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愉快而又忙碌地过去了。回望过去的一年,在我省乃至全球举办的一系列重要艺术展览及活动,就像一个个美丽且温馨的记忆,使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细细品味——
![]() |
2006年国际国内以及我省艺坛展事蔚为活跃,可以说是多样并存、共同发展。其中既有对已故美术大师的纪念和对过往美术史的回顾,也有对当下美术现状的展示,更有对艺术发展之未来的探索和思考。美术展览和美术活动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美术与社会、生活、文化、历史的亲密关系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艺术家、理论家和策展人以不同角色或多重身份的参与,也使得相关活动不管在区域或主题或综合的层面上,给人们带来了活跃和新鲜的感受。[JH:PAGE]
省内篇
重大主题浓墨重彩
●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2006年初,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在全国启动,我省三幅作品:省画院画家冯杰的《中国登山队征服珠峰》、江西师大美术学院张鉴瑞的《中共一大会议》、蔡鸣的《方志敏与“可爱的中国”》通过全国多轮评选,进入最后一轮的评选。这次国家出资上亿元组织实施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要充分发挥美术家的才华,艺术地再现特定时代的文化精神和民族精神,用艺术的方式来塑造国家形象。此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选题实施方案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包括“虎门销烟”、“太平天国”、“火烧圆明园”直至“中国加入世贸”、“载人航天工程”等共100件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品完成后,全部由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文化活动
200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2006年5月,著名国画家衣惠春先生带着自己的一批歌颂井冈山精神和展示江西风情的作品在南昌举办了《魂系井冈山——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山水画展》。2006年10月开始,全国各地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进入高潮,许多书画家也以作品艺术地再现长征历史,弘扬长征精神。以中国美院著名油画家秦大虎教授带队的“知名画家重走长征路写生活动”,10月初在南昌举行了出发仪式。11月24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南昌开幕,来自全国书画名家的70幅作品参展。
![]() |
●纪念八大山人诞辰380周年系列活动
明末清初的书画大师八大山人是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江西的一张名片,去年是这位一代宗师诞辰380周年,南昌市人民政府举办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在《八大山人书画作品真迹展》、“八大山人书画艺术国际研讨会”期间,各界名流如著名科学家杨振宁、著名画家范曾等人纷纷来昌。此次八大真迹展有一个特点,展出八大山人的真迹数量为目前国内所有展览中最多的一次,达到了80幅作品。
![]() |
●青年艺术人才脱颖而出
过去的一年,省文联分别举办了全省青年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览。一大批有潜力的青年艺术家通过展览扩大了社会影响,显示了他们突出的艺术创作能力,如曾获“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三等奖的张建华、徐伟平。该奖项也是去年江西省在全国书法展览中获得的两个重要奖项。
![]() |
画展频频亮点多多
去年,我省画坛个展及艺术交流活动频繁,先后有黄四德诗联书法展、南昌十人书法邀请展、刘称奇画展、“珠山八友”精品展、全省体育美展、海峡两岸书画艺术交流展、台湾著名画家陈忠藏水彩画作品展、钟文斌画展、罗纯如画展在昌举办。2006年岁尾的梁邦楚精品展、邹卫画展,则为江西艺坛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其中值得重点回顾的有以下展览:
●第七届全国水彩画、粉画精品巡回展
2006年5月20日至2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江西省美协、省画院、江西师大美术学院、省水彩画艺委会联合承办的《第七届全国水彩画、粉画精品巡回展》在江西师大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这是我省有史以来引进的档次最高、规模最大的水彩画、粉画作品展览,展出的89件精品是当今中国水彩画的代表作,其中大部分是获奖作品。
●手绘的权力——江西七人油画展
在频繁的展事中,2006年4月,有一个画展不声不响地举办了,但它的学术性是毋庸置疑的,这就是《手绘的权力——江西七人油画展》。参展的七位青年油画家或毕业或工作于专业美术院校,依靠学院艺术的优势,站在当代艺术的前沿,7位青年油画家以自己的作品,对当代文化语境下的各种现象提出疑问,进行思索。此次展览是我省历史上第一次由批评家策划主持的学术邀请展,被外界称为江西首次新生代画家实验作品展。这个展览标志着江西青年艺术家对当代艺术的研究开始以群体的力量推进。
![]() |
●艺术大师的倾诉
