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纤夫失踪”绝非个案

更新时间:2007-01-10 09:02:43 来源:苏州新闻网 作者:佚名 编辑:小路 浏览量:811

    铜獴存活两月便“夭折”

  聚焦点:苏州工业园区

  讲述人:苏州工业园区市政物业有限公司设施部曲扬

  “从安装到被盗,铜獴雕塑仅仅存活了两个月的时间”,昨天,苏州工业园区市政物业有限公司设施部曲扬难掩气愤之情。继1月3日纤夫铜像被锯盗后,1月5日,位于园区机场路的铜獴雕塑也惨遭锯盗。曲扬说,这组铜獴雕塑是于去年10月新建的,“总共花了60多万元铸造这组铜獴雕塑,谁想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夭折掉了”。

  曲扬感叹说,作为市政管理单位,最怕的就是偷盗现象。“以前,安装在现代大道上的五只铜鹅也被偷了”,他说,园区总共有173座雕塑,大多数布置在公园里,公园保安、维修人员天天巡查,但还是防不胜防,“小偷大多在午夜凌晨时分下手,除了超大型雕塑比较安全外,小型雕塑让我们提心吊胆。”

  除了雕塑,遍布园区各个角落的近1000只垃圾桶,也让管理者无所适从。据曲扬介绍,近千只垃圾桶中有半数左右为不锈钢制品,“平均每个月有5只不锈钢垃圾桶被盗”。根据不锈钢垃圾桶每只750元的成本计算,一年被盗垃圾桶的价值就达4.5万元。曲扬说,2006年一年算下来,用在清理雕塑上的小广告、维修更换垃圾桶的费用就达10万元左右。

  偷盗现象,更成了苏州工业园区城市照明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先生的心头之痛。“一年时间里,电缆、灯具、路名牌等设施的被盗总金额达到480万元”。他告诉记者,位于湖东、接近唯亭的杏林街在这股猖獗的偷盗风中电缆线“全军覆没”。据称,小偷在这短短的1.3公里长的路上,先是剪断电源电缆,然后逐段剪电缆线,“我们白天维修,小偷夜间作案”。任先生说,去年9月,在园区警方、城管等多个部门联合执法中,将一批偷盗公共设施的盗贼抓获,“但还是难以遏制偷盗现象,每到年底就特别猖狂”。

  每公里要花17万元维护

  聚焦点:环古城风貌带

  讲述人:苏州古运河风貌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办公室梁主任

  全长15.3公里的环古城风貌带,一年仅维护费用高达几何!昨天,苏州古运河风貌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梁女士说,2005年,路灯、景观灯、地灯等设施的维修费用超出150万元;2006年,这一费用则攀升至将近260万元,“平均下来,每公里的维护费用就接近17万元”。

  “有时仅仅为了偷一个镇流器,这些小偷竟然会毁掉整个地埋灯”,苏州市照明管理处设施管理科科长王军告诉记者,一个镇流器的市场售价在100元左右,而一套地埋灯则需700元,“镇流器被偷后,实际上还卖不到50块钱,但有些小偷就为了这点蝇头小利,干这种缺德事”。

  王军介绍说,2006年一年间,仅环古城河沿线,被小偷偷盗、损坏的景观灯就超过100万元,“我们也想了很多办法,将灯具由原来的铝合金更换成玻璃钢,把灯具抬高,用铆钉固定灯罩、派专人进行巡查,但偷盗和损坏现象还是天天在发生着”。确实,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草坪花木中的景观灯被砸得疮痍满目,里面的灯泡和镇流器均不翼而飞,只剩下几根电线和“一肚子”的玻璃碎碴。

  偷盗与损坏的黑手绝不仅仅伸向景观灯,连环古城河畔的一些绿化也不肯放过。曾管护环古城河三年之久的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养护部经理薛荣宝告诉记者,去年9月间,环古城河岸边的三棵红枫被人连根挖走,一棵红枫的市场售价最起码5000多元,“至于恶意踩踏绿化带、攀折树木的现象更是屡禁不止”。薛荣宝告诉记者,除此之外,长廊美人靠、石头栏杆也不时被人损坏。

  掐断黑手还需齐抓共管

  聚焦点:市政公用设施

  讲述人:苏州市市政公用局市政管理处处长张先生

  “要真正遏制盗毁市政公用设施,还需要整个社会都行动起来”,市政管理处的张先生呼吁,执法部门在严厉打击盗窃和损坏者的同时,每一位市民都该有主人翁意识,共同防范盗窃和损坏现象的发生。

  张先生介绍说,在2002年前,被盗被损的前两名为铸铁窨井盖与照明设施。“当时,方形铸铁窨井盖400多斤重,圆形铸铁窨井盖380斤重,因为可回收价值高,被盗现象特别严重”,张先生说,市政公用设施被盗之痛困扰着管理部门,直至2002年,市政管理处开始推广钢纤维混凝土材质的窨井盖,“这种材质的窨井盖防盗性、安全性、耐用性,都比原来铸铁的要强得多”。

  据称,钢纤维混凝土材质的窨井盖上路后,被盗现象微乎其微。“路面一改造,我们就建议施工单位换上这种材质的窨井盖”,张先生说,但由于城市窨井产权不同、多头管理,目前还难保无偷盗现象的发生。此外,照明设施被盗现象仍然较为严重。

  “整治偷盗市政公用设施行为,应该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张先生认为,除了在全社会营造人人爱护公物的习惯外,还要加大对盗窃和损坏者的打击力度,让这些极少数的人为其违法行为付出代价。

  严打偷盗行为,同样也是市民的一致呼声。昨天,市民蒋先生致电党报热线时表示,一旦发现公共设施被毁,有关部门就应积极作出反应,查清事实并给予依法严惩,不能大事化小不了了之,否则,不负责任的态度将成为对违法者的放纵。【读者声音】

  寻找“纤夫”,关爱家园

  读者谭琳:我赞同爱心认养的做法。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只需平时留心一下,发现异常情况就及时拨打报警电话就可以了。问题是,我们现在有太多的人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方式。呼吁大家一起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读者费向东:我建议将价值不菲的铜质雕塑放入封闭式公园,而开放性场所的雕塑,则应选材无回收价值的石料或水泥。选用无回收价值的材质做雕塑,既可以体现艺术,又可以防范小偷光顾。

  读者唐志海:建议警方对一些废品回收站、小型铸造工厂进行排查。纤夫铜像被盗,是个危险的信号,不排除这些盗贼愈发猖獗的可能。希望能以此为突破口,严惩偷盗公用设施的不法分子。

  读者张炳根:铜像被偷走了,留下残缺的双脚。我认为,应该让这双脚永久地摆放在那里,而后在原址边设立一块石碑,记录被偷盗的事实,警示市民自觉维护好身边的公共设施,真正让这些城市雕塑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员。

  继续欢迎有爱心的人士,参与“爱心认养”的队伍中来,并就如何管理好城市公共设施献计献策。参与和讨论热线65226172,或可发邮件至zbs@subaonet.com。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