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行业资讯>正文

融安:九旬老翁获广西一级民间工艺师职称

更新时间:2006-12-29 08:39:33 来源:融安县委宣传部 作者:佚名 编辑:木子 浏览量:333
    今年8月11日广西日报第二版刊登了《广西首批民间工艺师评审揭晓》94岁的融安县沙子乡三睦村古岩屯秦兆祥老翁榜上有名。近日,笔者慕名采访了这位老翁。他和他的儿子高兴地告诉笔者,他的艺名广兴,人称乡巴画匠,1913年5月生。自幼酷爱艺术。十四岁起开始学画,十六岁从艺,擅长绘画、雕塑和纸扎艺术。其美术作品多用人物(工笔)、花鸟(水彩)为创作题材,雕塑作品尤以古典人物(即菩萨佛像)为主,纸扎工艺常以彩狮、龙灯见多。解放前曾参与广西桂北著名的融水老君洞八百罗汉佛像雕塑。1939年为逃避抓丁,先后到广西三江、龙胜、和融县等地,以雕檐梁,塑佛像,扎龙灯彩狮之技艺赖以谋生。为拜师学艺和谋生活出路,曾为他人"以扎一狮兑谷半担,画一柜换米三斗"常年在外以此挣钱养家糊口。

    据了解,解放初期,他积极参加在打土豪,分田地工作。在土改时期,他当过大队农会主任和减租退押主任。从大跃进到人民公社,做个生产队长,会计,保管员……在"四清"和"文革"中挨批斗过,甚至被红卫兵抄过家,曾经眼巴巴地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工具、书籍和自己精心雕刻、创作的艺术作品被红卫兵拿走……他还到公社礼堂参加过毛泽东思想教育学习班,还到公社农场与四类分子一起参加劳动改造……

    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虽然遭受过种种劫难与打击,但他从未放弃对艺术的执著的追求。仍坚持创作,即便是在文革动乱时期,在生产劳作之余,时常作画到深更半夜。每逢农村婚丧嫁娶之时,仍有不少群众从方园数十里之处把所需作画的柜门,案头,档板和图纸送到家中……故此当地的老百姓称他为"山巴画匠"

    从民国到解放,迄今,从事民间艺术创作已有七十多年,足迹踏遍广西桂北的城镇乡村。先后在广西三江、龙胜、融安和融水以及永福、柳州等地180多个旅游景点、祠庙和市面上雕塑佛像艺术作品8000多尊,制扎彩狮龙灯5000多件,创作美术作品近万幅。其中除部分作品在解放前和文革时期被毁坏外,大部分作品均被民间收藏。为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作出了贡献。韦祖祠



图为老人在精心雕刻工艺品



图为老人在精心作画

评论

发表评论

微信

微博