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最新一轮追讨海外文物的行动大有可能将主要目标集中在美国和英国。据了解,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致使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而就古籍而言,又以流入美国为最多。文博专家指出,中国日渐强大,提出追讨海外文物的要求是必然的。但由于法律不健全等原因,现在只是一个开始,行动将是长期的、复杂的,会面临不小的困难。
中国是世界上文物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表明,目前在全球47个国家的200多座博物馆中,记录在案的中国文物就有167万件,而流散在海外民间的约为这个数目的10倍。它们大多是在1949年以前流失海外,加上1949年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盗墓走私出境的文物,目前至少有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落异域。
孤本古籍多流落英美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国际合作,坚决依据有关国际公约和法律法规追索非法流失境外的古籍。消息称,就古籍而言,仅收藏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中的中国古书就不下4000余种,家谱4000多部,少数民族文摘地方志2000种,经典古籍善本数以千计,其中很多是孤本,价值连城。此外,还有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从敦煌掠夺走的珍贵古籍文书,价值不可估量。
有关公约存四局限
文博专家指出,现阶段中国文物回流形式大致分为:依法追索、国家购买、民间购买和捐赠,其中以追索的难度为最大。
不过,消息人士也指出,目前中国依法追索海外流失文物主要依据两个公约:1989年加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出口文化财产和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1995年《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中国是这个公约的主要起草国之一。但之所以存在追索困难,是因为这些公约本身有不完善的地方。
这些专家指出,由此可见,中国欲在上述国际法律框架下追索文物仍是困难重重,任重道远。他们同时表示,对于这些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的追索和征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加大了这方面的力度,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去年透露,中国已经组建了流失海外中国珍贵文物信息数据库,以便及时、准确、高效地对流失海外文物进行追索。相信中国只要坚持追索历史上流失文物的严正立场,联合主要文物出口国共同行动,外交与法律手段并用,政府部门与民间组织相互配合,将可能最大程度地追讨与回购流失文物。□闻雨
近年来追索文物一览
1995年3月
英国警方截获两批中国文物,包括恐龙化石、中国史前陶器、商周青铜器、宋元明清陶瓷及墓志等,共3494件。由专家组成的中国追索工作小组经过两年努力,在1998年1月将国宝带回家。这是中国以法律武器为主、辅以外交手段追索流失文物的首次成功。
1998年5月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办法的公约》,美国海关向中国驻美大使馆归还47件被查获的中国古代文物。据统计,每件归还文物的市场售价都在1万美元以上。
2000年3月
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将公开拍卖一块中国的武士浮雕前,河北省文物局得知其正是6年前河北保定五代前蜀节度使王处直墓中被盗掘走私出境的4块浮雕中的一块,立即向美国提出中止拍卖并归还中国的要求。经多方努力,被盗武士浮雕终于回到祖国。
2000年
从新西兰追索回八国联军从广州劫掠的一些瓷器。
2001年
从美国海关追索回被走私的河北曲阳古代彩色石雕像。
2002年
西安警方发现纽约苏富比春拍图录上出现2001年被盗的汉文帝霸陵陪葬墓中的文物、6件裸体黑陶俑,随即上报省公安厅和中国国家文物局,向美方交涉制止拍卖并追索失物,最后在拍卖前夕成功撤拍,美方也同意归还国宝。
近年来捐赠文物一览
1993年
美国国际集团友邦保险公司创办人斯达先生的基金会从法国收藏夹手中购得颐和园万寿山佛香阁西侧铜亭宝云阁流失的10扇铜窗,并无偿送还中国。
2002年6月
英籍华裔陈俊将一件八国联军侵华时,英军从北京皇宫抢走的明代琉璃制品捐赠给中国政府。
2003年9月
澳门富商何鸿燊向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捐款人民币近700万元,购回流失海外140余年之久的圆明园猪首铜像。
2005年10月
7件流失海外80多年的龙门佛首石雕像回到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这7件佛头像曾“身首异处”,在异国颠沛流离,通过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向收藏者、美籍华人陈哲敬“象征性地付费”从海外回流。
近年来回购文物一览
新中国成立初期
周恩来总理亲自筹划,用48万港元购回三希堂发帖中的《中秋帖》、《伯远帖》以及《五牛图》等稀世珍宝。
1998年
上海图书馆从嘉德拍卖公司购回流散海外的《翁氏藏书》。
2000年
佳士得与苏富比拍卖公司不顾中国政府强烈反对,一意孤行拍卖4件被英法联军掠夺出境的圆明园文物:乾隆款酱地描金粉彩镂空六方套瓶以及乾隆御制錾金花铜虎首、铜猴首和铜牛首。保利集团和北京市文物公司参加竞拍,以3317万港元买回了文物。
2002年
国家文物局设立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并用2999万元人民币购买了流失数年的文物精品宋代米芾手书《研山铭》。
2003年7月
故宫博物馆行使优先购买权,以2200万元人民币从嘉德拍卖公司购得有1500多年历史的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晋索靖书出师颂》。
2003年9月
上海博物馆斥资450万美元从海外私人藏家处买回被誉为中国发帖之祖的北宋淳化阁帖,其中有3卷是王羲之书法专卷。
相关新闻
希腊学生组成“人链”向英国声讨文物
希腊2000多名学生1月30日身穿橙色雨衣、手拉白色绳索,环绕雅典卫城组成“人链”,要求英国归还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希腊巴台农神庙大理石雕塑。
希腊多年来一直要求英国归还巴台农神庙大理石雕塑。巴台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年至432年,至今已有约2500年历史。19世纪初,这些装饰神庙的雕塑被运到英国。希腊目前正准备在卫城山下建一座新博物馆,待英国归还雕塑后公开展览它们。希腊还提出,可以用一些其他文物和英国交换巴台农神庙雕塑,但大英博物馆拒绝归还雕塑,称这些雕塑是英国合法所得,在英国可以得到更好保存,而且免费供人参观。“人链”的组织者30日说,学生们已经收集到6.5万个签名和200张有关雕塑的绘画,并准备将它们邮寄到大英博物馆。□据新华社
大英博物馆不轻言“割爱”
称文物皆为合法取得
近日,大英博物馆副馆长柏奈特表示,虽然外传有部分外国政府曾要求索回文物,但“从未正式来函”。他称大英博物馆的馆藏文物都是以“合法方式”取得,不会轻言“割爱”。
大英博物馆700万件以上收藏文物不仅跨越的年代久远,涵盖全球的地区也十分完整,在大英博物馆工作了33年的柏奈特表示,博物馆内所有的收藏品如果连同体积较小的古钱币在内,数量估计近1000万件,他们都是馆方经由合法的管道取得。柏奈特说,外传希腊及其他国家曾要求大英博物馆归还它所收藏的该国文物,不过这仅是传言,这些国家并没有正式向大英博物馆发函,提出索回要求。而且馆内所有藏品及运作由25个信托单位严格管理,不可能擅自将文物移往国外。柏奈特说,大英博物馆以世界级博物馆自许,仍持续不断增购新的文物,但重要前提是他们必须是合法的文物,不论是私人收藏、公开拍卖或贩卖,只要是值得收藏的文物,都会争取买进。以木乃伊为例,大英博物馆依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规定,对1970年之后自埃及外移的木乃伊及文物,都不予购买。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