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纪念邓小平逝世10周年50尊雕像再现伟人风采

更新时间:2007-01-11 08:45:51 来源:长春晚报 作者:佚名 编辑:木子 浏览量:510
    10年前的2月19日,一代伟人邓小平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长春省残疾人刘安文带着深切的怀念之情,用5年时间雕塑50多尊邓小平像,再现伟人一生的风采。
    
    深圳打工:他曾目睹小平南巡
    
    “1992年我在深圳打工时,曾经在街头目睹到小平南巡时的身影。”刘安文告诉记者,小平南巡之后,他在深圳深切地感受到,大楼在一天天地长高。也就是从那时起,刘安文在心中有一个想法,等有一天自己手艺达到一定水平后,一定为邓小平雕像。
    
    刘安文3岁患小儿麻痹症,他从10岁起,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大的手术,直到26岁时,他才能直起身子一瘸一拐地走路。也是从10岁时起,刘安文受从事舞台美术设计工作父亲的影响,开始进行雕塑创作。但是雕成50多件再现伟人风采的作品,对于今年已经48岁的刘安文来说,这还是第一次。
    
    历时5年:再现小平一生风采
    
    9日,记者赶到了双阳区采访刘安文。在一间简陋的工作室内,50多件雕像整齐地摆放在墙壁的一侧,真实地再现了邓小平不同历史时期的音容笑貌。
    
    邓小平和外孙子在一起看书的雕塑作品,起名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1984年国庆阅兵邓小平敬礼的雕塑作品,起名为“同志们好”。雕塑得较大的作品是“百年小平”,作品中小平坐在沙发上,目光炯炯有神地看着前方,手里拿着一支香烟,似乎在思考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刘安文将邓小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让人看后觉得小平似乎还活在我们的身边。
    
    一路走来:在困境中铸造坚强
    
    刘安文和所有的雕塑家一样,用心雕塑每一件作品。然而他和许多雕塑家不同的是,他是一个残疾人。1990年起,刘安文来到深圳打工,在打工的同时,他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心中的理想。一有空闲时间,他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雕塑作品的学习及创作中,他曾先后在深圳市书画院、中央美术学院进行学习深造,拓宽了艺术之路。
    
    然而,长时间在外地学习,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刘安文来说,可谓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为了心中的理想,他还是坚持了下来。奋斗的结果也换来了可喜的收获,2005年,刘安文的作品“道德鼻祖—舜帝”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刘安文还参与了全国部分场馆等设计工作,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一个想法:希望雕像全国巡展
    
    “这5年的时间,我付出的太多了,每一件关于小平的作品,我都是用心雕成的。”刘安文告诉记者,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有些困难。因为他的两个孩子一个在读大学,一个在读高中。这些年,每当他通过雕塑作品赚一点钱后,又都马上投入到了学习和购买雕塑用的材料之中。
    
    刘安文把家当作了创作室,由于玻璃钢含有大量的苯,有害气体有时熏得他喘不过气来,但是他对不满意的作品,坚决毁掉重雕。
    
    “邓小平逝世即将10周年了,我想将我精心雕塑的50多件作品在全国进行巡回展出,然后捐给有关部门。”刘安文说,他希望有人能够出资将他用玻璃钢雕塑的50多件邓小平像改成铜像,然后永久地进行收藏。左图:刘安文希望雕塑作品能全国巡展。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