四羊方尊将来湘展览,引起了他们的特别关注。他们想法大都一致,“先看看塑像,再看真品。”住在湘江风光带附近的刘大爷见到这种情景,心里乐开了花:“平常来四羊方尊塑像附近的市民不太多,但这两天,格外热闹,很多年轻人都说,‘原来四羊方尊是湖南的’。”

  “它就像我离家多年的孩子”

  “就像离家多年的孩子,回来和父亲见面了。”89岁老人张欣如痴痴看着工作室里的四羊方尊复制品,喃喃自语。作为四羊方尊的修复者,他已经与这件稀世珍宝阔别半个世纪。

  历时两月终于修复成功

  张欣如第一次见到四羊方尊,是在1954年。那时,湖南省博物馆刚刚成立,出土于宁乡的四羊方尊自然收归该馆保管。

  “当时我是馆里的仓库管理员,所有的文物都能看得到。”张欣如回忆说,四羊方尊在战乱中被炸碎,拿到博物馆的时候已经经过初步修复,“不过修复部分仍很粗糙,和原物有很大差距。”看着如此精美的文物,张欣如一下子有了让其重现真身的冲动。他放下了手头上所有的工作,将动物园附近的一栋简陋的砖房当做临时工作室,开始专心修补四羊方尊,这一呆就是两个多月。

  越是精美的文物,修复起来越困难。为了尽量复原方尊表面的花纹,张欣如每次都要十分小心地清洗碎片,然后用烙铁进行焊接。由于太过专心,工作台上的一块烙铁掉下来,刚好砸到张欣如的脚趾,而张欣如竟然没有任何痛感,“直到一天的工作结束,我才发现脚趾头都被砸扁了。”

  复制品寄托老人情感

  “方尊被当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征调,从此,我就再也没有看到过它。”作为四羊方尊的修复者,张欣如时刻惦记着远在北京的国宝。这次四羊方尊“回家”,对张欣如来说成了大喜事,“就像离家多年的孩子,回来和父亲见面了。”

  “开展的时候,我一定和家人一起去看看。”张欣如告诉记者,从事文物修复工作几十年,四羊方尊是他见过的最精美的文物。说到这里,张欣如突然想起摆在工作室里的那件复制品,并带记者前往观看。

  工作室就在住处附近。“看,这就是那件复制品了。”指着角落处的“四羊方尊”,张欣如骄傲地说。自从四羊方尊被征调进京后,湖南省博物馆的员工便只能通过这件复制品了解方尊真容。

  抚摸着这件复制品,张欣如眼神里现出些许期待。或许,3月30日,50年后“父子”重逢才是他最期待的。

  [全程见证]

  四羊方尊“回家”日记

  3月2日。湖南省博物馆的张锋告诉我:他们将在6日赶赴北京,迎接四羊方尊,本报作为此次大展唯一合作纸媒,可派记者一同前往。虽然还没有摆脱出国采访归来的疲惫,但他的这席话,立即激起了我远行的兴趣,还让多年前小学课本里的记忆重现于我的脑海。

  3月6日。怀着满心的期待,我跟随湖南省博物馆的专家以及工作人员一起,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在我的印象中,四羊方尊应该拥有无限光华。

  3月7日。北京并不冷,反而充满阳光。国家博物馆展览一部主任陈成军告诉我,四羊方尊就放在他们的文物库房。尽管库房位于北京郊区,但我还是感觉到四羊方尊的诱惑。毕竟,我和它的距离,已经可以用分秒来计算。

  3月8日。上午,看着一件件文物在现场点交,我不住地叮嘱摄影记者,千万不能漏掉每件精品,心里却一直没有摆脱对四羊方尊的期待。

  3月8日。中午,工作人员吃过午饭,重新投入文物的点交工作。“下一件就是四羊方尊。”现场点交人员的提示,让我的身心进入“战备状态”。没错,这就是四羊方尊!厚重深沉的铜黑色,精致繁密的花纹,还有周围的羊头……想象中的情形,一下子全部出现在眼前。

  3月10日。上午,四羊方尊被装放在11号箱内。运输公司的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其托进货车车厢,待所有文物装完后,正式踏上回湘行程。

  3月12日。经过长途跋涉,四羊方尊终于抵达长沙。现场闪烁的警灯、严密防守的武警,再次让我感受到国宝的珍贵。3月30日,它们将成为湖南乃至全国的“文化盛宴”。潇湘晨报记者徐海瑞

  展览票价定为30元

  3月30日,四羊方尊将亮相湖南省博物馆的“国家宝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展”。昨日,记者从省博物馆获悉,目前展览票价已经定为30元,并对学生、军人等实行半价优惠。

  “这个票价应该是比较合适的,能够保证大多数市民都能看到展览,不让票价成为观展门槛。”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刘小豹说,国外的很多博物馆是完全公益性的,但考虑到国内的实际情况,他们只能适当控制票价,让更多的市民从展览中受益,“刚刚结束的‘走向盛唐’展览,观展人数达到18万,说明这个票价能让多数市民所承受。这次国宝展览把票价定为30元,我们也是参考了‘走向盛唐’才决定的。”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