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甘肃省艺术家妙手塑成水浒108将

更新时间:2007-01-15 08:40:00 来源:晚报 作者:佚名 编辑:木子 浏览量:386

人物的兵器和盔甲都很考究

作者徐广席先生

  甘肃省艺术家徐广席历时一年多

  1月9日,我省艺术家徐广席的泥塑作品——水浒一百单八将创作完成。1月10日,记者采访了这位40年来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画家、雕塑家。

    贼溜溜的眼睛,修长灵活的双手,水浒人物鼓上瘙时迁正从房屋上往下跳;性如烈火、义重于山的李逵正在手拿双斧疾步快跑;半身赤裸、身材魁梧、性情鲁莽的花和尚鲁智深;手拿菜刀嫉恶如仇、气愤大喊的张横……徐广席的泥塑作品水浒一百单八将显现在记者的眼前,性格迥异、形象各有千秋,衣着或铠甲或布衣,一百零八名梁山好汉映入了记者的眼帘。面对豪情万丈的泥塑水浒一百单八将,它们的创作者徐广席引起记者强烈的好奇心。

  红土塑出水浒英雄

  徐广席告诉记者,泥塑一百单八将用的泥土是红山根山顶上的红土。红土要选择色红、质细、手黏,没有沙子和石子,没有被碱化的泥土。

    徐广席说, 2005年10月他有了泥塑水浒一百单八将的构想后,所参考的资料只有杨柳青年画、从网上下载的日本版水浒一百单八将和桥牌上印的水浒人物。手头上的水浒人物画资料都是平面版,画面人物动感不强,人物特征不明显。在手头资料缺少的情况下,泥塑水浒人物困难重重。徐广席指着水浒人物鲁智深对记者说,比如鲁智深驮背、魁梧,在塑造这样一个人物时,鲁智深不同于其他水浒英雄。每一处人体特征都要和水浒原著中的描写相吻合,从鲁智深的衣着细微处刻画。泥塑每一位水浒人物,徐广席都要考虑胖瘦得体。每一个人物性格通过其动作、眼神、面部表情表达,人物的衣着和兵器力求符合宋代不同阶层出身的各个梁山好汉的不同特征。徐广席介绍说,从 2005年10月到 2007年1月9日,历时一年多,他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泥塑水浒一百单八将才终于完成。

  画毛主席像曾是专长

  徐广席16岁在军营中学画画,曾在济南军区进修国画创作。上世纪六十年代,徐广席响应支边号召到甘肃省农建第一师二团任兵团干部。上世纪文革时期,徐广席因为画毛主席像惟妙惟肖是酒泉地区各大单位抢的“香饽饽”。徐广席说,在那个年代画毛主席像需要有勇气并能够承受巨大压力。画毛主席像画得好,画作者会得到巨大的社会荣誉并得到人们的尊敬。当时省内就有一些画作者,因为画的领袖略有闪失被划成右派。他之所以画毛主席画像,源于伟人给中国历史带来的划时代进步,给像他这样出身贫寒的农家苦孩子带来好生活。他尊敬热爱领袖,他的头脑里装满领袖的思想,他把自己对领袖的感情融入画作之中。一本毛主席语录,一个毛主席像章,一声尊敬的问候是众多请他画画的单位对他的最大奖励。

 

人物的兵器和盔甲都很考究

  雕塑创作持续20年

  采访中徐广席介绍说,他出生于山东省金乡县,儿时对庙宇里的泥塑神像很喜欢。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在敦煌临摹敦煌壁画,莫高窟塑像的启发让他有了创作雕塑的想法。经过二十年如一日的雕塑创作,徐广席雕塑在省内出了名。白塔山、五泉山、红泥沟、永登秦川、永登瑞芝等地的庙宇神像都出自他的双手。去年7月份,他专程赶到老家山东省金乡县,为金乡县金典寺重塑21尊神像。泥塑水浒一百单八将的目的一是把自己的作品流传后人,二是让自己在雕塑创作上有所突破。去年9月25日,徐广席带着已完成的18幅水浒泥塑作品参加了甘肃省第九届工艺美术评选,获得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在徐广席充满艺术气氛的家里,徐广席给记者拿出了整摞的获奖证书。记者看到,红灿灿的获奖证书中,“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的会员证格外引人注目。徐广席说,他现在是一名画家、雕塑家,能够成为中国艺术家协会会员是40年如一日对艺术的执著追求的结果。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