2006年4月27日至5月7日,一个名为《艺术大师的倾诉》的展览在省博物馆举办,这是由省发改委等有关部门主办的以陶瓷美术为主的艺术展,参展作品及作者大多都将参加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因此江西工艺美术界精英尽出,作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JH:PAGE]●伦勃朗纪念活动热全球
2006年被不少业内人士戏称为“伦勃朗年”,适逢伦勃朗诞辰400周年,世界各地都举办了相关的纪念活动。荷兰国立博物馆、伦勃朗的家乡莱登市立博物馆以及伦勃朗长期居住过的阿姆斯特丹市,连续举办多项伦勃朗的个人专题展览,以及以“伦勃朗与卡拉瓦乔”、“伦勃朗与英国版画”等为主题的专项展览,缅怀这位荷兰籍的世界级美术大师。与此相呼应的是几乎在世界各国,都相继在美术馆、博物馆举办了跟伦勃朗有关的各种纪念展,以多种形式展出伦勃朗的素描、油画和版画作品。2006年也是塞尚逝世100周年,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和法国普罗旺斯GRANET美术馆都举办了塞尚专题展览,上海美术馆也举办了以“从塞尚到波洛克”为主题的“纽约现代艺术馆藏绘画名作展”。
●双年展、三年展成焦点话题
作为国际通行的美术展览方式,双年展和三年展同样是2006年的焦点话题。以“超设计”为主题的“2006上海双年展”、以“信仰”为主题的“2006新加坡艺术视觉双年展”、以“热风变奏曲”为主题的“2006光州双年展”、以“接触地带”为主题的“2006悉尼双年展”、以“日光夜景”为主题的“2006惠特尼双年展”、以“未来城市的新演绎”为主题的“2006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等展览,以国际眼光和全球视野探讨文化艺术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并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提供面对面的交流平台。
![]() |
●中国美术家“走出去”
2006年的中外美术交流活动活跃。比如1月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以“中国行动”为主题,展示了7位中国当代年轻艺术家的油画、摄影、雕塑、动画、录像等作品。4月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中国美术周”以“展示·交流·创造”为主题,展出了包括50名中国当代实力派艺术家的118件作品。9月在德国汉堡举办的“浙江周”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包括“远西——卡彼·布莱美、许江、单凡、吴山专中德四艺术家联展”和“浮云·流水——施慧纤维雕塑展”等两项美术展览。2006年由广东美术馆策划的“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摄影专题展,包括250位中国摄影师的590件作品,先后在德国法兰克福现代博物馆、斯图加特国家美术馆、慕尼黑当代艺术博物馆、柏林摄影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博物馆等地巡回展出。
![]() |
●国际展览“引进来”
在国内的美术馆、博物馆举办的国际展事接二连三,成为2006年的又一道风景。2006年3月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作品展”以“沉寂的力量”为主题,展出伊门多夫、吕佩尔茨、彭克等艺术家作品54件。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俄罗斯艺术三百年”、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西西里五千年文明艺术展”、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精品展”、在首都博物馆举办的“世界文化珍宝——大英博物馆之250年藏品”等展览,以及去年5月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举办的“世界当代陶艺文献展”、在广东美术馆举办的“开心图绘——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当代绘画艺术展”、“俄罗斯十九世纪现实主义绘画展”、“二十世纪意大利艺术专题展”、“英国当代艺术展”、“今日瑞士设计展”等展览,都是这类展览中的重头戏。
![]() |
●仰望大师回顾历史
2006年的不少展览包含了对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的深刻回顾。比如纪念刘海粟诞辰100周年的专题展览先后在湖南省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和上海、常州的刘海粟美术馆举办,而“纪念赵望云诞辰100周年”专题展览也于2006年9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除此之外,2006年1月在北京举办的“故宫博物院藏20世纪上半叶中国名家绘画展”、2006年6月在南京举办的“民国油画收藏展”、2006年6月在北京举办的“西风东渐——民初名家水彩画精品展”、2006年8月在广州举办的“从极地到铁西区——东北当代艺术展”、2006年11月在深圳举办的“创造历史——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代艺术纪念展”等展览,也都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历程。
回眸2006年,精彩纷呈,展望2007年,满怀期待。我们相信,今年必将收获一片金黄与灿烂!
发表评论
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