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四川纳溪深山里发现古牌坊 雕刻精美令人叫绝

更新时间:2007-01-17 08:52:06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佚名 编辑:木子 浏览量:465

    近日,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境内发现一座古牌坊,其造形之独特,雕刻之精美,令人叫绝。

    牌坊是铜鼓寺的大门,上世纪50年代,该寺被改作学校,今年9月学校才迁走。寺庙背山面河,树木众多,其中几株珍楠和柏树,树龄都在几百岁以上,必须有几人才能合抱。

    铜鼓寺建于唐开元五年,后经战乱,数度被毁,现存寺庙为清初建筑。其墙体和部分牌坊,尚是唐时风貌。墙体由糯米拌红泥夯筑而成,很坚固。82岁老人蒋必奎介绍,铜鼓寺塑像造形独特,雕刻精致,可惜这些绝世精品,大多被毁,只有牌坊保存完好。

    与常见牌坊不同,铜鼓寺牌坊是凹型。两侧斜伸各6米,正中高10.8米,宽6.4米,共三层:一层为拱门,由条石砌成;二层为一组浮雕,门楣为百官早朝图,人物皆峨冠高履、体态丰腴,与敦煌唐代壁画相类。牌坊左侧为江南水乡晚景图,刻有牧童、樵夫、垂钓翁,人物逼真,颇具生活情趣,右侧为一组神话故事:有白娘子水漫金山,八仙过海,劈山救母等。门楣上方刻有“铜鼓院”三个大字,遒劲大气。大字头上为双龙抢宝图,一朵盛开的荷花,托着一枚浑圆的宝珠。花分八瓣,徐徐展开,宛如一片洁白云朵。一条龙平伸龙头,将长信子伸向宝珠。石雕长3.5米,宽0.7米,除少许枝叶云片与石板相连外,其余都镂空了。将如此大一块石板镂空,雕出精美图案而无丝毫损坏,技艺之高令人惊叹。坊顶为三重檐:一重檐宽1.2米,长6.5米。二三重宽度不变,长度各短一米。由一尺见方的小青石砌成,既实用又美观,用此法建牌坊,更是一绝。大门后面,有一回廊似古代门房,楠木为檩,青瓦盖顶。房梁正中,有一太极图案,所绘阴阳双鱼,十分逼真。

    据退体教师赵华江介绍,上世纪下半叶,牌坊曾遭遇过两次危机:第一次是1967年秋天,城里来了一队红卫兵,说牌坊是四旧,要砸。老师们事前得到消息,连夜和泥,把牌坊抹平,并在上面写了两条革命标语。红卫兵见有标语,便没敢动。第二次是1979年,铜鼓寺小学扩建,有人提出:牌坊太陈旧,主张推倒重建一个校门,老师坚决反对,才使牌坊得以保住。

    每天,赵华江都要把牌坊周围打扫干净,一边喝茶,一边看守。有人来,他就当起义务解说员。他不准任何人动牌坊,他说,“我不懂文物,但我喜欢这些东西,这是先人留下的宝贝,决不能在我们手里给毁了。”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