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吕德(1784—1855年),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与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雕塑大师罗丹、马约尔等人齐名。吕德的代表作是巴黎人妇孺皆知的那块装饰在巴黎凯旋门上的群像浮雕、讴歌法国大革命的《马赛曲》。他的另一部杰作就是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童心野趣、被誉为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典范的《玩乌龟的那不勒斯渔童》。
渔童雕塑轰动巴黎 1833年,在巴黎美术展览会上,有一座小雕塑竟然引起了轰动。见惯了艺术大市面的巴黎观众在这座雕塑前细细地欣赏着,轻轻地议论着,久久不肯离去,就连爱挑剔的美术评论家也将赞美之词毫不吝啬地一齐献给了它。而它只不过是座天真活泼的男孩雕像,名叫《玩乌龟的那不勒斯渔童》。
雕塑中的男孩裸露全身,只在颈项上挂着一条项链,蓬松的髦发像一股清泉从那顶那不勒斯便帽檐下涌出,流露出男孩无拘无束的性格。他盘腿坐在铺着渔网的海滩上,脸上洋溢着笑容。顺着他那快乐的眼光看去,原来是有一只乌龟正昂起头,四肢在地上使劲爬动,企图挣脱男孩手中的绳索,逃入海中。
这是一幅充满劳动生活情趣的杰作,洋溢着渔村质朴的气息,使得看惯了矫揉造作、陈陈相袭的艺术品的巴黎人顿觉呼吸到了一股清新的带有海腥味的空气,精神为之一振。
雕塑家曾是拿破仑的“粉丝” 创作完成这座雕塑的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雕塑家弗朗索瓦.吕德。吕德1784年6月生于第戎的一个工人家庭,直到16岁他都在父亲的火炉作坊中工作。吕德从小受到民间艺人的训练,16岁时便立志要做个艺术家。23岁时到了巴黎,进入巴黎美术学校皮埃尔.卡特里埃工作室学习雕塑,1809年和1812年曾两次获“罗马大奖”,但都因法国政治局势不稳、国库空虚而未能去意大利深造。在1815年“百日事件”中,他拥护拿破仑,“百日事件”失败后,被迫流亡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1830年,亡命他乡整整15年后,吕德回到了祖国,此时他已46岁。第二年便创作了这座《玩乌龟的那不勒斯渔童》雕塑。
创作这座雕塑的最初原因是法国政府送给了吕德一块大理石。这是一块他在刻制拉悲路择胸像后剩余下来的不太规整的三角形石块。为了充分利用这块余料,吕德采用了一个金字塔构图,让男孩盘腿坐在地上。但是金字塔构图适宜表现稳与静,这对他原想表现男孩天真活泼的意图反而增加了一道难题。
静中有动,充满童趣
不过,此时的吕德在艺术上已经成熟了。他经过长久的思考,毅然抛弃了学院式的传统规范的表现手法,决定走忠实于表现对象、忠实于自我观察感受的创作道路。他找了一个可能生长在那不勒斯的男孩当模特,让男孩随意玩耍,观察中他选择了一个他认为最生动自然的、又符合金字塔构图的姿态,然后精心地将其雕刻出来。
在作品中,男孩的两臂和两腿姿态丰富多变,头部与肩线、肩线与腿线朝相反方向运动,面部与胸部形成转折状态,以及对手指、脚趾等细节上的生动刻画,都使得这座雕塑静中有动,充满天真活泼的情趣。难怪人们称誉它是“西欧雕刻史上从古典主义过渡到浪漫主义的一件名作。”这件作品后来被卢浮宫博物馆收藏,吕德也因此被授予一枚金质奖章。
在《玩乌龟的那不勒斯渔童》问世后,吕德的学生卡尔波创作了一座叫《那不勒斯的听贝壳声音的渔童》的雕塑,亦十分出色,但是可以明显看出是从《玩乌龟的那不勒斯渔童》演变过来的。甚至可以说,卡尔波塑造的所有儿童、少女、青年妇女都受到了这件作品的深刻影响。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